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8|回复: 0

没有代价的判断,是没有代价的:从Polymarket谈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1 16:14:55|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围绕姜萍的争议,现在看起来,真相很明白了,但最终仍可能不了了之,人们还是会各持己见很多年。
这事这里就不谈了,有意思的是另一个事。有人说,在中国缺一个类似Polymarket一样的下注平台,促使人对自己的观点负责,这样舆论会清晰得多。
Polymarket 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预测市场平台,它称自己为:The World's Largest Prediction Market(环球最大的预测市场)。
预测市场,是思想市场的一种,舆论也是一种思想市场。舆论中的各持自己,也有代价,那就是声誉:判断力、善良、道德形象。在关于姜萍的争论中,如我另一篇文章中所说,质疑造假会陷入一种“舆论PUA”设计的道德陷阱,会损失善良形象;反过来,认为没有造假的,现在差不多已经付出了判断力形象的代价。
但其实,这都不重要,因为形象会自己慢慢修复。而且,在一个粉丝化的思想市场,受众受某意见领袖某一特性吸引,会极化,忽略其他方面。简朴的说,对一些粉丝来说,蠢不蠢不要紧,关键是善良,相信。对另一些粉丝来说,是否厚道不要紧,关键是智识破解的快感。这种舆论市场,反过来,就会促使意见领袖对峙下去。
其实,某种程度上,人生就由无数场为自己的判断压下赌注的赌局构成。反过来说,当判断没有代价,各种政治正确就会占据思想市场的主流。毕竟,情绪大家都有,最容易得到回应与拥护。


Polymarket 的有趣之处在于,在思想市场中引入了全新的变量——金钱。

Polymarket 允许用户使用加密货币对各种主题的将来结果进行投注,涵盖政治、体育、加密、文化、经济等。该平台利用智能合约在 Polygon 区块链上运行,在 Polymarket 上,用户不是直接存储资金,用户先用货币换成 USDC 稳定币,然后存入 Polymarket 钱包,并购买“结果份额”来加入市场。这些份额的代价反映了市场对事件结果的预期概率。
简朴地说,就是用户可以对事件的结果(通常是“是与否”进行投注),“是”和“否”的代价是相应变动的。如果用户预测正确,赢得相应的赌注,其份额可兑换为每份 1 美元;若预测错误,则购买的份额归0。
除了Polymarket 以外,类似的网站还有Zeitgeist ,涵盖政治、加密、科技、科学、新闻、体育、电竞等领域的预测。
现在在Polymarket 上,有一个项目是“拜登是否退出竞选”,如果选是,投入10美元,则可能获得37.04美元,如果选否,则可能获得13.51美元。当然,这个潜在收益的金额,会随着将来投注的环境而变动。一共有500多万美元投入到这个项目,根据购买人的选择来看,从2023年末到现在,拜登提前退出选举的概率根本上什么变动,都维持在27%。不过,在拜登糟糕的辩论体现,特别是被他夫人扶着,步履蹒跚的走下台后,拜登推选的预测概率跳涨,已经到了44%。


最热门的项目是总统选举。到现在为止,可以选择的人很多。如果投特朗普赢,投入10美元,可能获得17.54美元;投拜登赢,投入10美元,可以获得29.41美元。投注的原理是,体现出来的赢面越大,买的人越多,那么,相应赢得的钱就少;反之,不被看好的,赢面小的,买的人少,万一爆冷赢了,赢的钱就多。从这个角度,特朗普的赢面很可能大于拜登。

最新的消息是,投特朗普赢,现在投入10美元只能赢15.87美元了。


这个Polymarket 平台上反映的趋势,可能比真实世界中调查的,或社交媒体上观察到的更真实。

首先,Polymarket上的投注都是私密的,这免除了很多人的后顾之忧。当年希拉里和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的时候,民意调查时,很多人都说选希拉里,因为觉得说自己会投特朗普很丢脸,但投票的时候是私密的,就会投特朗普。最终,特朗普出人料想地获胜。
其次,Polymarket上有很多专业人士、内幕人士。前阵子所谓的常温超导LK-99出现后,被炒得火热,但在Polymarket平台上,真假比率最高也就三七开,随后更是直接掉到了一比九。也就是说,大多数加入投注的人都认为是假的。这么一个专业题目,Polymarket平台都能给出精确的预测,是因为有内行人士下注,或者说下注的多为内行。推而广之,Polymarket上的很多题目,都会有内行人士来下注,很多都是持有内幕信息的人,这也就会让Polymarket平台的预测更正确。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缘故原由是,Polymarket能让人对自己的观点负责。
人发表的观点,特别是在网上争论中发表的观点,很多时候,和自己深图远虑之后产生的观点,是完全不一样的。人在网上加入争论的时候,说出来的话,持有的观点,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首先,会受自身的知识体系、分析框架、个人履历的影响。虽然这些因素理论上属于一个逻辑推理过程,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会费脑子慢慢去想,所以,多是从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念中,“挑选”一个最接近的。其次,会受个人性格、在具体社交圈子中扮演的脚色影响。好比,有些人自我定位为热情、充满正义感;有些人定位为理性、冷静;有些人界说为善良、同情。三种脚色,对同一个事件,就会给出不同的看法。好比,有人给出一个判断,只是因为他希望发生,而不是他真的认为会发生。还有一个因素,则是受到具体环境中的多数人影响,也就是所谓的从众效应。



于是,社交场上的观点,就成为了一个“快过程”。
《思考快与慢》是丹尼尔·卡尼曼写的一本经典的心理学巨著。在这本书中,他将人的思考分为两类:“系统1”——依赖影象、履历的“快思考”。“系统2”——创建在理性底子上的“慢思考”。对于很多人来说,平日工作繁忙,群里、社交媒体上、饭局上聊几句“闲事”,无非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说对说错都不要紧。就不会去仔细思考,按照相关的知识、逻辑框架来分析事实,他们每每采用从众的、“快的”方式去顺从自己的第一个感觉。Polymarket的投注,正是可以把人从“系统2”,肯定程度上,硬拉回“系统1”。这相当于给讨论设置了一个门槛。这个门槛就是,你得有起码的理性分析,你得对自己的结论负责任,哪怕只是10块钱的责任。
当然,不排除有些人会在这样的赌局中,仅仅为了情绪而掏钱表态,坚决支持一方,哪怕输钱也在所不惜。但对大多数人而言,涉及到钱了,都会更冷静地思考。就像现在,要围绕姜萍打一场赌,应该是很难了,因为没人会接。
这里除了避免损失外,更大的动机是赢得一些钱。人都有占小便宜的心态。损失100块可能觉得无所谓,但赢了100块,带来的快乐,远远超过100块自己的代价。所以,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在Polymarket平台上,他们都会多想一下,有更多的理性,那么,最终得到的结果,就比网上舆论呈现出来的更真实。
这就是Polymarket对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去政治正确的、去情绪的、客观的、真实的,展现人们的判断。
那么,特朗普,可能真的又要回来了。
原文发表于南方周末,6月21日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701A07MPX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