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3|回复: 0

没有完美的学校和班级,家长别太焦虑分班,家长心态好孩子才能适应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0:54|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整理:陈艳博
编辑:陈田木
新学期,学生和家长都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从对新环境的适应到学习压力的管理,从社交困难到家庭教育的角色定位,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教育的各个阶段。
本期腾讯新闻《开学必修课》特别节目邀请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陈经纶中学民族分校校长郭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语文西席于晓冰,深入探讨这些现象,提供专业的引导和实用的策略,帮助学生顺遂过渡到新学期,同时为家长提供心态调整和教育方法上的建议。


陈志文:从小学升到初中,家长和孩子面临哪些挑战?
于晓冰:虽然小学升初中,不过也就是过了一个暑假而已,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真的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要来到新的学校,面对新的班级、新的同学,这个对他来说都是未知的情况。绝大多数学生在这个过程之中并没有马上做好心理准备。人总是风俗于过常态的稳定的生活,小学六年,他每天能够按部就班地去做,带给他很强的一种安全感,但是到新的未知的环境之后,这种安全感被冲破,他难免会有一些焦虑。不过,孩子们想得不会太深入,也就不知道未来大概会面临多大的这种困难,这是一个利益。
对于成人来说就不太一样了。从我的观察上来说,小升初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家长要比孩子更为焦虑。一方面,小升初上哪个学校这就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虽然现在派位等等有一些选择的空间,但开始排位之前几个月,家长就开始各种焦虑了。
第二个就是分班的问题。每一个家长都期待孩子分到最好的那个班级,遇到的同学,老师都是最良好的,哪怕平行分班的师资配备、同学分配都是随机的、均衡的,仍旧有相当多的家长在这个事情上特别焦虑。
我常跟家长讲,你没有任何办法去找到一个十全十美的学校、十全十美的班级。你要做的就是做好应对变革、应对困难的准备,只有适应变革克服困难,孩子才能够有更好的成长。假如家长能够从心态上稳定下来,做好孩子的强盛后盾,孩子适应起来就更容易一些。
陈志文:怎样看待家长对新学期分班考试这件事情绪到焦虑?这种焦虑有没有必要?
郭锋:大家感觉到焦虑,实际上是对于未知的恐惧,担心还未发生的问题,加重自己的思想负担。确定是偶然的,不确定是必然的,生活中充满了许多的不确定,假如我们用不确定去应对不确定的话,那就相当不靠谱了,所以我们要用确定性去应对不确定性。
我觉得短时间内通过所谓的名师引导来帮助孩子在分班考试中拿到一个所谓亮眼的成绩,这是一种建立在不确定上的确定,它很容易坍塌。我们要正确了解自己的孩子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能够在学习潜力和学习风俗的支撑之下走向何处,这样就会知道自己孩子所发展的上限和下限在哪里。任何一个班级都有不同条理的同学,考试成绩不见得能够决定未来,但自己本身具备的学习风俗、学习能力和学习潜质,以及遇到的志同道合的人,去影响这些确定的东西,才能帮助你顺遂度过即将面临的不确定。
陈志文:于老师,你们学校的学生和家长相较于普通学校是不是要更为焦虑一些?
于晓冰:是的。有些时候家长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进一个好学校,但是不要觉得进入到好学校就高枕无忧了,进入好学校意味着会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假如在这种挑战面前没有更好的适应力,反过来好学校大概成为压垮孩子的一根稻草。
我时常会遇到这样的家长,孩子上到初二初三之后,假如表现没有预期的好,家长就会往回看,会说,当年假如不选这个学校,选另外一个学校,孩子现在大概会特别良好。面对当年选定的认为还不错的学校,孩子发展却不如之前的预期时,家长就会有点后悔。
一般这种时候,我会跟家长大概学生讲,假如你在另外一个学校,也不一定如你预想的那样好,由于你也会遇到其他的问题。不管到什么样的学校,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哪怕你去了一个并不是特别理想的学校,在短时间内看似乎是选择上的一个重大挫折,但是从恒久看,不一定是一个特别坏的事情。在更好的学校、竞争更强的集体中,假如不太适应的话就会打击自己的自信,会越来越往下落,假如到了普通一点的学校,你在这个地方能够成为更良好的一部门,在学业和各种活动上都表现得更为出色,得到学校和老师更多的器重,整个自信心就会变得更强起来,反而大概是一件好事。
所以没有所谓的更好和更坏,要拥抱不确定性,大家太容易去找确定性了,越去找确定性越焦虑,不确定性其实可以通过个体的努力把它消解,大概短期内看着不好,但是恒久能够往更好的方向走就可以了。
陈志文: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学校和老师的紧张代价和意义,但我们不能放大它,它不是决定性的。孩子本身和你对孩子的教育非常紧张,所谓的好学校,主要是聚集了良好的学生,它的结果好是由于良好学生的聚集,不是由于那些老师和校长特别良好,良好到能把任何孩子都变成神童。孩子到了不那么顶尖的学校,他反而变成了前几名,最后的结果大概反倒比在其他学校更好,主要在于家长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心理建设的过程。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新闻教育频道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914A09UU6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