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回复: 0

房地产的套路,早就被影视剧拆穿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影视剧就是社会现象的一个放大镜。


房地产作为“衣食住行”四大核心领域之一,与每个人息息相干,向来都是社会热门话题之一,也是影视剧创作紧张的灵感来源。


很多影视剧中与房地产相干的故事,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



趁着假期,我们就来盘一盘影视剧中,关于房地产的那些有意思的桥段。





拆穿地产营销套路
影视剧从来不手软
说起来,地产营销的套路真是多不胜数。

作为从业者,大家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但当它们被搬上屏幕时,却能让观众大开眼界,惊叹原来房地产的套路这么深!


“现在只要是圆顶的都叫巴洛克,水岸名邸就是挨着条水沟,超大绿化说明这附近应该有一大片荒地还没开辟,而两梯四户则把楼梯也算在内,小区有个便利店就称配套完善,至于私属领地嘛,周边可能没有地铁,也没有车站!”





《爱情公寓》里面,关谷和悠悠为了拥有私人空间,决定去买个房子。


到了售楼部后,销售对楼盘的优势做了一番渲染,吕子乔却用几句话,残酷的戳破营销说辞里面的“泡沫”。


虽然说得难听,却也不得不承认,真是一语中的!编剧算是把楼盘广告玩明白了。


“嘿,看上去空间倒是挺充裕的,就像你们夫君标榜自己的胸怀一样。只是桌椅、板凳、沙发的比例要比真正的小,当你把真正的沙发买回来的时候会发现,根本就放不进去!”





《爱情呼叫转移》里面,徐峥扮演的徐朗和宁静扮演的潘文琳去看房时的这段对话,不仅讽刺了一把徐朗,还侧面道出楼盘样板间“奥秘”。

为了让空间显得更大,到达更好的展示结果,样板间所用的家具通常都是定制款,跟常规尺寸有出入。


不过,随着客户越来越成熟,这种套路也逐渐被识破了。精明的客户收房时都带上尺子,验证下室内的尺寸有没有缩水。

在这不电影里,买房环节另有很多对话,都让人直呼不要太写实。

比如,售楼小姐说:“我们这个是精装修的房,厨房另有卫浴的装修规格已经写在合同里了,这个你们请放心。”


潘文琳再次绝不包涵地拆穿她的套路:“同样的品牌,价钱可以差出三四倍。开辟商用的永远是名牌里头最廉价的一款。就像每个夫君的承诺都特别美好,可是实施起来呢?






确实,房企为了让装修显得更上档次,同时又把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样板间装修常常用的大品牌工装款。

大牌低配,中看不中用,一些业主收房以后砸掉重新装修。这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了这些年房地产的浮夸风气。


不过,这种现象已经开始出现转变。现在一些房企不再迷恋大品牌,而是和供应商一起定制自有品牌的部品部件,让装修变得更实惠又实用。




这些年房地产的疯狂
全被写进了影视剧里

这些年,影视剧里看似怪诞的房地产见闻,很多都是社会的真实写照。

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我是削尖了脑袋想找那些挣得多的,能让我买得起房、买得起车,能让我大公至正地把童佳倩娶进门。可是就算我拼了命,我也赶不上这房价涨的速度。

2011年火得一塌糊涂的《裸婚时代》,刘易阳用这句话,击溃了多少年轻人的心理防线。

刘易阳和童佳倩在没房没车的环境下“裸婚”,婚后节衣缩食竭尽全能希望买上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最终买房计划没能实现,婚姻却走到了尽头。明源君至今都记得刘易阳那句经典台词——“细节打败爱情”。






其实,换成“房子打败爱情”,也不是不行。中国人尤其是老一辈人对房子有着与生俱来的执念,在他们看来,没房子等于不稳固,没房子甚至连结婚的资格都没有。

就像《甲方乙方》里面说的,“没有房子的婚姻,才是不幸福的。”



电视剧《房子》中,丁母那句“要娶我女儿,拿房子来”,更是成了现实中诸多丈母娘的“嘴替”。

就像电影《房不剩防》里面说的,“这年初房子还真是硬原理,难怪丈母娘会气愤……”怪不得总有人说,丈母娘推动了中国房地产发展。

过去十几年,一路狂飙的房价,所挑动的狂热与焦虑情绪,在影视剧中得到了真实呈现。



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连串数字蹦出来:房贷6000元,吃穿用2500元,人情往来600元,交通费580元,物业管理费340元······”






有的人为买房发愁,有的人则为供房头大。


《蜗居》里面,海萍关于的这段心酸描述,引起了无数房奴的共鸣。

正如剧里苏淳所说的,“人生和梦想都要拴在一套房子上”,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期盼都仅仅是一处房子。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太悲哀了?



剧里海萍夫妇为了凑齐首付四处借款,甚至不吝借高利贷买房,正是前些年疯狂购房潮的真实写照。


这部剧热播,将高房价下普通人的生活逆境赤裸裸的摊开,在社会上形成巨大反响,某种程度上也助推了调控政策的出台。

谈房地产起起落落的故事,不得不谈谈美国经典金融题材电影《大空头》。

影片根据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改编而成,生动的还原出了当时美国在低利率和宽松信贷政策的刺激下,房地产市场极度虚假繁荣现象。


金融衍生品的过度滥用进一步放大了风险,最终导致了市场瓦解。而做空美国经济的布瑞等人赚得钵满盆满。里面有一个细节,就是狗都能申请住房贷款。市场癫狂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房价不可能永远涨,泡沫吹太大总有一天会破灭。《大空头》引用的那句名言“让你遇到麻烦的不是未知,而是你确信的事并非如你所想。”是对普罗大众的真诚警示。




开辟商的生意经
编剧们早就整明白了


开辟商发家致富的路子,也是影视作品热衷的题材。很多影视剧或多或少都有真实故事的影子。

比如周星驰执导的电影《美人鱼》里面青罗湾的开辟套路,反映了地产开辟中的一些“潜规则”。

比如填海造地,只需要很自制的填海成本,就可以劳绩比一般土地更为丰厚的利润;比如通过抬周边楼盘的价格,来带动地价上涨,从而进一步推高待开辟的上涨预期。等等。






在国内,很多普通大众对于开辟商并没有太多好感。在他们看来,房地产是个暴利行业,开辟商就是高房价的幕后推手。

这种观念,在浩繁的影视剧里面都有所体现。



电视剧《奋斗》里面,陆涛和陆亚迅关于买房的一段对话,就很有代表性。

“据我所知,地产商还真不怕贬价,你就是降百分之三十他们也有得挣,地产商也不怕赔钱,他们的钱都是银行的,大不了就是公司破产清算,然后把一堆破毛坯房抵押给银行,地产商自己早就挣够了”。






在过去,房地产确实曾经一度是高利润行业。


正如《王石如是说》一书里面记录的,房地产利润最高的年代,社会上的说法是低于40%的利润不做,因为当时买了地已拆迁一转手就是100%的利润。

时过境迁,如今的房企几乎一半在亏损,项目开辟的净利率广泛已经降至5%左右。


“暴利”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不过,“房企破产清算,银行拿着一堆毛坯房”这话,倒有点一语成谶的意味了。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1004A016NR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