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回复: 0

段永平的首富朋友圈:20年前全仓网易救丁磊,如今又力挺黄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0:13|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全球商业领域,段永平堪称非凡。
他一手创建了步步高,并由此孵化出OPPO、vivo两家中国前三的手机品牌。
正值事业巅峰,40岁的段永平却激流勇退,为爱赴美、做起了投资。
投资路上,他一出手便是全仓网易,从最低不到1美元,炒到100美元。几个月,便暴赚20多倍。
段永平并非职业投资人,他却管理着比绝大多数职业投资人更多的资金量,“相当于一个中型对冲基金,甚至更多。”
你以为段永平很忙,但他最忙的是打高尔夫。段永平很早便淡出了公司具体事宜,但却被OPPO陈明永、vivo沈炜奉为师长。并与拼多多黄峥亦师亦友,且与网易丁磊有着不错的交情。
“勤奋乐观”是段永平母院浙江大学信电学院的四字信条,但他却认为勤奋不是最重要的。“做对的事变最重要”“我看很多同学都很智慧,但有些人原地打转了三十年”。
“敢为天下后”是很多人对他的评价,但他也做过很多激进探索。比如早早拿下央视标王,这又是某种敢为天下先。
全部这些,让这位商业传奇更加神秘难懂、高深莫测。
克日段永平在浙江大学举行了一场对话,“本质,长远,做对的事变”,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这三个词最终汇成一句话,那就是:看透商业本质。只有看的透、才能做的对,长期坚持下来、就是王者。
以下我们将通过几个案例,试着拆解段永平心中的本质内涵。


爆炒网易,点拨巴菲特买股

2000年6月,在全球互联网泡沫声中,网易赴美上市。
结果可想而知,网易股价从15美元一路跌至1美元以下。纳斯达克生意业务所,更是对网易做了退市警告。
雪上加霜的是,2001年9月网易又被爆出(2000年)财政造假,这又引发了股东的集体诉讼。
面对艰难危局,丁磊曾回忆,“2001年我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卖掉网易”。
就在此时,段用平出手了。他认为,网易股价被严重低估了。
2002年4月,他决定重仓网易。连同借来的100万美元,段永平凑足200万美元,一举拿下网易152万股。今后,段永平又一路增持到205万股,占网易总股本6.8%。
面对质疑,段永平不屑一顾,“这个公司绝对不大概一直亏下去。”果不其然,2003年10月网易股价便冲到70美元,随后又冲破100美元大关。从最初投资算起,段永平所持网易股价涨了近百倍。
段永平爆炒网易的故事,也被很多人看作是对丁磊的拯救。但相比网易,苹果才是段永平投资路上的经典桥段。
先于很多人,段永平2011年就开始买进苹果股票。这些人中,也包含全球最顶级的投资人沃伦·巴菲特。
从某种意义上讲,巴菲特炒苹果也离不开段永平的“点拨”。
2018年,段永平在一次去芝加哥的行程中,顺道奥马哈、拜访巴菲特。段永平此行有一个主题:那便是与股神聊聊苹果。
但事实上,两位投资人真正涉及苹果的内容并不多。他们的开场更不是苹果,而是百事可乐。
两位投资人主动营造了轻松惬意的氛围。巴菲特直言他小时间爱喝百事可乐,段永平反问“你不是一直喝可口可乐吗”?巴菲特道,“那时百事只有可口可乐代价一半,我当然喝百事”。
此时,段永平话锋一转,“我觉得苹果的买卖模式,要比可口可乐要好”。“百事代价便宜一半你就选择了它,iPhone比安卓手机贵好几倍,但用户根本不在乎这些。”
随后,两位大咖不再聊苹果。但段永平的这番洞悉商业本质的话,感动了巴菲特。
2022年,段永平受邀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晚宴,所在设在奥马哈的一个植物水族馆。
段永平怕地方不好找,提前半个小时到。巴菲特和芒格已在等候,此时对面又走来一个人,正是比尔·盖茨。巴菲特介绍我说:“这是Ping,他告诉我,苹果的买卖模式比可口可乐好,所以我买了很多苹果。”
段永平基于苹果的认知,无疑是力透纸背的。这种对商业本质的洞察与明晰,是投资人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反之亦然。
段永平还举了一个例子,比尔·盖茨与一名中国留学生成了故事的主角。
段永平回忆,本身打高尔夫时认识一名球友。很早之前,在这名球友还在斯坦福读博时,一个企业家跟他聊了两个小时想把他挖走、创业。
本着先完成学业的传统,这名中国台湾留学生拒绝了企业家的约请。而邀他创业的,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全球首富盖茨。
段永平猜测,他一辈子大概都在后悔这件事变。任何决定,都得看透本质,至少是尽量。


不懂的不碰,投黄峥也谨慎

人并非全部问题都能看到本质,此时学会规避错误就变得十分必要。
“不懂的坚决不碰”这则信条,在段永平身上体现的极尽描摹。
浙大很多同学问他如何看待AI,段永平给出的答案是“不明觉厉”。
用他的话说,“AI到底会怎么样,学院的人肯定比我的认知更靠前,看得更清楚”。“我今天还在问同学们对NVIDIA怎么看.......因为我确实不懂“。
这种求是的风格,贯穿了段永平的投资的始终。在没有确定性投资收益前,他都坚决不投。
段永平举了一个医药公司的例子,如果一项技能面对高度不确定性(能否完成或者过临床),就要优先考虑高风险。
他解释,当你有大笔资金,不能用本身的必须资金去赌一个不必要的钱。“我一年赚10%到25%就挺好的。搞500%回报,但大概亏得一干二净,我不会碰这样的事变。”
在段永平看来,他不会投一个无法马上形成成熟商业模式的企业。但这不意味着段永平不投此类企业,“等它好起来,我可以再来投。”
网易与医药行业是两个截然相反的例子,前者映射了段永平投资路上的真知与胆略,后者则体现了他的慎重与务实。
即便对私情甚孥的黄峥,也不能例外。
在拼多多创业早期,黄峥给段永平打电话,希望后者能投资拼多多。
于是便有了下面这段经典对话。段永平问:项目能挣钱么?黄峥答复:不知道,但用户增长很快,很多人都爱用。段永平最终决定投资(他想,如果打水漂,就当做公益了),但他加了一个颇有意思的条件:我(段永平)投多少,你(黄峥)就再投多少........
事实上,段永平并非对黄峥不信赖,恰好相反,他是因为信托而投了一个本身并不算认识、也不能立刻赚钱的领域。而黄峥也并非只是因为缺钱就找段永平,他是真心想拉后者入伙、当投资人。
这个案例,再次印证了段永平投资的谨慎,不懂得坚决不碰。


央视标王,段永平另类争先

在很多报道、甚至书籍中,“敢为天下后”都被视作段永平的座右铭。
在浙大演讲中,段永平重申了这一理念。他说,Google、苹果都是敢为天下后的典范。比如,搜索并不是Google最早做的,Yahoo先行者。苹果iPhone更不是最早做手机的,诺基亚、摩托罗拉都要比它早。
随即他画风一转,但有些东西,纵然后发,也不一定成功。有个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微软的搜索现在就无法超越Google。
沿河段永平的思绪:“几乎没有一个例子不是从模仿开始的”。比如,微软很多产品,都是在已有产品基础上做的;苹果、Google、Amazon也是这样。
所以,不管是先发、后发,创新抑或模仿,本身并没有冲突。当然,相比先发创新,后发模仿借了前人经验、精心打磨产品,更大概会少走弯路。
换言之,先发、后发大概都不是最关键。先发、后发各有优势,把这些优势在合适的时机,用到本身身上,发挥出来才是关键。
很多时间,段永平也在践行“敢为天下先”。
1994年,央视将《新闻联播》后5秒以及《天气预报》后的A特段拿出向社会招标。
1996年,段永平代表步步高第一次投标,便打败了浩繁明星企业,以81234567.89元高价一举夺得央视标王。1997年,段永平再次打出了2亿元高价竞争标王,只是惜败胡志标.....
20多年后,当黄峥询问段永平“temu在超级碗做广告时”,段永平建议他打几场。结果,携超级碗广告效应,temu在美很快家喻户晓。
其实,段永平刚到美国的时间便觉,超级碗是特别适合做广告的地方。“我们要有合适的产品,我一定把那个地方冲破。但我们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今天也没有做到。”
所以,很多时间段永平不是不想“敢为天下先”,而是他要基于事变本质与实际情况,做出最合适、合理的判断。
至此,我们对段永平“敢为天下后”的标签抱有小小的质疑。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成功不分先后,要看到问题本质,把握正确时机。


力挺黄峥,从心抉择

能否看透事物的本质,是段永平交友的重要标准。
段永平不止一次,谈及对师弟黄峥的欣赏。段永平直言,本身非常喜欢与黄铮交流,因为和本身一样黄峥是一个看本质的人。
“谈天时,我们总是能在同一个频道上,但大部分人不是这样,(大部分人)很难顺畅交流。“这跟年纪无关,我不喜欢和无法沟通的人打交道。”
对时而身处舆论风口的黄峥而言,亦师亦友亦为投资人的段永平很有发言权。
“我觉得黄铮不是一个趋利的人,我非常理解。他不是为了挣钱,他也不会蒙你。但喜不喜欢(用不用),那是你的问题,这是你的选择。”
对于拼多多,段永平也直言,本身确实不知道太多具体的东西。但拼多多用户越来越多,那么多人喜欢用它,你非说它不对,到底是啥意思?言辞间,透漏着信托与力挺。
行文至此,我们更多谈的是段永平的对投资、对事物本质的看法与抉择。其实,浙大这位“最壕校友”,也多次因“冲动”决定而“走投无路”“一无全部”。
浙大期间,他只读本身感兴趣的科目,只读对本身用的书。对段永平而言,“文凭于我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
毕业后,段永平被分到北京电子管厂(774厂)。彼时,这是全亚洲最大的电子管厂,但1985年段永平辞掉了这个铁饭碗。
1986年,段永平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攻读计量经济学硕士学位。但最终“不爱读书”“不爱写论文”的他,成了班上唯一没有拿到学位的人。
段永平本有机会补救。因为当时学校规定,毕业一年后只要答辩通过了,还可以拿到学位证书,但他还是最终放弃了。
今后段永平又多经辗转、蛰伏、离职,最终开办了“小霸王”与“步步高”,并通过央视标王,一战成名。
正当步步高如日中天,段永平忽然决定移居美国,将全部业务交给陈明永、沈炜以及黄一禾。原因很简单,他遇到了他的所爱。但40多岁激流勇退,也意味着放弃了全部。
纵观段永平修业、工作、创业、爱情、投资历程,我们能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一股截然不同的力量:
对学位、铁饭碗这种东西,他视如无物;
对本身所喜所爱,他极其偏执、甘愿付出一切(放弃创业、为爱赴美);
对于创业,他既耐得住性子、又敢于争先,在打磨产品外,大搞营销、勇争标王;
对于投资,他既大胆冒进又务实谨慎,即便是黄峥也不能例外.......
全部这些看似毫无厘头的决定,最终都汇聚成一条愈发鲜明的逻辑脉络,那便是:看透事物本质,一次次从心抉择
参考资料:
《段永平浙大演讲》《段永平传》《天眼查》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112A03Z0T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