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9|回复: 0

暴跌千亿,黄牛跑路!是谁把茅台逼下了神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天前|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茅台贩子,最近最悲催的职业。
自打进入5月中下旬以来,以飞天茅台为首的茅台酒,市场生意业务价一路走低。


春节期间还能卖2700~3000左右的“普飞”,最近甚至跌到过2200元的低点。
这么一来,众多黄牛在上半年囤的茅台,全部都砸在了手里。
网上流传着不少黄牛段子:
2300出售的酒,进价高达2650,净赚-250。


甚至有的黄牛已经提桶跑路,在出售一批酒后拒绝发货,解散群聊消失不见。


要知道,炒茅台在过去可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
相比于其余名酒,茅台的“开瓶率”只有37%,大部分人买茅台都是囤着等待变现。
有证券公司表示,“炒茅台”每年的收益率在10%~12%之间,完爆大多数理财产品。
自打2016年以来,茅台的生意业务价格不停在一路飞涨,除了2020年,还没怎么跌过。


结果今年在没有什么“不可抗力”的情况下,茅台单价突然暴跌,很多人都觉得,白酒市场是不是即将迎来一波动荡。
但茅台这次暴跌,真的是坏事吗?


强如酱香科技,也快被黄牛逼疯了
比起消耗者,更烦黄牛的肯定是茅台集团。
常规的飞天茅台,官方指导售价为1499元,但是普通消耗者能买到的飞天茅台,几经经销商倒手,价格甚至能翻一倍。


黄牛所做的事情,就是在各种渠道购买“低价茅台”然后等待“行情好”的时间再赚取一波差价。
为了撸便宜茅台,黄牛党可以花800多块钱抢“购酒资格”的飞机票根;主动上门叨扰抢到茅台的普通消耗者,简直无孔不入。
但不少黄牛党也在从一些不规范的经销商处进货,经销商通过黄牛哄抬酒价,也能从中捞一笔。


茅台集团看在眼里,烦在内心,但黄牛都是散兵游勇,茅台只能管一管那些和黄牛勾结的经销商。
曾任董事长李保芳就曾痛批过不规矩的经销商们:
极少数经销商推波助澜,阳奉阴违,以为到了“利润收割期”,主张放开市场调控,赚取的利润到达了几百还不满足,像“贩毒”一样疯狂。
光嘴上说说还不够,茅台之前通过“严加管控”经销商来控制黄牛。
比如茅台颁布了严酷的“拆箱令”,要求经销商不得按箱批发出售茅台,只能拆箱一瓶瓶卖。


为了监控经销商,茅台还约请了第三方监察机构,对各地的茅台经销商进行走访抽查。
一些大的经销商也响应茅台的政策,开通线上摇号预约模式,对黄牛严防死守。
除了对经销商严加管控,茅台还发动了审核优势,在线上平台严查关键词。
一时间,黄牛群体中风声鹤唳,一旦被平台抓取“二手茅台生意业务”等关键词,就有可能面临被封号的风险。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黄牛们给茅台起了“53°香水”“53°矿泉水”等诨名,规避审查。


但经销商那边的路子是越来越难走了,如今的黄牛们,都流行在电商大促期间“撸茅”。
每逢618、双11等大促,黄牛都会合中出现,借着各种电商平台给的官方补贴大量囤货,虽然没有直销茅台那么便宜,但是同样也能通过低买高卖赚差价。
这波黄牛党们大覆灭,并不是茅台集团的政策起了作用,而是被电商们坑惨了。
今年618多了一条规则:从5月20日开始,顾客付款后商家可以在20日内发货。


这样一来,黄牛们在5月尾下单的茅台,可能到618结束才气收到货。
但是端午一过,飞天茅台的市场价就出现了大跳水,大批黄牛还没拿到手的“期货茅台”,开始大幅度贬值。
很多黄牛气急败坏,纷纷跑去找电商经销商开原价发票,还说“电商平台砸我们的饭碗,我们就砸电商平台的锅!”
这起黄牛和电商平台因为茅台撕起来的事件,在网上被戏称为“黄茅起义”。


茅台贬价,其实是茅台本身作为产品的市场规律,但是这波贬价能清退不少黄牛党,属于茅台的“不测收获”。
但茅台很快就发现,这波“不测”并高兴不起来。


茅台跌倒,慌的不止黄牛
茅台收拾黄牛,主要是为了抢回茅台酒的订价权。
以飞天茅台为例,飞天茅台此前的出厂价为969元,但市场常见的价格则为2700元左右,其中的大笔利润被黄牛捞走,茅台肯定不爽。


然而,除了收拾猖獗的黄牛,茅台想彻底夺回订价权,还得和经销商之间做好博弈。
经销商体系,不停是茅台赖以为生的销售系统。在2018年,经销商们为茅台提供了94.5%的收入。
经销商发达长处显而易见:可以第一时间触及目的客户,并且还能保证茅台酒的价值保持在高位。


但大量货源把握在经销商手中,茅台每次调价,都得顾及经销商的利益,这让茅台非常被动。
于是,在经销商利润和订价权之间“打太极”,是每一任茅台董事长的必修课。
前几年,茅台集团用了两招抢重塑茅台酒的订价权。
第一招,就是不断加码“亲儿子”直销渠道。
2019年以来,茅台不仅和华润万家、物美等一众连锁超市合作,开通了线下商超直销渠道;还在京东、苏宁等平台开设官方店铺。


2021年上任的董事长丁雄军,更是一手推出了APP i茅台,上线7个月就带来了118.8亿元的收入,占直销收入的五分之一。
通过开发直营渠道,茅台的直销比例已经从2018年的不足6%,提升到如今的40%。
一手建立直销渠道,另一手则是对经销商们更加严酷地管理。
2018年起,茅台就着手低落对经销商的配额,时任董事长李保芳规定,每年对经销商的配额不得高于1.7万吨。


此外,一大批不合规的小经销商也逐渐被茅台清退,2018年当年就清退了400家,第二年又直接清退了2000多家。
但是经销商体系收紧,为了保证经销商渠道的利润,茅台选择了涨价。
去年年底,茅台把飞天茅台的出厂价从969元上涨到1169,经销商本钱上升200元。
面对涨价,经销商其实并没有太大感受,毕竟茅台的溢价在这摆着,进货价的提升,反而能帮经销商们解决一部分税务压力。


然而,承担这部分本钱上升压力的,就是“炒茅”为生的黄牛行业。
这次茅台价格的大跳水,其实也是茅台涨价带来的诸多连锁反应之一。
对于消耗者来说,能买到相对平价的茅台,并不是什么坏事。
有很多消耗者已经开始等待茅台价格能进一步跌破2000元,甚至有朝一日全国都能统一1499元的售价。


但如果茅台真全线跌到如此地步,经销商们的利益将会严重受损。
于是,对于茅台刚刚上任的董事长张德芹来说,反过来稳住经销商的“军心”成了他的头等大事。
前段时间,张德芹在出席浙闽苏三省经销商座谈会时,就说过:“经销商是茅台的家人,茅台将持续尊敬和爱护经销商。”


茅台对着经销商打出去的太极,总得自己想办法圆返来。


暴跌后,茅台还能继续“硬气”吗?
茅台一边回收订价权,一边还好处理酒价下跌带来的连锁反应。
从5月13日起,茅台集团的市值已经下跌11%,蒸发2700多亿元,相当于跌没了3家青岛啤酒的市值。


酒价下跌影响市值,证实了茅台除了要整顿市场,还有更多问题需要处理。
茅台要处理的第一个问题,是供需关系厘革。
网上有一个说法,茅台酒价下跌是因为当代人都沉迷掼蛋,无暇在商务宴席上推杯换盏。
“掼蛋说”其实不无道理,现在人慢慢开始不太爱喝茅台,或者喝不起茅台了。


有酒评人认为:由于茅台价格和房地产等财产深度绑定,当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间,茅台等宝贵酒的需求量自然会下滑。
市面上的茅台很快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状态,于是价格下跌也是情理之中。
而茅台不停在增产,也是对酒价的一大打击。
不停以来,茅台都是“越老越值钱”,这也是不少人囤酒的动力。
近年来,茅台不停在提升产量,比如2023年茅台总共产酒10.01万吨,比去年增长了8.89%。


市面上流通的茅台越来越多,卖出去的越来越少,“年份酒”的价值也随之下降。
当“年份酒”不再值钱时,囤茅台也失去了一订价值。
在不少经销商眼里,茅台近几年不停“年轻化”,也给茅台的逼格拖了后腿。
比如和瑞幸、德芙的联名,虽然打出了“年轻人的第一杯茅台”之称,但是最终还是没能点燃年轻人购买茅台的欲望。


而丁雄军一手操办,涉猎元宇宙和虚拟货币的“巽风世界”购酒平台,也从一开始的百万人追捧到无人问津。
这次酒价下跌,也是茅台以上问题的集中体现。
固然,茅台集团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手里还是有很多牌可以打的。
比如最近,茅台就通过稳定主要经销商、减少出货量等方式,暂缓了酒价的下跌。
有不少规模较大的经销商表示,虽然前段时间比较困难,但是目前他们手中的现金储备还是可以支持他们把酒囤住,等待中秋等旺季的来临。


不少企业家大佬也给茅台站台,比如段永平就发声认为“拿着茅台至少比黄金划算”。
随着电商大促结束,这波“闪崩”可能很快结束,茅台暂时稳住了局面,但并不能高枕无忧。
看来,“硬通货”茅台,没那么容易跌下神坛。
但是身居神坛太久的茅台,也得慢慢习惯“下凡”的滋味。
图片泉源于网络,侵权请接洽删除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23A0410Q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