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4|回复: 0

商务部对欧盟入口猪肉进行反倾销调查,猪肉价格还会涨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8 20:21:06|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商务部6月17日发布公告称,决定自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入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据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表示,此次调查是应国内产业申请发起的。调查机关收到申请后,根据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并遵照世贸组织规则对申请书进行了检察,认为申请符合反倾销调查立案条件,决定发起调查。本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尽管距离调查结果出台仍需一段时间,但是国内外的生猪养殖产业关联方已经闻风而动。18日早盘,国内猪肉股集体拉升。制止当日收盘,赛为智能(300044)、正虹科技(000702)、鹏都农牧(002505)等股票涨幅均在5%及以上。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国内生猪供应较为富足,这对目前整体处于上行阶段的猪肉价格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不过对欧盟市场而言,此次调查或导致其猪肉销售压力加大,而且寻找替代市场并不容易。
欧盟猪肉被指低价倾销
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提交的《猪肉及猪副产品产业反倾销调查申请书》,近年来欧盟市场欧盟猪肉生产存在大量过剩产能。2023年,欧盟生猪出栏量占全球总的比重为18.22%,全球排名第二。2020到2023年期间,欧盟猪肉均匀年产量达2265万吨,但同期欧盟内部的年均猪肉消费量仅有1839万吨,存在年均高达426万吨的过剩产能。
中国畜牧业协会认为,欧盟对华出口数量之以是能够保持高位,与其猪肉及猪副产品厂商对华采取低价、降价倾销等手段,以及其自身猪肉供需状况、消费习惯、补贴政策等密切相关。
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荷兰、丹麦,法国、西班牙、德国等欧盟国家都曾是中国猪肉入口主要来源国,此次调查或将波及这些国家。中国是欧盟猪肉的最大出口市场,由于饮食习惯差异,欧盟国家想在短期内寻找到能接收云云大量猪肉、“猪杂”产品的替代国家难度很大。假如后续中国对其征收反倾销税或采取其他反制手段,将对欧盟的猪产业造成不小的冲击。
近年来国内养猪业产能规模持续扩大,甚至因供过于求猪肉价格长期处在低迷区间,为何仍有数量不小的入口需求?
冯永辉表示,目前欧盟对华出口量占比力大的是冷冻猪肉及副产品。此中有的产品是因为价格相对较低受到国内下游食品加工企业的接待。这可能与欧洲玉米等饲料成本低、衡量生产效率的PSY(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较高等因素有关,也可能与协会所列举的几种因素有关。还有的猪肉产品虽然单价比国内高,但是品质依然能得到下游加工企业的承认。这与部分国内养殖户在行情厘革时常常打乱原来的出栏节奏,导致部分分割品规格品控不稳定有一定关系。
公告发布后,一些消费者也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困惑,问题包括是否会影响到西班牙入口火腿等热销产品后续在华销售价格和规模。对此,冯永辉分析,此次反倾销调查的核心在于有关产品是否存在大量低价倾销行为,以及中国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产业是否遭受到了实质损害。诸如西班牙入口火腿在内的高端食材,价格远高于国内市场,涉及到低价倾销的概率很低,而且加工制品占中国整体猪肉及副产品入口量的比例也很低,因此有关方不必过于担心。
一月内猪价上涨两成
在国内某养殖论坛上,一些养殖户就近期该不该卖猪展开讨论。
赞成即刻出售者认为,短期内供给面厘革不大,且猪肉消费处于淡季,因此猪肉继承上涨空间不大。赞成育肥挺价者认为,此次调查或导致猪肉入口收缩,加之国内产能去化明显,未来猪肉价格易涨难跌。
布瑞克农业大数据高级分析师徐洪志对第一财经表示,本次调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生理方面,即加重了当前看涨的市场氛围。“我认为现实影响不会太大。因为入口猪肉占市场的份额比重很小,不超过5%。目前只是反倾销调查,按公告要求,至少要一年后才气有结果,在这之前猪肉正常入口不受影响。”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6月18日,天下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均匀价格为24.80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1%。对比一个月前(5月17日)猪肉均匀价格20.76元/公斤,涨幅约为19.5%。
这意味着,近期猪肉价格普遍上涨的行情有所回落。据行业人士观测,这主要是因为养殖端的出栏积极性增加,前期入场二育开始出栏,散户认卖情绪有所增加,市场供应逐渐充沛。不过,也有部分养殖户抱有较强的挺价意愿。特别是在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下降的大背景下,部分养殖户对未来猪价保持乐观,倾向于压栏观望,等待更高的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以往三到四年一个涨跌轮回的周期下,本轮猪周期好像有些“失灵”,前期价格低位时间远超以往,这让未来的价格走势难以照常规推测。
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王亚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近两年随着猪病常态化,各区域对猪病的防控能力增强,猪病对行情的影响力度逐步减弱,猪价变动幅度正缩小。同时各集团去产能的速度及补产能的能力均有所提升,因此养殖周期正逐步缩短,大周期开始弱化。综合供需关系,今年三季度猪肉供应呈减少态势,7到8月份需求或克制猪价涨幅,9月份上涨幅度或更明显。
针对处在观望阶段的养殖散户,行业人士建议,在各集团养殖规模大幅度提高的背景下,散户需制止盲目扩张和一味惜售,注意经营风险。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18A09F6J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