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6|回复: 0

把幼童关进厕所教育:要有维权的勇敢,也要有容忍的温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8 08:06:04|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我们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从拒绝道德绑架到否认尊老爱幼,从保持边界感到冷漠自私,集体空间一定会因为缺乏温度而最终冻伤每一个人。
不久前,在吉祥航空一航班上,两名女乘客以教育之名,将一岁幼童带离其监护人关到厕所里“立规矩”的事件,最终以“在其祖母的同意下”“提供协助行为”“儿童母亲表示明白”“空乘无法判别到的突发情况”这一情况阐明暂告结束,但其引发的讨论仍有余波。
明明当事各方都没有意见,却仍有众多网友不肯买账。似乎恰恰就是这样的“自诩正义”和“没有意见”加深了儿童在社会中的不可见度,更不必说被关厕所立威的是名年仅一岁的婴幼儿。

(吉祥航空发布的情况阐明)

在刚刚经历由爬到走和仅能发出简单音节的年纪,明白周边环境和明确表达自我需求都属于越级挑战。不成熟的生理与心理限制了儿童为自我发声的能力,但这不是我们理所当然忽视其权益的理由,反而是对一个成熟的文明社会提出的更高要求。
社会转型期,精神紧绷的人们对资源分配辩说似乎愈发敏感,高铁、行车道等公共空间的摩擦已不是鲜闻。
但当辩说发生在幼童和成人之间,什么样的处置态度才是正确的?互联网上不断发酵的“厌童”声势是否要为此次“禁闭教育”负责?陌生人间的边界尺度应当如何把握?


01
成人中心主义:当我们不再是儿童
“你不教育孩子,总有人会替你教育。”
在幼童被关飞机厕所事件中,两位女乘客身体力行地实践了这句话。然而向来支持在公共空间破除“忍”字诀,整治“熊孩子”的网友们,此次却几乎是旗帜鲜明、立场统一地发出了反对声。
回顾当事女子发布在个人抖音账号后又删除的视频,可以看见本就空间局促的机舱洗手间在挤进两名成年人和一名幼童后更显逼仄。孩子的哭声中交叠着奶奶、阿姨的呼喊和两名女子一严厉一哄劝的教育声:“把嘴巴闭起来”“乖宝宝不哭了 不哭了就可以出去”……

点燃网友愤怒的,恰恰是视频中的幼童可以眼见的害怕和无助。
封闭狭窄的环境、陌生的成年人、隔绝在门外的祖父母,更不必说身处高空飞行时气压厘革可能带来的不适。对一岁的孩子而言,这一切都不具有安全感,而这一切她都无法言说。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这段视频,仅通过笔墨描述——一个哭闹不休的孩子在无法被爷爷奶奶劝止的情况下,被两名陌生乘客征求监护人同意后带离教育哄劝,最终止住哭闹——这样的故事是否会收到截然不同、或者说不再那么一边倒的反应?

(当事女子发布视频时的笔墨阐明)

音视频的情绪感染力接通了我们感同身受的电波。当镜头对准孩子,她的不安、害怕、伤心透过泪珠和哭声清楚地通报到了每一个观看者的心里。
孩子的哭泣所唤起的愤怒与反思,似乎指向了一个被“我们是否有义务包容别人的孩子”的争论者们所忽略的事实:当我们不再是儿童,或许我们再也不能够真正明白儿童。
在如高铁、电影院等类似辩说高发的公共空间,维权者最基本的立场在于自己合法享有在公共场所的有限空间,但部分儿童对于空间的挤占侵害了其权益。
在这些公共场所,儿童被期待是乖巧、守礼、可沟通的,而哭闹踢打则被认为是淘气、无礼甚至于没有教养的。这乍看上去十分公道,却在现实上粗暴地忽略了孩子的天性和特性。
例如此次事件中一岁的幼童,还不具备准备表达自我的能力,面对不适或不安,哭闹是本能而非完全可控的行为。
哪怕是三岁到六岁的孩子,脑发育也仍不美满,逻辑和头脑能力都比较弱,还不能完全掌握家长所输送的大道理。又或者再大一些的孩子,受惊或身体难熬也可能有不那么“守礼”的行为。将这些与“缺乏教育”相提并论,显然是过于武断的。

(小红书用户分享孩子秩序敏感期经历)

如果我们只想着制造标准化的儿童形象,要求儿童必须担当成人世界的绝对规训,而拒绝认识和相识真正的儿童,就是在实行将儿童边缘化的成人中心主义。
不经过有意识地思考,部分成人或许就会因为“自己曾经是儿童”的简单逻辑而默许粗暴定义的发生。又或者从小就被要求要懂事、听话的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了来自家庭的规训和压抑,并转而将这种规训和压抑投射到孩子身上。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此次事件中的两名女子会忽视幼童年仅一岁的事实,抱守着要维护自身权益的心态,以“教育就能办理问题”的方式偏向粗暴地办理了这件事,并自诩正义地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满意,甚至于拍摄视频发布到自己的社媒账号上分享这一胜利果实。


02
言论武器:“厌童”标签的拉拢作用
近年来,互联网逐渐形成了一道不容忍的景观,《大战熊孩子父母》《实战教学——制裁高铁熊孩子》等视频标题屡见不鲜,评论区往往拍手称快、妙语连珠。

“不要惧怕带孩子出门”和“看到孩子就头疼”的两方相争不休,有被戏称无条件偏袒自己的孩子、用春秋笔法描述事件经过的宝爸宝妈,也有被指责“厌童”、对孩子毫无包容心、对孩子父母毫无同理心的青年。


(截图自小红书评论区)
大多情况下,似乎确实是孩子又喊又闹、家长不闻不问的熊孩子惹人烦事件更多。在这一方更占据互联网声量的情况下,“跟小孩子计较什么”“你以后岂非不会有自己的小孩吗?”等言论被视为无为父母的无赖说辞,甚至于一定程度上带有对青年不负有生养责任的指责。
说理无门、争吵无用之下,出于对抗心理,有人所幸破罐子破摔,扯起了“我就是厌童”的旗帜。
于是本应是负面词汇的指责披上了公道化的外衣,不分彼此地聚集起了所有受孩子困扰的人。
厌童就像八卦新闻一样吸引眼球,层出不穷的#大战熊孩子#视频鼓励着更多的人对淘气的孩子和无为的父母举行当面指责。无可否认,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公共场所的秩序建立,表达人们对公共空间的平权诉求,但一旦矫枉过正,就容易成为滋生戾气的温床。
(抖音上带有#熊孩子#标签的视频)

吉祥航空上主动要求带离孩子教育的两位女子未尝不是受此影响,才会选择拍摄视频并将自己的“英勇事迹”展示在网络上。
“厌童”这一涵盖广泛的词汇将矛头直指所有儿童,而模糊了那些辩说故事中的细节。
事实上,大多数人讨厌的并非儿童,而是故意给他人制造麻烦而且不听劝阻、也不受到家长制止或教育的孩子。但当他们都被掩盖在具有噱头的“厌童”情绪之下,这种不容忍就可能会有泛滥的危险。
除此之外,相较于抖音外放、长时间大声打电话和光脚架在桌板上的成人而言,孩子作为社会的低权利个体和绝对弱者,更易受到攻击性。两名女子之所以会有将一岁孩童带至洗手间教育这种较为激烈的行为,也可能源于此。


03
把握尺度:在容忍与出击之间
一个成熟的文明社会必要有对孩童的基本容忍,社会必要把握好对儿童群体鼓励和束缚的边界。

(截图自抖音评论区)

尽管大部分网友都对此次事件中两名女子的行为感到愤怒,但仍有论调称“既然孩子这么小无法控制就不能带出来,究竟这是公众场所”。
当我们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从拒绝道德绑架到否认尊老爱幼,从保持边界感到冷漠自私,集体空间一定会因为缺乏温度而最终冻伤每一个人。

孩子作为社会的重要一部分,对公共空间享有和每一个成年人划一的使用权利。2011年,德国修改《联邦排放控制法》,免除了对6岁以下儿童噪声限制的规定,将嬉闹产生的声音定义为天然声。在我国的部分都会的公园中,也有专设儿童活动区,为儿童释放天性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又避免了打扰他人。



(小红书用户分享的各都会儿童友好公园)

在辩说易发的场所,维护调和不能依靠粗暴地将儿童隔绝在外,而还是应当依靠各方的共同努力。例如高铁车厢对静音车厢和非静音车厢的划分实践,例如其他乘客对孩子可能就是无法理想化地在哄劝下保持安静做好心理预期,又例如孩子父母在影响到他人时可以多一点朴拙的歉意、多一些对孩子举行情绪管理的科学努力。
有人说,一个高压的社会必然是厌童的社会,因为儿童本身是非效率甚至反效率、去规则以致反规则。厌童的本质是向弱者投射攻击性,当社会进入更激烈的竞争环境时,潜藏在文化中对弱者的厌恶就会被进一步激活。
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警惕以情绪取代思考。这一点不仅必要兑如今遏制“厌童”风气上,还体如今男女关系、代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舆论交锋中。

(小红书上关于“国男”“小仙女”的帖子)

标签式的话语容易剔除细节而强化情绪,当我们用熊孩子、国男、小仙女、大爷、大妈等词汇打击一批人,用厌童、厌男、厌女等标签拉拢一批人,看似凝聚了更庞大的气力,现实上却很容易造成沟通的失效和情绪的失控。
社会要求我们有理想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就像此次事件中的两位女子应当在要求将幼童带至封闭空间举行所谓“教育”以致拍摄正义视频时,应当认识到对象是不具有充足自制力的一岁幼童,而非常规意义上的“熊孩子”。
在容忍与出击之间,如何厘清维权和自我的边界,把握正义凛然和咄咄逼人的尺度,要求充足的成熟,也要求理性的思考。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907A083MR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