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7|回复: 0

疫后力度最大、惠及面最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复苏有多大推动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0:13|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提要:
周二央行多项重磅政策同时推出,降息、降准、降首付,货币政策力度超预期。央行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突然发力轰油门?迄今为止力度最大、惠及面最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复苏有多大推动力?
周二央行多项重磅政策同时推出,货币政策力度超预期。


国务院消息办公室今天上午举行消息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主要负责人先容了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环境。多项重磅政策同时推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进一步支持经济稳增长。
根据人民银行主要负责人的先容,人民银行最新的重磅货币政策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增加市场活动性。
2024年8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97万亿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约莫可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活动性约1.5万亿元。
二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以降低存量房持有人的还款压力,降低贷款风险。
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房贷利率附近,预计平均降幅约莫在0.5个百分点左右。100万元房贷30年减少10万元。
当前存量房贷平均利率约莫在3.92%,此次降低50个基点,如以商贷额度100万元、贷款30年还款方式盘算,每月月供减少约莫280元,30年可以减少利息付出共10万元。
三是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刺激二手房需求。
将全国层面的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由25%下调到15%,今后首套房和二套房首付比例将均为15%。
此次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调为15%,有助于促进二套房或改善型住房的首付比例和购房门槛降低。简单测算,若是一个家庭认购一套200万总价的二套房,已往首付款需要50万,但现在降低为30万,直接减少20万。
4. 将降低中央银行政策利率,缓和下调存量房贷款利率对商业银行收入的打击。
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从现在的1.7%降为1.5%。此举主要是为了降低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的资金成本,弥补商业银行降低存量房贷之后所减少的利息收入。
5. 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支持投资市场发展。
将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资产质押,从中央银行获取活动性。
迄今为止力度最大、惠及面最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复苏有多大推动力?


市场肯定是接待央行的一揽子货币政策的,毕竟这一系列超预期的政策,能够进一步增加市场活动性,牵引借贷资金利率中枢下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企业部分和居民部分的利息负担,进而有助于缓和较为严重的债务风险。
但是,从房地产和宏观经济两个层面来看,我们不能对这次一揽子货币政策寄予过多的期望。
起首,降准、降息、降首付,无法改变房地产基本面,因而也无法改变房地产下行趋势。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央行在国新办发布两项重磅房贷政策,覆盖存量房贷和新购房需求,覆盖面广,惠及力度大,为购房成本降低、持续增强购房信心、持续降低存量房贷风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持续带动居民消费,是迄今为止力度最大、惠及面最大的一项房贷政策。
你看,好话说了一大堆,但严院长避开了房地产可否因此止跌回稳的话题。这是因为,决定房地产基本面的四大因素与利率无关。
一是房产拥有量已经饱和。现在我们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33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为37平方米,均超过了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二是库存房产面积太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8月底,房屋施工面积70.9亿平米,建成待售7.4亿平米,1-8月月均销售0.7575亿平米。纵然现在开始不再新开工房地产项目,月销售面积不再下降,仅现在待售与在建的商品房,就需要103个月,8.6年消化期。
三是新增住房需求将持续减少。2013年,全国总人口13.61亿人,其中60岁以下潜在购房人口11.58亿人;五年后的2018年,全国总人口13.95亿人,其中60岁以下潜在购房人口11.46亿人,每年减少24万人;再过五年后的2023年,全国总人口14.1亿人,其中60岁以下潜在购房人口11.13亿人,每年减少139万人。由此可见,总人口这两年才开始减少,但潜在购房者的数量,至少六年前就在开始减少。而且潜在购房者的减少数量,远超过全国人口这两年减少的数量。
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进入尾声,城市可拆迁面积越来越小。也决定了新增购房需求将持续减少。
四是家庭债务收入率太高。债务风险决定了家庭部分无法继续通过推高高债务率来扩大住房需求。2023年我国家庭部分债务收入比达到144.7%,美国为102.8%。
从决定房地产基本面的上述四个因素看,都与贷款利率无关。所以,降息,改变不了房地产基本面,也无法改变房地产继续下行寻底的大趋势。但毫无疑问,现在大概是出售闲置二手房的最后一次机会。
其次,推动宏观经济走出低迷,在降息之外,更需要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并给予民营经济与国有企业真正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郎迩来这两三年一直在强调,推动消费复苏,推动经济走出低迷,仅靠货币政策还远远不够。
一是自2021年底开始,多次降准降息,都未能推动经济走出困境,逻辑上讲,这一次也不大概例外。
二是因为,导致现在经济陷入严重低迷的,除了债务负担太重之外,更主要的是个人收入太低与投资生产太多的供给布局性失衡,以及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不平等竞争导致国有企业比例越来越大,民营企业占比越来越小的市场布局性失衡。
前者失衡,要求我们必须迅速控制新增投资、无限制地扩大产能,同时需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迅速增加个人收入,将GDP中个人可支配收入占比尽快从现在的40%左右提高到60%左右的国际一般水平。


后者失衡,需要我们一方面尽快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将国企从竞争性范畴中撤离出来,给民企留下发展空间。一方面要将行政部分手中集中起来的越来越多的资源、要素分配权力,尽量归还给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公平竞争。
三郎认为,假如不配套以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国有企业的退出,资源与要素配置权力的转移,仅靠货币政策单枪匹马,压根无法完成与经济低迷的战斗。
【作者:徐三郎】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924A06W41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