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回复: 0

初中生扎堆着迷嗑药,叛逆期的孩子真是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7 11:03:49|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 | 米粒妈

这两天的一个热搜真是看得我闻风丧胆,14岁初中生在学校嗑药嗑进了ICU,而且细问之下才知道,班里竟然不止他一个人在嗑药。

青春期真的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分水岭,在这个时期,荷尔蒙飙升的豪情和冲动繁殖猎奇生理,同时这个时期,孩子们又普遍觉得自己懂得多了,可以自立自主了。

但这个阶段才是最危险的,他们自认为懂,但其实对于凡间事只是略知皮毛,非但似懂非懂,还很冲动,容易被忽悠、被煽动。

荷尔蒙的作用使他们在这个时期不像小时候那么听话了,所以对于初中阶段孩子情绪上一点一滴的变化,我们都要特别注意关注。

新闻中这个14岁的孩子小聪,是黑龙江古大湖镇的一名学生。小聪在学校忽然晕倒,神志不清,学校立马给他妈妈打了电话。



进ICU抢救了47个小时后,小聪才脱离了危险,初步诊断是药物中毒。

妈妈一脸懵,因为自己的儿子完全没病,怎么会吃药?又怎么会药物中毒?这个环境搁谁都得慌了。

原来,小聪是着迷嗑药了,而且可怕的是,这种药并不是什么新型毒品,而是药店就能买到的卡马西平。



集体嗑药的初中生

小聪在医院抢救的时候,班主任在小聪的课桌上发现了一瓶开着盖的卡马西平。

这是一种精神类处方药,主要用于治疗癫痫、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预防或治疗躁郁症等。

12-15岁的青少年每天不能超过10片,而小聪上课时吃了30多片。



抢救中,小聪妈妈说儿子完全没有这个药主治的这些疾病,也就是说,小聪吃药完全是出于好奇,由于这种药有一定的成瘾性,对神经体系产生作用,所以他就越吃越多。

醒来后,小聪说学校里偷偷乱吃药的不止他一个人,不少同学还会吃右美沙芬,甚至有的同学已经连续吃了1年多了。

这话信赖任何当妈的听了都会觉得犹如晴天霹雳,本以为健健康康去上学的孩子,却居然嗑药长达一年。

不说是否会药物中毒,是否对神经体系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就单是肝肾代谢也够要命的。

右美沙芬之前还是非处方药,不过现在已经酿成处方药了。在它还是非处方药的时候,药店和外卖平台都能直接买到,孩子们要得到这个药简直太容易了。



这个药主要是治咳嗽哮喘的,其中的成分也对神经体系造成影响,有一定的麻痹作用。孩子们过量地吃,甚至是在学生之间广泛盛行,真的是细思极恐。

这个药之所以酿成了处方药,正是因为初中生的滥用。这实在是太危险了。虽然曝光出来的右美沙芬和卡马西平现在都已经是处方药了,但小聪当时买药的时候就是直接去药店买的,完全没门槛。

所以到底能不能确保所有药店都严格执行不见处方不卖药?孩子们会不会发掘更多容易购买的成瘾性药物?这都是未知数。

而从根源上解决未成年人滥用药的问题,真的是当务之急,除了相干部门加强监管以外,咱们家长还得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孩子们嗑药,而且还上瘾?



什么都敢尝试的叛逆少年

初中生、高中生,真的是“叛逆”的代名词。他们既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鲁莽,也有着初涉世事的好奇心,同时还有着荷尔蒙飙升带来的情绪不稳定。

这几个关键点集于一身,已经足够吓人了,假如被有心之人利用教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是极易走上不归路的。

记得我上大学那会儿,很盛行一部朋克经典影片《猜火车》。谁人片我当时觉得很酷,而且直到现在,谁人片子依然在文艺青年们的片单中屹立不倒。



但是现在回头看看,这种颓靡的电影被青少年们看到,还是挺危险的,假如嗑药被视为“酷”,那是非对错的标准也就因此被混淆了,再加上同学们的煽动和煽动,那孩子随便嗑药真的离我们并不遥远。

沿着小聪嗑药这件事继续深挖,会发现超剂量服药还有相干的群,孩子们称其为“od”,就是英文overdose的缩写,意思是超剂量。

超剂量服药,也就是药物滥用。

本是医学上的专业词,现在却发展为了部分小圈子的盛行词。

很多孩子还会在群里分享自己“od”之后的详细感受,而无论是难受的体验还是迷幻的体验,都会激起同龄人的好奇心,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正有着追求痛感的诉求。



尤其是过量服用右美沙芬的人群,他们简称为“od右美”,他们声称吃药后会使人产生极大的欣快感。

现在的孩子压力大,也有一些孩子比较缺爱,确实存在抑郁情绪、强迫症倾向等,这种服药后的作用反馈对他们的诱惑力可想而知。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过量服药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精神混乱、兴奋、紧张、狂躁等,严重时会导致呼吸骤停、心脏衰竭而亡。



就像前些年在学生中盛行的“约死群”,现在的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青少年组建的“od群”。

他们在这里分享od后的体验和感觉,甚至经验丰富者还会写“攻略文档”,手把手地教新手如何od,声明“为保障我们的安全,不要泄露!!!!!”

而所谓指南就是整板、整瓶地吞……



但是谁知道这些写攻略的孩子到底是真的“经验丰富”,还是故意使坏,自己其实没吃过,专门写出来想拿群里的孩子做实验?

之前“约死群”里的孩子们各种互相通报负能量,口口声声说着活着没意义,要相约自杀,就吓得很多家长精神紧张。现在又曝光出这种“od群”,我只想说,叛逆期的孩子真是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也让家长操碎了心。



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班里也有那种“青春疼痛文学”型的女生,她们中的很多人还长得很美丽,然后也许是经历了一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伤痛,然后就要追求极致的痛感,在自己胳膊上用小刀划30多条血淋淋的口子。

那时候那些女生,还真的有人觉得很她很酷很有性格,现在代入她的家长,得是多么揪心害怕啊!



成长的烦恼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颓靡的、血腥的、猎奇的、暗黑的,都被视为有魅力、酷,假如你告诉他们要心向光明,他们大概率会说你什么都不懂。

但我们都年轻过,也都自以为懂地听过最重的重金属,看过最邪典的电影,做过荒唐的事。

总有一些孩子,会像动物纪录片里那群风雪中落单的小企鹅,永远迷失在谁人风雪交加的夜晚,无法跟其他小企鹅一起看到第二天太阳升起后辉煌光耀的黎明。



记得在我们小时候那会儿,有个网红沉珂,那绝对可以算是80、90年代的初代网红鼻祖了。

她那时候走的就是“丧文化”的路线,歌词里布满了殒命和颓丧,整个人散发着孤僻寂寞、全天下都没人能明白她的气场。

她留着斜切刘海,肤色苍白,身上打着唇钉、眉钉、舌钉,永远画着大烟熏眼妆。

她的自我先容更是透着深深的自怜和自弃情绪:

我叫沉珂,喜欢黑色。留很长的指甲,我是个很有前途的小孩,我的烟瘾比一些成年男子还要大。我有很深的黑眼圈,我认为要快乐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我失恋了……



那时候的小孩们对她趋之若鹜,也都跟风追求那种颓丧感,甚至学着抽烟、自残。

但是销声匿迹很多年之后再在互联网出现,各人惊奇地发现当初谁人叛逆颓废的问题少女,竟然酿成了阳光妈妈。

接受采访时她很谦逊,还说自己曾经在网络上那些“祸患社会”、“荼毒青少年”的话自己听了很不是滋味,现在看来,真的很悔恨将那些东西发在网络上。

在她的一样平常生存动态里,有猫,有儿有女,还有暖色调的房间。而那些曾经留在青春里的黑暗叛逆,回头看时,不过是最难以启齿的幼稚。

我不停跟各人说,不发起让孩子太小出国留学,其实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十几岁叛逆期的孩子确实自控能力差,胆子大还幼稚,特别容易被带跑偏。

在国内,孩子普遍自主意识和生存能力不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天天被父母管着、逼着习惯了,忽然给他们无穷的自由,非常可怕。

在国外呢?父母管不到,也没有辅导员或任何人管。想干什么干什么,想住谁家住谁家,不去上课、吃喝嫖赌毒也没人管。不是危言耸听,一小部分留学生真的样样都干。

米粒爸刚出国的时候,十五六岁正值青春期,peer pressure(同辈压力)很大,于是染了黄头发,学会了抽烟(后来抽了十几年的烟,直到结婚时才戒),还差点打了耳洞。

我和米粒爸去的都是美国前50名的大学,同学也都是国内重点高中出来的。同学里有很多圈子,有的积极奋进,有的消极堕落。你能保证孩子不跟堕落的圈子接触吗?



一般来讲,中学甚至小学阶段送孩子出国,孩子的心智、判断力、自控力都不成熟,父母又两眼一抹黑,无法及时察觉到孩子的变化。

既然要在孩子的叛逆期尽大概把他们留在我们身边,当然就得密切关注,及时纠偏。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唯有将外界的不良诱惑及时扼杀在摇篮中。

那些嗑药长达一年的孩子家长,一定会悔恨自己没有再观察地细一点,关注得多一点。初中阶段的孩子真的需要更多爱,因为他们太敏感了,太容易伤春悲秋、放大情绪,也太容易被坏的东西诱惑。

携风伴雪的小企鹅们成群结队度过的寒冬,就像是危险的青春期。幸亏,大多数小企鹅都可以或许乐成过渡,瞥见第二天的辉煌光耀朝阳。

个人简介:@米粒妈爱分享 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专注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和升学。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807A03THQ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