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回复: 0

LPR继续“按兵不动”,意味着货币政策立场变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3.95%,均与上期持平。作为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之“锚”,LPR保持不变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立场发生了改变?货币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如何把握?未来货币政策框架演进方向在哪?一起来看本期快问快答↓

Q:LPR保持不变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立场发生了改变?

A:我国货币政策立场没有改变。今年以来,货币政策有力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回顾货币政策及成效时,夸大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

潘功胜表示,今年以来,环球通胀高位降温,但仍有较强的黏性。欧洲央行等一些央行已经开始降息,另外一些央行还在观察,预期今年晚些时间可能也会降息,但总体上还保持着高利率、限定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中国的环境有所不同,货币政策的立场是支持性的,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金融支持。

潘功胜表示,展望未来,央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支持巩固和加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Q:货币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如何把握?

A:潘功胜夸大,在货币政策调控中将注重把握和处理好三方面关系:一是短期与长期的关系。把维护价格稳固、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重要考量,灵活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同时保持政策定力,不大放大收。二是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统筹分身支持实体经济增长与保持金融机构自身健康性的关系,坚持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三是内部与外部的关系。重要思量国内经济金融形势需要进行调控,分身其他经济体经济和货币政策周期的外溢影响。

关于权衡是非期目标,最重要体现是坚持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疫情期间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应对短期冲击,金融总量指标增速快于名义经济增速,融资成本明显下降,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同时,政策出台及操作也留有余地,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货币政策力度才能逐步回归,经济布局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等中长期目标持续推进。

围绕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央行坚持实施妥当的货币政策,夸大把握好力度和节奏,是综合思量稳增长与防风险后的选择。总量上努力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合理水平,保持货币信贷与实际需求匹配,同时又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价格上引导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让利,同时也要实现银行自身妥当经营,支持银行补充资本金、引导银行负债端成本下行,加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布局上引导加大重点领域和单薄环节支持力度,同时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由银行自主选择贷款对象并自担风险。

对于统筹内部与外部平衡,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货币政策起首驻足国内发展。在政策周期错位下,我国货币政策顶住了外部政策收紧压力,降准降息创造宽松环境,支持扩大了国内有效需求。发达经济体前些年长期实行零利率乃至负利率政策,比年来为解决高通胀问题又快速大幅加息;我国不停坚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固性,既保持对实体经济足够支持,又避免大放大收,不会对经济金融妥当运行带来冲击。

Q:未来货币政策框架演进方向在哪?

A:对于未来货币政策框架演进的方向,潘功胜提到,为了实现最终目标,货币政策需要关注和调控一些中间变量,重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大多以价格型调控为主,而我国采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调控并行的办法。

货币政策框架从以数量型为主向以价格型为主转型,是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重要标志。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经济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美、欧、日央行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都曾出现过金融脱媒加速,数量目标可控性、可测性以及与实体经济相关性下降的过程,并逐步淡化数量中介目标,转向价格型调控。近期,金融总量数据受“挤水分”、理财分流等多重因素影响阶段性下行,可能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进入转型时刻,要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作用。

“比年来我们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基本创建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从央行政策利率到市场基准利率,再到各种金融市场利率,总体上能够比力顺畅地传导。”潘功胜说,但也有一些可改进的空间。比如,央行政策利率的品种还比力多,不同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利率关系也比力复杂。未来可思量明确以央行的某个短期操作利率为重要政策利率,目前来看,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了这个功能。其他期限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可淡化政策利率的色彩,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传导关系。同时,持续改革美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针对部门报价利率明显偏离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的问题,着重提高LPR报价质量,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

调控短端利率时,央行通常还会用利率走廊工具作为辅助,把货币市场利率“框”在肯定的区间。目前,我国的利率走廊已初步成形,上廊是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下廊是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总体上宽度比力大。这有利于充实发挥市场定价的作用,保持足够的弹性和灵活性。

不过,这也陪同着肯定权衡,市场对央行的利率调控合意区间不是特别明晰,心中不是非常托底。业内人士认为,下一阶段,随着金融总量目标淡化,价格型调控将在货币政策实施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来源:经济日报客户端)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22A05SVP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