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0|回复: 0

限时清零!中小银行自营理财监管趋严 或转型代销求出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日前从业内获悉,山东、重庆、湖南等省份多家未设立理财子公司银行收到监管下发的关照,要求在2026年底前压降存量理财业务规模。相较此前关于压降理财规模的监管指导,此次明确了时间节点。
银行理财规模连续下降 或为进一步落实资管新规
银行理财子公司,是商业银行下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经由银保监会批准成立,目前市场规模约为26.8万亿。
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央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体现,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 258 家银行机构和 31 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物,共存续产物3.98 万只,存续规模26.80 万亿元,较年初下滑约3.07%。这已是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连续第二年下降。
根据历史数据,截至2021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随后2022年回落至27.65万亿元。
笔者查询发现,虽未有明确文件,但多家城商行农商行业内人士均陆续对媒体证实,监管部分已开会强调未成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理财业务风险,要求部分省份相干城商行和农商行于2026年末将存量理财业务全部清理完毕。有部分省份要求所涉银行在今年末将存量业务压降到2021年8月底以前的水平。
自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国内已有32家理财公司陆续获批筹建,包括国有大行6家、股份行12家、城商行8家、农商行1家、合资5家,其中浙银理财尚未开业。31家已开业的理财子存续规模占全市场比例为83.35%,规模高达22.47万亿元。这意味着,受此次“限时清零”影响的理财公司市场规模约为4.33万亿元,占比约为16.15%。
此次压降理财规模的监管指导,或为进一步落实资管新规。根据资管新规要求,主营业务不包括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强化法人风险隔离,暂不具备条件的可以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业务经营部分开展业务。
银行理财子公司亏损居多 理财产物竞争力堪忧
从2023年各银行年报公布的数据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亏损居多,难以实现独立盈利。
在已披露数据的城商行和农商行理财子公司中,仅有5家实现净利润增长,3家净利润降幅超过50%,分别为农银理财、建信理财和渝农商理财。就净利润大跌情况,上述银行在年报中未进一步做出解释和说明。
银行理财产物的持有主力是个人投资者。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截至 2023 年末,持有理财产物的投资者数量约1.14 亿个,个人投资者占比98.82%。个人投资者中数量最多的是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占比33.95%。
如今保本保收益的时代已经过去,银行理财优势退去。个人投资者如果想要保本,则选择存款,如果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重塑,更偏向收益,则又有公募基金这类竞品。
不过随着银行存款利率连续下降,理财对于存款的替代效应或许会逐渐显现。
多家银行理财子收罚单 急切寻牌照与转场做代销
固然银行理财子已经独立运营,但仍需遵守监管部分要求。2022年以来,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因证券投资违规等被监管部分开罚单。
6月21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披露,渝农商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因存在“全部公募理财产物持有单只证券市值超过该证券市值的30%”和“理财产物宣传推介材料审查不到位”两项违规事项,被处以110万元罚款。
公开资料体现,渝农商理财于2020年6月29日正式开业,是渝农商行的全资子公司,也是全国农商行唯一一家理财子公司。
查询发现,2022年以来,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收监管罚单。2022年6月,光大理财、中银理财因证券投资违规等问题分别被罚款430万元和460万元。2022年10月,农银理财因为存在全部公募理财产物持有单只证券的市值超过该证券市值的30%、同业理财产物未连续压降等违规事项,被罚款240万元。
就在监管趋严的同时,理财牌照发放节奏明显放缓,中小银行自营理财急需转型。
2022年以来,仅有北银理财、浙银理财、法巴农银理财三家牌照获批。如果后续中小银行未能拿到理财牌照,则只能放弃发行理财产物,转而代销其他银行理财。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26A06YFP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