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9|回复: 0

企业被追查30年税款背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8 15:23:39|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丨观察员 谢帝 审校夏期见
中国税务部门正在追查企业纳税环境,最早可追溯至30年前的税款。在经济持续下行背景下,面临财政压力的地方政府对资金需求越发猛烈。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在公告中称,已收到政府要求补缴税款的通知,这些税费和滞纳金少则数万万元,多至数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4年,就有维维股份、华林证券、博汇股份、藏格矿业、北大医药、泰基企业团体等公司被查税,要求补缴税款。
由于经济环境和经营恶化,一些公司出现资金困境,严重影响运营。上述被查企业宁波博汇化工在早前的公告中即表示,基于目前公司经营资金困难,公司对每年40万吨芳烃抽提装置、每年40万吨环保芳烃油生产装置及相关配套装置进行停产。将安排员工放假、减薪、裁员等方式,努力维持日常经营活动。
这些公司的补税原因包罗政策变化、少计税、未按规定申报、关联交易代价偏低、对税收政策理解有偏差等。
中国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涉及需要缴纳的税种较为广泛,根据现行的税收制度,企业需要缴纳包罗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资源税、印花税等近20种税费。
根据福布斯披露的《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中国是亚洲经济体中税务最重的国家,全球排名第三,税负痛苦指数是152,连续登顶亚洲榜首。
“中国的税率让企业老诚实实交税,基本上处于死亡的边缘”,这是天津财经大学教授李炜光多年前说过的一句话。
受冠病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影响,这几年来税收收入增速有所放缓,2022年,税收收入为166614亿元,同比下降3.5%。2024年一季度,税收收入为49172亿元,同比下降4.9%。地皮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1511亿元,同比下降6.4%。
更为紧张的是,地方政府恒久依赖的地皮交易收入近来来也出现了断崖式下跌。2022年和2023年分别降至6.69万亿元和5.8万亿元,约占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八成。
2023年,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总收入为1.8538万亿元,占天下税收收入的8.74%。
由于卖地收入的下降,加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增长,导致了财政赤字的扩大。从2021年到2023年,财政赤字规模分别为3.57万亿元、3.37万亿元、3.88万亿元,到2024年预计为4.06万亿元。
缺钱,成为目前中国地方政府最为显性特性,这也导致了一些地方出现部分公共服务无以为继的事件发生。
为了弥补资金压力,政府想尽办法,而税收是政府最主要的正当获取资金途径。
中国税务部门对纳税的重点稽查早有布局。2023年1月1日上线了最新税务系统“金税四期”,对企业和个人实施全方位的税务监督。
“金税四期”是通过信息采集和大数据分析,对纳税人从交易环节到资金流转环节的税收行为进行全程监控,形成以票控税的长效机制。与此同时,各地连续建立了“警税合成作战中心”,实现警税联动,一体化征收。
在“金税四期”的框架下,偷税漏税将变得无可遁形。随着企业被倒查纳税的新闻被媒体广泛报道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变得诚惶诚恐,这或将对经济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意识到问题后,官方迅速发声表态,稳定民心。相关涉税服务机构在接受媒体采访是表示,当前对个别企业追缴税款是正常履职,也是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营商环境。
官企应该是鱼水关系,彼此相互依赖生存。只有企业经营向好,有利润、有前景,才能上缴更多的税费,政府才能利用这些税收服务社会,服务民众。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18A062UC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