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3|回复: 0

家长在微信群“怼老师”上热搜,舆情处理要防止“谁闹谁有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8 04:44:26|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育家 ·快评



“一家长在微信群里‘见谁怼谁’”,上了热搜。


据红星新闻报道,9月6日,互联网流传一则广西玉林东成小学某班级家长微信群的聊天记载,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和讨论。该班级的一名家长刘某在家长群投诉称,自家孩子新学期领到的书本是破损的、开学摄影留影中没有单独照片、家长咨询有关辅导一事遭班主任怠慢以及家人放学接孩子迟到被老师训斥等。


针对此问题,玉林市玉州区网信办表示已经关注到该事件,目前区教育局正在处理。玉州区教育局回复称:“已经成立专门的小组协调和解决此事,具体环境请关注官方转达。”涉事东成小学相干工作人员表示,网传聊天记载为真实的,学校也知晓此事在网络上引起网友关注。“校长和副校长已经跟那个家长谈过了,现在就是家长情绪也安抚好了,她的孩子也正常来学校上学。”


又是成立专门小组协调解决,又是由校长、副校长和这名家长沟通,安抚情绪,当地有关部门、学校对此事件可谓高度重视。然而,如果学校就把精力用在应对由家长情绪发泄所制造的舆情上,将严重分散学校的办学精力。对于教育和学校的“舆情”,有关部门应该“脱敏”,坚持依法治理,不要被所谓舆情牵着鼻子走。


从媒体报道的信息看,这名家长在群里接连怼学校老师、班主任,根本都属于发泄情绪,如针对孩子领到的书本是破损的,老师解释,“是家长帮忙随机分发,孩子收到破损的纯属巧合”;针对开学摄影留影中没有孩子的单独照片,拍照的家长解释,“是因为照片众多,没有来得及上传”。经过老师和家长的解释后,这名家长也承认是误会,并表示没事。但他随后针对咨询有关辅导一事遭班主任怠慢而继续怼老师,不停地指责和发问,让其他家长看不下去了,力挺西席。


然而,就是如许的聊天记载被上传到网上,还是引发舆情。而当前一些地方、学校怕的就是舆情。为防止舆情对当地教育、学校形象的影响,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就想办法尽快平息舆情。但这是对待舆情的理性态度吗?对舆情的过度反应,一方面会影响学校正常办学,另一方面会让家长以“闹出舆情”来“威胁”老师必须满足自己的诉求,而不管诉求是否公道。


如果家长的诉求是公道的,在向学校老师反映后,学校老师不积极解决,家长通过发帖的方式维权,这应该给予理解与积极支持。对此,还应反思学校为何没有健全的机制来解决家长反映的问题,要等闹出舆情后才举行解决。


在闹出舆情后高度重视,而没有舆情时就不管不问,这就是舆情治理。这种治理方式,首先不符合依法办学的要求。对待门生、家长反映的问题,学校要依法启动观察,根据观察效果,做出处理,而不是看谁闹得厉害,“谁闹谁有理”。其次倒霉于建立正常的家校关系,如果学校老师的正常教学、管理行为,都因为家长不理解、误会而产生舆情,学校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应对舆情,那么,老师将产生严重的职业疲倦感。


因为家长有情绪,所以要安排校长、副校长去安抚家长的情绪,那么,需要追问,家长有如许的情绪对吗?是不是家长有情绪就是学校、老师的问题?就聊天记载看,学校和老师并没有什么错,但因为家长有情绪,闹出了舆情,就需要学校出面去应对。


前不久,中共中心 国务院发布《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西席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维护西席教育惩戒权,支持西席积极管教。可如果不解决如何应对家长情绪发泄、制造舆情这一问题,维护西席教育惩戒权将很难。如果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教育惩戒后,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在群里怼老师,问老师为何要批评孩子,老师做出解释后,家长还不依不饶,并把聊天记载曝光制造舆情,当地教育部门、涉事学校“高度重视”,举行观察、安抚家长、处理西席,那么,谁还愿、还敢举行教育惩戒?


因此,必须转变对教育舆情的认识和应对办法。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依法依规对待舆情,对于凭知识就可判断的学校、老师无责的“舆情”,不要过度反应。社会公众也要进步媒介素养,不要一出舆情,就以为教育部门、学校有问题,而要有对待舆情的根本理性。










作者 |熊丙奇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907A05TQQ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