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彦文
责编:钱岳
1
研究背景及题目
在东亚的发达社会中, 无子女现象(指,从未生育且已高出生育年事上限)正变得越来越普遍。相当一部门60、70后女性从未生育,这一比例在新加坡突破20%,在日本接近30%,而在中国香港更是接近40%。在更年轻的群体中,该数据只高不低。
我们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关注新加坡无子女人群的特征,尤其是他们处于最佳生育期的生命历程。我们想知道:
- 无子女人群的的生命历程是怎样的(如:婚姻、教育和职业)?
- 这些生命历程在不同性别、出生队列和家庭背景间有何差别?它们正变得更加单一,还是越来越多样?
- 自愿丁克(已婚且自动选择不生育)现象是否越来越普遍?
2
婚姻、教育与职场变迁
概括而言,影响生育举动的主要因素包罗:婚姻、教育和职业。在婚姻维度,单身、晚婚、离婚以及不孕不育与无子女现象高度相关。在教育维度,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倾向于少生或不生,而学历对男性的生育举动却没有显著影响。在职业维度,由于不平等的家庭性别分工,工作显著增加了女性的生育成本,却往往提高了男性的生育意愿;别的,职业地位、工作灵活性以及福利假等会影响人们对生育的态度和选择。
进入21世纪以来,新加坡人的婚姻、教育与职业特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运用人口普查数据,通过对比2000年与2020年50-59岁的人群,我们发现:结婚年事被显著推迟(女性从26岁增加到29岁),离婚率增加了近三个百分点。并且,从未结婚的人群比例增加了约一倍,在学历较低的男性与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中更是高达约20%。同时,女性的劳动参与率虽有显著增加,但仍远远落后于男性。
3
通向“无子女”的五种生命历程画像
我们构建了一系列最佳生育期间(20-40岁)关于婚姻、教育和工作的变量(见图一)。我们关注无子女群体的人口学特征及其内部的差别性,运用潜在类别分析,识别他们所经历的不同生命历程。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样本采集于2022年,包罗489名50岁及以上从未生育过的新加坡公民。
五种不同的生命历程如下:
- 从未结婚的半专业人士是人数最多的一组,占样本的41%。在生育年事期间,他们保持单身,并从事半专业职业(如:服务销售人员)。绝大多数受过中高等教育。不到一半的人有中等或较高的工作灵活性,享有探亲假福利。
- 低灵活性的蓝领工人是第二大群体,占样本的20%。此群体几乎都是蓝领工人,只有一小部门在30多岁时转型为半专业人士。大多数人只有小学或以下学历 ,工作灵活度低,缺乏探亲假。
- 高学历专业人士占总样本14%。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并从事专业类工作。高出一半的样本有相当的工作灵活性,并享有探亲假福利。
- 有过婚史的半专业人士占总样本的13%。这一群体中大部门人晚婚,报告存在不孕题目。此外,21%的样本在40岁前离过婚。绝大部门人受过中高等教育,从事半专业职业,并有相当的工作灵活性。但只有37%享有探亲假福利。
- 灵活蓝领占12%。此群体主要从事蓝领工作,也有近四分之一的人从未工作过。就业的成员工作灵活,并享有探亲假福利。大部门人受教育程度低。
4
通向“无子女”途径的分布与变迁
随后,我们通过多分类逻辑回归,分析了性别、出生年份和家庭背景对通向无子女现象的不同生命历程的影响。
我们发现,无子女男性的生命历程更为多样。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其概率分布相对均匀:曾婚半专业人士占28%,高学历专业人士占23%,低灵活蓝领占21%,从未结婚的半专业人士占21%,灵活蓝领占7%。
而女性的路径深受婚姻影响:高出70%的无子女女性属于曾婚半专业人士或从未结婚的半专业人士。
由此可见, 女性更易由于受到婚姻影响而不生育,而无子女男性则更大概由于从事低灵活性的蓝领工作。同时,来自优越的家庭背景或更年轻世代的无子女人群,较少经历教育和职业地位上的不利因素。
我们用Shannon熵指数丈量了出生于不同年份的无子女人群生命历程的差别性(见图二):无子女人群的生命历程呈现更加多样、复杂的趋势。
5
自愿丁克现象逐渐增多
最后,我们计算了丁克人群(有过婚史,自己且伴侣均无不孕不育题目,且从未生育过子女)的比例。从图三可以直观看出,丁克在所有无子女人群中的比例显著上升。
6
结语
由此可见,我们需要关注无子女人群内部的差别性。不同于一样平常观念中对无子女现象的单一归因(如仅仅因为不婚),随着社会发展,无子女群体的生命历程呈现出愈发复杂、多样的趋势。丁克也已成为越来越多新加坡家庭自主的选择。
虽然本研究驻足于新加坡,我们仍希望本研究对理解中国社会的人口变迁稍尽绵薄之力。
本研究得到了新加坡教育部学术研究基金(MOE2019-T2-2-084)的支持。
王彦文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在读博士。Bussarawan Teerawichitchainan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家庭与人口研究中央副教授;Christine Ho是新加坡管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她们分别是本项目的PI和Co-PI,负责本研究的概念构思。
参考文献
王彦文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在读博士
制版编辑:杨楠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807A01G9D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