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回复: 0

蚊子这么难打中,原来是有这个特殊的飞行方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8 23:45:46|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炎天总有一种声音能让人血压飙升没错,就是蚊子发出的“嗡嗡”声尤其在晚上睡着后被吵醒就算了,打还打不着真的好气!
大晚上的就不能静音飞行吗?
蚊子的“嗡嗡”声从何而来


其实,“嗡嗡”声并不是蚊子的叫声,而是它们飞行时翅膀振动的声音。
蚊子细长的翅膀振动频率极快,每秒振动频率在400到600次之间。而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也就是说物体每秒震动20次到2万次期间的声音都可以听到。



但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很小,只有飞到耳朵边上才会被听到。而人在睡觉时,耳朵的皮肤温度会明显升高,这时蚊子的趋热性就会让它们更愿意绕着耳朵打转,所以我们才总会在睡觉时听到蚊子的“嗡嗡”声。
无法静音飞行竟是因为爱情


这种烦人的声音还有另一个称呼——飞翔调(flight tone),它实际上是蚊子为了吸引伴侣进行交配而发出的声音
蚊子没有耳朵,它的听觉器官是头部上两根长长的鞭毛,在鞭毛上还长有许多细细的绒毛,这些细毛增大了鞭毛的表面积,提高了蚊子收集声波的效率。
除了收集声波,鞭毛还能将振动转为电信号从而让蚊子辨别不同的声音讯号
雌蚊翅膀振动的频率大概在400hz左右,声音较为低沉,而雄蚊的振翅频率一般为600hz,声音更为尖锐。
雄蚊靠着两种声音的差别去辨认异性,当它找到雌蚊后,两者就会进行匹配,同时将翅膀的振动频率提升到1200hz左右,这种现象又被称为“谐波趋同”



尽管声音信号在蚊子交配过程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了,但科学家们推测,雌蚊在选择配偶时,会根据雄性扇动翅膀的频率是否与自己匹配来判断雄性是否适合自己
而雄蚊想要与雌蚊匹配上,需要付出很大的积极,雌蚊每拍动1次翅膀,雄蚊需要拍动1.5次才可以进行匹配。
风趣的是,雌蚊一旦交配过后,对雄性扇动翅膀的频率的反应就小得多,也不怎么会去匹配雄性的频率,这意味着初次交配会降低后续交配的可能性。
所以想要让蚊子静音飞行是不大可能了,谁让这烦人的“嗡嗡”声跟它的繁衍息息相关呢。
特殊的飞行方式


不但咬人还趁机秀了把恩爱,这怎么能忍?但是日常打蚊子的时候,我们总是很难精准掷中,难道是因为蚊子飞行的速度太快了?
蚊子的飞行速度在0.24米/秒—1.56米/秒左右,对比一下,人的正常奔跑速度在6米/秒—8米/秒左右,实在不能算快。
其实,蚊子之所以难打中,跟它的飞行方式有关
蚊子的振翅幅度小于40度角,不到任何悬停飞行生物的一半。这就迫使它们演化出了天然界绝无仅有的飞行方式。
蚊子飞行时采用了3种不同的升力方式,除了大多数昆虫利用的前缘涡流之外,蚊子还会采用后缘涡流以及利用翅膀转动产生升力的另外两种方式。
这样特殊的飞行模式能够减小阻力、给出更大的升力,使得蚊子在飞行时非常机动,能够轻松地进行急转弯、悬停爬升等高难度动作。



除此之外,蚊子的身材还有一个特别的结构——“平衡棒”,是由后翅演化而来。
研究发现,这个“平衡棒”分布着很多感觉敏锐的神经末梢能够让蚊子感觉到空气中细微的震动。也就是说,当我们做出拍打动作时,挥动的双手所产生的微弱气流就会让这个“平衡棒”释放神经信号,所以蚊子才能迅速做出闪避。
如何精准拍死一只蚊子?


那么,当身边没有趁手的拍蚊工具时,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提高徒手掷中蚊子的精准度呢?
这几个要点也许能帮到你:
1.上下夹击更有效蚊子在飞行时身材是保持上仰的,这时它们的“垂直机动性”,也就是爬升飞行能力会更强一些所以上下夹击比左右夹击更容易掷中目标。
2.避免较大的空气扰动拍的时候尽量避免手掌位移过大,同时不宜用力过大,避免造成较大的空气扰动让蚊子提前闪避。
3.避免利用过强的光线探求蚊子的时候尽量不要开室内的顶灯,因为过强的光线会让蚊子藏起来,倒霉于搜索蚊子,发起可以打开床头的台灯等亮度不是很高的照明设备。
当然,要是实在拍不到,咱照旧老老实实借助科技手段来灭蚊吧。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18A08316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