查看: 106|回复: 0

[汽车天地] 9.98万的比亚迪,让美国人沸腾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8 09:13:45|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Sunnyue
  
泉源 |
品牌头版


今年的新能源电车市场风头似乎都集中在几个新势力“蔚小理”身上。
   
最近还得加上个有雷军“坐镇”的小米汽车。
   
但要知道,即使网络上各种吐槽,各种平替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在比亚迪看来都是“小打小闹”。
   
真看销量,国产比亚迪断崖式领先,第二的特斯拉甚至难以望其项背。
   
前阵子第五代DM技术发布会上,比亚迪CEO王传福正式宣布开启“油耗2时代”,全球插混进入中国时刻。






续航测试
比亚迪也来露一手


五月末,比亚迪汽车重磅推出了两款备受瞩目的新车——秦L和海豹06。
   
这两款车均搭载了先进的第五代DM技术,却以惊人的9.98万元起售价进入市场,代价亲民至极。
   
最低百公里亏电油耗仅为2.9L,这一数据无疑改写了全球汽车油耗的历史。


这事儿,还有过一个小插曲。
   
吉祥拿出更加高效的发动机热效率证明,想着说把比亚迪比下去。
   
结果倒好,实的“量产”比不过,虚的“高效”也比不过,吃了两头亏。




:比亚迪官方微博



有人为中国汽车鼓掌,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测试标准过时,车企在“偷换概念”。
   
随着12号一些著名“推车区”UP主开始对比亚迪秦L DM-i进行续航实测,续航的真实环境也是浮出水面。
   
知名博主“向北不断电”进行了一场贴近实际利用的测试,结果让人颇为惊喜。


历经三天的长途跋涉,比亚迪秦L-DMi以惊人的表现完成了整个旅程,最终行驶了高达1977公里。




:微博



摆脱NEDC、CLTC、WLTC等理论数据的桎梏,摒弃各种纷繁复杂的标准。
   
全场直播实测,无疑是最真实、最无法作伪的验证方式。
   
测试完成的这一出色瞬间,在直播间内得到了数万名网友的共同见证。
   
这种高效节能的表现,还能说第五代DM技术表现不出色?
   
一口吻跑了接近2000公里,比亚迪是不出意外的加入了“千里俱乐部”。



:网络


作为全球最早研发插电混动技术的企业,比亚迪深耕插电混动技术领域已快要21年,这也是王传福在台上豪言壮语的底气。
   
五月比亚迪发布的第五代DM技术,比亚迪秦L满油满电续航2000公里。
   
实着实在的一箱油跨越半个中国,两箱油直接开到俄罗斯。









王炸,炸在千里之外


比亚迪测试完了,没有一个人在闲着。
   
这不,欧洲出台的反制措施紧随其后。
   
同在1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拟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首当其冲的三家就是比亚迪,吉祥,上汽集团。
   
分别被增收关税17.4%,20%,38.1%,甚至其他参与调查但尚未抽样的电池电动汽车生产商将被征收21%的加权平均税。
   
而在上个月14日,美国白宫也已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从目前的25%提拔至100%。




:财联社电报



想到前阵子中国的电动“三蹦子”不经意在美国走红。
   
在一些非主要都会,成了非常实用的日常工具车。
   
三蹦子,就像是国产比亚迪的一个缩影。


要不是没有跟“三蹦子”过于相似的同类型的竞品,恐怕三蹦子根本不值得漂洋过海吧。
   
这也侧面阐明了性价比才是国民生意的关键。
   
光是贴标签,开空头支票,挤挤牙膏,也许在国外能行,但是根据国内的发展速率,分分钟就要被淘汰。




:微博



“礼尚往来”,“礼尚往来”一向是中国人的四字哲学金句。
   
今有欧美加征国产车关税,想必之后必有“回响”。
   
也许是看懂了之后将要到来的反制措施会使自家原本降价到底的德系车落井下石,宝马,大众,奔驰站出来表示反对。
   
但是一方面是直面国产新能源带来的性价比打击,另一方面是还未到来的反制措施。
   
很明显,欧美都倾向于后者,反对的声音只是逢场作戏罢了。




:微博



现在的美国和欧洲像是在走我们曾经“闭关锁国”的老路。
   
卷不过可以不卷,直接驱逐就完事了。
   
加征关税,设立罚款项。
   
究竟税钱转嫁给的是对方消耗者,加100%关税后的比亚迪秦L代价接近3万美金,竞争力直接削弱一大半。
   
对于油车还是占主导地位的地区,谁的油费便宜,谁的油车多,也就动了谁的蛋糕。
   
贸易战或许只是借口,对比亚迪加征关税,其实是为了保证传统油车和石油公司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









比亚迪风生水起
“美系”反而没戏了


实际上,美系车在国内市场的处境也可以说是步履维艰。
   
今年4月份,国内美系车市场的销量遭遇了显著下滑,零售销量仅为89876辆,同比大幅淘汰34.6%,其主力燃油车市场表现更是一片惨淡。
   
欧美国家大多数人的消耗观很实际,因为发展的关系,不会超前消耗太多。
   
美国制止中国汽车的进口,无疑是在面对科技进步时的无奈之举。






比亚迪秦L在第五代DM技术的加持下,带来了2.9L的百公里油耗,实现了插混技术的领先。
   
比亚迪秦L的上市销售,展示的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实力。
   
自2001年起,比亚迪便着手筹备进军汽车制造业,至今在研发领域的累计投入已达惊人的1400亿元。

   
对比搭载第一代DM技术的F3DM来看,比亚迪每年不计后果的砸钱,砸人力,回报还是可观的。




:微博




记得那时比亚迪才刚刚从山寨中起步,国字头汽车大厂无力反驳,只能付出大量资源和别人搞起合资车。
   
几年前买大众还要加钱提车,买丰田还要必须买内饰套餐,花二十万买台合资车,连个倒车影像都没有。
   
现在不同了,车展上合资品牌无人问津,国产车展台都是人满为患。
   
十来万的比亚迪秦,表面好看,底盘扎实,空间大,内饰也不错,而且还省油。
   
而且说白了,不管比亚迪卖不卖给美国,其在海外的影响力已经是逐步扩大。






不同国家为确保进口产品在不同地区保持相宜的性价比和定位,灵活运用“关税”和“增值税”等税收工具进行调整。
   
欧美近期的关税调整举措,实际上想通过税罢本领平衡市场态势,对抗国老手业不断内卷之下的新能源。
   
代价战是在不停的打,在非本地皮区逐渐打不过就算了,差点连自己的故乡都要被偷了。


于是加征关税成了资本的最后一道防线。




欧美汽车工业走过了百年的发展历程,早已建立起结实的传统技术堡垒,而我们重新能源弯道超车,开始站在世界前端。
   
匆匆十来年见证了国产汽车从模仿别人到如今的弯道超车。
   
有点像乔布斯当年的“iPhone”时刻。
   
从一家电池制造商,到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
   
比亚迪的不断自我突破,其实也是中国车企进步的具象化表现。
   
正如网友那句:买不买比亚迪的车都该感谢比亚迪。


*编排 |日尧 审核 | 日尧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17A08T7E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位
Empty Ads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