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3|回复: 0

中专天才少女走红后,我挖到了更意外的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信最近大家都被一位17岁中专少女姜萍的传奇故事刷屏了!新闻爆出来许多天了,热度却依旧在持续,还是有数不清的人在讨论这个女孩,讨论她背后的故事……


许多人把姜萍称作横空出世的“数学天才”,她以全球第12位的好成绩成功挺进第六届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
这个12名的排位意味着什么?必须要把这张榜单来出来对比一下,才能有强烈的感知,前20名晋级的选手,基本上都是来自北大、清华、剑桥、麻省理工等世界级顶尖学府。
再翻翻之前的获奖名单,大名鼎鼎的北大数学界“韦神”(韦东奕)就是首届金奖得主。


而姜萍同砚就读的只不过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中专——淮安涟水中专职业学校,她也是全球首位挺进决赛的中专生。
这比如从没听过姓名,一看出身还不入流的“黄毛丫头”一出场就打败了光明顶各大门派的武林高手。
初赛试卷一共7道题,许多参赛选手会做4道题已属不易,咱们大多数人可能连题目都读不懂,只能图一乐呵或对外吹牛说见过世面。


预选赛参赛选手将近6万名,满45分即可入决赛,姜萍则以93分高分杀入决赛,难度可想而知。
复旦大学数学学院教授看了她的答卷都给出了极高评价:“她用词精准,表达流畅,LaTeX(一种学术界通用的数学排版软件)利用纯熟,国内95%的数学专业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是写不出那样一份答卷的。”
这位天才少女背后的故事,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吸引力,让我这几天都忍不住一刷再刷,还有那些和她同在决赛榜单的数学奇才们,他们的故事和姜萍一样热血和精彩。
其实说到底,我们的内心深处,永远会被那种纯粹的热爱与清澈的生命力所感动。也让我一再赞叹一个人的起点并不决定终点。
01
“解题就是我的辉煌光耀星空”
过去17年,姜萍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孩了,老师提议她去到场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她第一反应是“我配吗”


她家庭条件并不好,67岁的父亲在家务农,靠着村里保洁和巡逻工作每月有900块钱的补贴,姐姐刚高考完就打了三份工补贴家用,从前的家庭积贮因母亲生病也花得差不多了。


两个姐妹自小乖巧懂事,能照顾自己,学习上也不让父母操心,许多选择都是姐妹自己商量,独立性非常高。


初中开始,姜萍便有异于常人的“数感”,但做题速度很慢,数学算不上班里最好的。
中考姜萍考了621分,分数不低,上不了重点高中,但是上一所普通高中没问题。


但她最终选择了涟水中专,一是考虑抵家庭条件,学校可以免除一定费用,二是姐姐、好友和自己喜欢的服装设计专业这里都有。


再大的“天赋”都需要发掘和引导,还没有被瞥见的姜萍很幸运地遇上了自己的引路人王闰秋老师。
进入中专的第一次月考,数学老师王闰秋就注意到了这个女生:“当时150分的数学卷子,姜萍能考到130多分,而班里排在第二位的同砚,只能考到五六十分,姜萍断崖式领先。”


高中数学对她难度不大,她更喜欢挑战难度较大的高等数学,她主动表达想跟王老师继续学习更有难度的内容。
看到如此有“数学热情”的学生,王闰秋如获至宝,推荐她去学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和谢惠民《数学分析》。


中专学校的数学学习资源非常有限,更没有数学的学习氛围,姜萍和王闰秋老师就像孤勇者凭借着一腔热血,克服着诸多的困难。
为了解决研究多元微积分过程中的问题,姜萍挑战自学全英文的《偏微分方程》。


她凭借手机翻译软件和一本《英汉小词典》一点点翻译课本中艰涩难懂的数学专业术语。
课余时间姜萍险些都用来学数学,大多数同砚都不知道她整天在瞎鼓捣啥。


姜萍却甘之如饴,高等数学带给她强烈的探索欲,一步步证明的过程让她很有成就感。
数学就像朋友影响着她的喜怒哀乐,解出难题时她会非常开心,迟迟找不到突破口又会非常痛楚。
甚至睡觉时,她脑子里还在一遍遍过着数学题,潜意识里都在尝试寻找解题思路。


外界不断给姜萍贴上“数学天才”的标签,王老师却以为姜萍是勤奋型选手,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下她也能专注自律地坚持学数学。
王老师观察到:“她有一本笔记本已经写满了,她有时做题做到夜里一两点钟。”


对于本专业,她比数学还要热爱,假如非要二选一,她还会选择服装设计。
“学习服装设计是我的plan A,那探索数学世界便是我的plan B,希望我的plan B也能被瞥见。”
这也是她到场本次数学竞赛的初志,她借用《火影忍者》里主角鸣人的话来鼓励自己:“我怎么可以倒在这种地方?我还有非得实现不可的梦想啊。”


02
榜单背后的“奇才们”
与姜萍同在决赛名单中的802位人类选手中还有许多“热爱数学”的奇才们。
首先就是姜萍的入门导师王闰秋,他也到场了本届数学竞赛,成绩排在125名。


在江苏大学数学系上硕士期间,王闰秋就十分热衷解数学难题,他大学里大部分时间精力都在解题,朋友都称他为“江大版韦神”
这次是他成绩最好的一次,之前他曾连续三届挺进决赛,但没想到更亮眼的成绩是自己引导的学生。
对此,王闰秋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反而说:“门生不必不如师”。


排名第13位的选手刘奔也被姜萍带火了,因为他正好排在姜萍背面,被网友戏称为“十三爷”、“最强绿叶”。


不过这位“13爷”可是大有来头的,他是中科院的博士,曾是山东大学泰山学堂2016级数学取向的结业生,还曾在巴黎高等师范大学数学系深造,在数学竞赛中获奖无数,实打实的科班气力派。


对此,刘奔很大度地送去对姜萍的欣赏和祝福:“以你的笑脸,去迎接未来的寒露 ;以你的才华,去赞美晨露。”


名单前30名还有唯一一名中学生邓乐言也非常亮眼,他以第26名的成绩在一众名牌大学生中脱颖而出。


注意!这个画红圈的学校只是一所初中!上海民办华育中学是名震魔都的顶尖中学,从这个学校出去的孩子五成以上都通往“清北”,但尽管高手林立,邓乐言一进这个学校就成为校长口中的数学小天才。
初二他就获得北京大学第八届中学生数学科技夏令营未名奖(最高奖)、第五届天下刘微杯数学竞赛一等奖(第二名),完全可以赶超高中尖子生。
小小年纪展现如此高的天赋,邓乐言的未来非常令人期待。


此次比赛北大可算独占鳌头,不仅第一名是北大的,还有148人入选了决赛,气力可见一斑。
搞数学北京大学即严肃又活泼,还派出了“一只袋鼠”出战。


华中科技大学则派出了“小猫喵”迎战各位高手。


真让人好奇这些江湖代号后的真人真面,会有怎样一颗有趣又有料的头脑。
上面几位隐匿姓名的奇才还属“名门正直”,名单中还有一名“散装高手”何金银位列第345名。


名次虽然不高,但是知道他的出身,你就知道他进决赛的难度不亚于姜萍。
何金银因家庭原因早早辍学了,现在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外卖员。
忙碌的外卖工作之余,他凭着对数学的热爱自学数学,时常到场一些数学竞赛,检验自己的水平。
果真是人不貌相,数学“扫地曾”可能正在给我们送交易,没准还再用数学头脑设计最优路线。


大家注意到没,公布的榜单是“人类选手”,没错,这几年爆火扬言未来要代替人类的AI也到场了预选赛。
但是563支由全球知名高校院所和企业组建的AI队伍中却无一胜出,得分最高34分,看来人类大脑还是最强的存在!


03
他用数学“整顿”监狱
这个榜单随着姜萍的走红被大家越挖越有料,它仿佛就像数学界的“琅琊榜”,不设门槛,只为热爱,让多少本没有资格的人被瞥见。
但我特别想细说的,是一个95后狱警的故事。他叫吕致远,也是本次决赛的一名选手。
作为监狱狱警,他创新性地将数学和服役人员的管理结合起来,平时会在监狱小报上出一些自己编的数学题。


某次他出了一道梵天塔的数学游戏,某位服刑人员对自己的数学水平很自信,扬言一定要用高等数学才能解决。
吕致远却说初中以下知识就能解决,而且办法还不只一种,这让服刑人员感叹山外有山,更愿意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跟吕致远交流。


这也是吕致远喜欢数学的地方,数学可以帮助人拓宽认知范围,你以为无法达到的地方,总有方法可以达到。
生活就像数学,都需要通过有限的信息来解决未知,服刑人员假如能在头脑认知上得到拓展,可能他们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数学成了吕志远启发服刑人员的工具,让他们相信思索有力量,生活就会有新方向、新可能、新选择。
结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的吕致远从大学开始就对数学问题感兴趣,比如让他非常痴迷的魏尔斯特拉斯函数。


据说有位愁容满面的年轻人向禅师请教烦恼的解决办法,禅师却说:“你随手画一条曲线,无限放大总会发现它是连贯圆滑的。生活也是一样,再大的烦恼你仔细发掘总能发现如意之处。
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就是禅师以为连续的函数一定是可导的。
年轻人却画了一条魏尔斯特拉斯函数,这个函数正好连续但每个地方都不可导的,为了向禅师证明自己的生活处处不如意。


雷同的哲思总能带给吕致远乐趣,当然为了这种乐趣,他也要忍耐漫长的枯燥时间去探索求解。
脑子里充斥着各种数学公式是常有之事,做梦都逃不开解题,甚至还能梦见解题思路,醒来之后验证发现果真如此。
这给他简单平庸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趣味和难度,用他的话来说:数学就是他与世界交流的语言。
网友们听了吕致远的故事,颇有一种看完《肖申克的救赎》的观感,就差打出标语“救赎之道就在《高数》”


还有一些网友开始自嘲自己与数学绝缘,“我连那个函数连续不可导的笑点都不知道在那里”、“我要是坐监狱还得做数学题我当场自杀”。




看看网友的回复也是一种乐趣,虽然数学门外汉无法全然体会到数学的快乐,但是数学爱好者在各种有限条件中展现出来的强大热爱让人惊叹折服。


其着实写姜萍这篇文章之前,我内心是夷由的,我不想和大家泛泛的来聊一个“天才少女”的故事,因为身为一个老母亲,看到这样的新闻第一反应,就是感觉太过遥远,毕竟自家的儿子并不是什么数学天才,他可能也不会成为任何领域的天才。我想你们也一样。
但了解完背后的细节之后,我是一次又一次的感动,姜萍除了有过人的天赋之外,我更看到了王老师所说的那句,“她背后付出了无数的时间和努力”,没有这个过程,她无法走到人前,也无法被这么多人看到。
而更让我激动的是,有这么多人,因为对数学的热爱聚首在一个比赛里,他们不分高矮胖瘦,无关出生职业,只是在同一个平台比拼智慧,只要你有相同的热爱,就能聚在一起玩耍、探索,一起去穿越如迷宫般诱人的数学王国……而且隔空为对方取得的成绩遥相祝福。
热爱可以点亮自己,亦可以照亮他人。
这是一件令人感觉无比“幸福的事”,假如有人问我最希望让孩子拥有的是什么,我想我的答案就是:可以有热爱的能力,去追求让自己幸福的事。
因为,只要内心埋下了热爱的种子,孩子就永远会清楚地知道,在人生的每个重要节点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25A04QHR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