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2|回复: 0

开学一个月,精神科里挤满崩溃的小学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 | 米粒妈

每到开学季,家长和孩子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慌慌张张。

特别是新一的学生,面对完全陌生的情况、老师、同学,压力可真是不小。

很多时候,随着开学而来的,就是儿童精神科的爆满。



前几天,米粒妈看了一部儿童医疗类的纪录片,《大象出没的地方》。

说真话,虽然我特别爱看纪录片,但平时我真的不太有勇气看这个题材的纪录片。



毕竟孩子、医院、ICU这些关键字组合在一起,就很让人揪心了,特别是当了妈妈以后,更是舍不得看到孩子受苦。

但是这部纪录片给我的感觉,并不是单纯记载生病的孩子,也不仅仅只是儿童医疗类纪录片,在导演的构想和拍摄中,我看得到,她想表达的是生病孩子的背后,那些生病的家庭。



片子里最让我难过的,是一个12岁的女孩,紫云。

她由于连续一周没有吃东西,身体过于虚弱,甚至头都没力气抬起来了,于是被姑姑和奶奶送进了医院。

紫云并不是由于极端减肥节食,而是由于她胃疼,着实没办法进食,无论吃什么都会吐,而且,还伴随着剧烈的头痛。

头痛发作的时候,刚开始她还有力气,用手捶打本身的头,试图减轻疼痛,后来吃不下饭,没力气之后,就只想撞墙,疼得一夜都睡不了觉,看得人心里揪得直疼。

到了医院之后,几番检查做下来却发现,紫云的身体上完全没有任何疾病,无论是胃照旧头,都检查不出任何题目。

紫云依然很难受,但病因始终查不出来,她的爸爸更加坚持认为孩子没病,不过就是胃不惬意,归去好好养养就是了。

可经验丰富的医生仔细观察了紫云的状态,私下悄悄跟爸爸建议带紫云去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于是,爸爸又带着紫云去看了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先简单地跟紫云谈天,在被问到家里有几口人的时候,她说有6口人,可是爸爸却答复说,有7口。

爸爸口中的第7口人,是他再婚的妻子,而紫云口中少的那一口人,是她的亲生母亲。

她3岁那年,母亲去世了,当她想妈妈的时候,就只能抱着妈妈的照片看了又看。

要维持7口人的生计不是一件轻易的事,紫云上面有个还在读书的哥哥,下面有个调皮可爱的弟弟,为了养活一家老小,爸爸也只能拼命积极,做装修的他天天有接不完的业务电话和干不完的活,工作特别忙。

就连回家用饭都要靠着拉货挤出来的时间,回来匆匆扒上几口饭,吃完就走,跟女儿说不上几句话。



紫云3年级开始,就住进了投止学校,早熟的她内向而敏感,她既渴望爸爸的关心,又畏惧由于本身的撒娇和依恋耽误爸爸出门做工赚钱。

爸爸赚了钱,也会想着给她买些好吃的,可懂事的紫云却体谅爸爸赚钱不轻易,总是拒绝。

久而久之,父女俩的沟通越来越少,紫云已经长到12岁了,爸爸连她喜欢吃什么都不知道,更别提女儿那些细腻的小心思了。

在长久的克制之下,紫云病了,一个12岁的小女孩,开始觉得人生没故意义。



疾病最终也被确诊了,是中度焦虑和重度抑郁,而胃痛和头痛,是出现的躯体化症状。

北京六院的一位儿童精神科医生就说过,很多表现出心理题目的孩子,一开始往往是躯体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表现得非常严重。



好比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到了多次送医院急救的地步。还有不少孩子会表现为各种疼痛,头疼、眼睛疼、牙疼、肚子疼,以及恶心、呕吐、心慌、发热等,但是做各种检查又查不出题目。

很多家长,当孩子出现躯体症状时,急得不得了,到处求医,生怕孩子得了什么大病。

但一旦告诉他们,孩子可能是心理出了题目,家长的态度就完全变了,不仅不急了,还很有可能求全谴责孩子。“其他孩子不也是这样吗,怎么就你有题目,就你不能上学?”

这些反应,很可能把孩子推向更深的深渊。

对爱的追求和渴望,是人的本能,尤其是孩子。

米粒妈刷到过很多救助小动物的视频。

那些流浪的小猫小狗,从被发现时瘦骨嶙峋、充满警惕的可怜样子,再到被救助后,被爱意滋养,拥有了结实的身体,顺滑的毛发,也对人有了自然放松的亲昵。

被爱是疯狂长出血肉的,流浪的小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本身的孩子。

也许对大人来说,只要给孩子们提供了富足的物质基础就够了,可在孩子们的眼里,放下手机,认认真真陪他吃完一顿饭,就已经能让他们感觉到非常满足了。



伴随很温暖,它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有人乐意把最美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

就像《小王子》中小王子经心呵护的玫瑰,并不是玫瑰本身多么宝贵,而是小王子付出的时间与心力,才让这朵玫瑰变得与众不同。

对孩子来说,他们想要的,不过是一点点的关注、呵护,是听他说话、及时回应,并不是需要大人做出多大的牺牲,形影不离。

孩子们上了新学校,换了新情况、新老师,都可能产生不适应,更需要我们多多倾听与关注,很可能我们一句支持和鼓励,就能帮助孩子平息一次心里的惊涛骇浪。



伴随的意义,在昊昊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昊昊今年9岁,上二年级,他是一名“星星的孩子”。



昊昊的妈妈把伴随儿子的过程比作蜗牛前进:日拱一卒,积极向前。

为了方便照顾昊昊,妈妈本身一步步摸索,开办了一所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

在她的伴随,昊昊3岁开始康复训练,4岁开口说话,7岁学会了过马路,并且成功在一所全日制小学入学就读。



妈妈帮昊昊准备了详细的时间按规划表,还打印了全班同学的姓名牌,帮助他适应学校的节奏。

这些细致的准备,最终的目的,照旧希望有一天昊昊能够摆脱依赖,独立生活。

到了二年级,昊昊换了新老师和新情况,这对需要稳定和程序化的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天,昊昊主动提出想要尝试独自出门买书皮,但没想到,文具店搬迁了,这让昊昊十分手足无措,只得返回向妈妈告急。


认知停滞,让昊昊缺乏规则意识。有些跟不上同学们整齐划一的集体行动。

比起动感的课间操音乐,昊昊更喜欢手中有形的东西。持续重复同一个动作,是昊昊缓解压力,释放情绪的方式。

在同学们面前当众答题,也让昊昊感觉压力特别大,所以一直选择逃避,着实逃不掉,在黑板答出了题,也立马擦掉。

老师再三单独邀请和“激将法”双管齐下,昊昊终于鼓起勇气,将本身的答案完完整整写在了黑板上,这次,他得到了同学们的掌声,和老师的10个小印章。


可到了正式考试的时候,昊昊照旧故意考了15分。

昊昊妈妈在咨询了专业医生之后,决定当孩子的“影子老师”,帮孩子改变学习风俗。

妈妈会陪他一起跳操、上课,看到昊昊想要融入集体又不敢开口,她鼓励昊昊大胆走出第一步。

在妈妈的助推下,昊昊做了许多一个人时不敢做的事,渐渐融入了集体,有了朋侪。

但这样的岁月静好,却是妈妈一个人扛起的压力。

除了昊昊学校里的事,妈妈还要处理机构的琐事,昊昊和事业,两头的压力挤压着她的时间精力,让她陷入了迷茫。

幸亏妈妈多年的伴随,终于收获了成效,昊昊的康复效果更好了,成为了一个贴心的小小男子汉。

在学校,即使没有妈妈的伴随,他也开始乐意主动举手,上讲台带领大家朗读课文,还主动担当倒垃圾的职责。

他对妈妈说:“妈妈我找到本领了,我可以本身去上学。”


后来,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但对昊昊来说,买书皮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可以独立完成了。

“日拱一卒”之中,小蜗牛终于去到了新天地,原来,再小的进步也是有价值的。

让人更加感到欣慰的,还有紫云。

纪录片《大象出没的地方》的导演,在拍摄结束一年后,又重访了紫云和爸爸。

紫云转了学不再投止,天天都能回家跟家人在一起,爸爸也不再天天没完没了的工作,每隔两天,就会抽时间回家用饭,陪她聊谈天。

笑容也逐渐重新回到了紫云的脸上,导演还和她约定,以后要成为同事,紫云的人生,开始有了新目的。



实在,孩子是家庭和社会中最脆弱的环节,很多时候孩子的“病”,只是个表象,一定是外在出现了某些题目。

如果孩子在学校的挫折,确实是学校和老师的因素引起的,家长要想办法帮助孩子来解决题目。

更不要只关注成绩,要关注他高兴不高兴,倾听他有没有烦恼,有可能在家长看来很小的事变,对孩子就比天大,我们一定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明白他。

被爱困绕的孩子,眼里才会有光,心里才能有底,未来才能够坦然面对一切坎坷和顺遂。

怎么做成熟聪明的家长,怎么去爱孩子,也许就是我们要学习一生的课题。



个人简介:@米粒妈爱分享 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专注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和升学。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929A03OAK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