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回复: 0

低价股“死亡螺旋”:400亿市值海航也面临1元危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00:12|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品|达摩财经

海航控股的股价触碰到“1元红线”。
6月28日,海航控股低开低走,盘中一度跌超8%,股价触及1元/股,创下自2008年11月以来新低。截至收盘,海航控股股价报1.02元/股,最新市值为440.8亿元。
自“方大系”通过重组控制海航控股后,公司经营已显著回暖,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海航控股均实现盈利。即便如此,海航控股仍难以避免股价下跌,仅6月以来,海航控股股价跌幅就达到25%。前几日,海航控股发布了“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从提振股价的效果看却收效甚微。
海航控股之所以下跌加速,大概率还是由于其处在面值退市的边缘。
在资本市场严监管态势之下,资质不敷的上市公司正在加速出清。而从今年面临被终止上市风险和已被判定为退市的上市公司来看,触发“面值退”的上市公司数量上升明显,已成主流退市渠道。
在面值退市的阴影笼罩之下,诸如海航控股之类的低价股下跌加速,不少投资者造成恐慌性抛售,形成“磁吸效应”,即越逼近1元代价的股票下跌的力度越大。
低价股下探速度加快
海航控股的现象绝非个例,按现在市场情况来看,处在面值退市边缘的个股不在少数,近两个月来,这些低价股均连续开始恐慌性下探。
今年以来,已有14家A股上市公司完成退市,其中,触发面值退市的公司占比不小,*ST巴安、ST迪马、ST亿利、ST爱康等均已被退市或等待进入退市整理。随着面值退市的案例逐渐增多,低价股成了投资者们纷纷避而不及的对象,如此的恶性循环导致2元以下面值的股票数量陡增。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收盘,A股股价在2元及2元以下的个股达到236家之多,而在6月1日,该数字仅有150家,由此可见,投资者对低价股的恐慌情绪已明显升温。
从股价表现上看,现在市场更是出现出一种代价越低的股票下跌更为严重的趋势。
Wind数据显示,5月以来,股价高于10元的股票平均跌幅为7.07%;股价高于2元、小于等于10元的股票平均跌幅为11.58%;股价低于2元、高于等于1.5元的股票平均下跌了24.84%;股价低于1.5元的股票平均跌幅为34.15%。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形成期间,基本面、经营状况不理想的问题公司会遭到资金不绝卖出,加速“问题股”出清,造成低价股数量不绝增长。同时,在市场调解阶段,整体投资情绪相对低迷,此时低价股更容易遭到资金抛售。
为了避免公司因“磁吸效应”造成的股价下跌,不少上市公司也采取了大股东增持、股份回购等方案用以稳定股价,不过从效果上看市场好像并不买账。以广汇汽车为例,6月以来,其大股东举行三次增持,公司高管也两度增持公司股票,但仍难以挽救公司股票颓势。截至6月28日,广汇汽车股价在本月已经累计下跌超50%。
被“误伤”的大市值股[color=rgba(0, 0, 0, 0.9)]
事实上,对于一些经营出现重大问题、出现投资风险的公司,在被披星戴帽后,因为面值退市无可厚非。但同时也有诸如海航控股之类的股票,仅因为股价接近1元被拖累,站在面值退市的悬崖边缘。
6月21日,正源股份公告称,上交所作出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公司股票将于6月27日终止上市暨摘牌。正源股份的退市也意味着,第一家非ST公司面值退市公司出现。
从经营层面上看,正源股份确实也存在业绩压力,2022年和2023年,公司连续亏损,累计亏损额超3亿元。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0.68亿元,亏损0.14亿元。比正源股份更难熬的,则是那些正常经营、持续盈利,却又挡不住股价接连下跌的大市值公司。
截至6月28日,股价低于1.5元的上市公司中非ST公司有8家市值都超过百亿,其中,最高跌幅的绿地控股在6月以来股价已经累计下跌28%。


数据统计日期:6月28日

在这些公司中,有不少因为此前“高送转”增加公司股本,导致股价除权变低。不曾想,在当下面值退市的高潮中,反而成了被误伤的对象。
有市场人士认为,现在A股面值退市规则中,没有给上市公司留出整改期,对于正常经营、持续盈利、没有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来说,如果因为股本大股价低,最终面值退市,多少有点可惜。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28A0AJWX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