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回复: 0

华佗竟称用人脑做药引子,孟姜女设计害死仆人?家长质疑一课外读物“有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7:11|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极目新闻记者 狄鑫 柯称 国倩
“这哪是课外读物,简直是‘毒物’。”克日,武汉市民曹先生致电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热线(027-86777777),称其网购的一本课外读物《中国民间故事》中,有多处歪曲历史、误导青少年的内容。
极目新闻记者采访多名专家,各方观点不一。有人认为,不应以历史的标准苛求虚构的民间故事;也有人认为,作为儿童读物,本书确实有显着不妥的表述。


家长:华佗竟说用人脑做药引子
曹先生说,他的孩子正在读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学到民间故事单位时,老师建议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来提升阅读量,于是他自行网购了一本由天地出书社出书的《中国民间故事》。“我陪孩子读故事时发现,书中有不少丑化历史人物、误导青少年的内容,令人气愤!”曹先生说。
记者为此专门网购了同一版本图书,仔细翻阅后发现,曹先生认为不妥的内容,均出自人们耳熟能详的传说,但内容又与儿时影象中有所差别。
其中《华佗隐名学医》原文为:
有一天,有个年轻人,请华佗给他治病。华佗给他把完脉说:“你得的是头风病。药倒有,只是没药引子。”“要什么药引子啊?”“活人脑子。”病人一听要活人脑子做药引子,吃了一惊,心想这可没法儿找,只得回家去了。
后文中写到,一位老先生说:“用不着去找活人脑子啦,你找十顶旧草帽,煎汤喝就行了。只是记住要找人戴过年头儿多的才顶事。”病人回去照着做了,果然是药到病除……
曹先生认为,这两处情节过于浮夸、血腥,“把这些离谱的话写成华佗和老中医的话,有抹黑中医之嫌。”


别的,《孟姜女》一处情节为:
仆人想调戏孟姜女。他说:“范喜良一去准死无活,你看我怎么样?跟着我过吧!”孟姜女知道他要使坏,说:“好吧,但是咱俩成亲,也得找个媒人哪……这样吧,你看那山沟里有朵花,你把它摘来,咱俩以花为媒吧。”
山沟那么深,崖壁陡峭,怎么下去呀?孟姜女说:“这好办!你是男子汉,有胆量,把系行李的绳子解下来,我拉着,你往下爬,不就行了吗!”仆人就解下绳子,由孟姜女拉着一头,本身拉着另一头,闻风丧胆地往下爬。这时,孟姜女一撒手,只听“咕咚”一声,这坏蛋就掉到山沟下面去了,摔了个粉身碎骨。


该故事后文还有一处情节为:秦始皇想霸占孟姜女,但是孟姜女宁死也不从,她想了个办法,要求秦始皇得答应她三件事。其中第二件为,“你要穿上孝服,跪在灵前哭着叫(她的亡夫)三声爹。”秦始皇犹豫了,但他“看看孟姜女,越看越美,魂都要出窍了。肥肉到了嘴边还能放过吗”于是便答应了。
后文中写着:秦始皇成了孝子,披麻戴孝,孟姜女身穿重孝,守着灵车,文武官员也都穿了孝服送葬,吹吹打打,一直到葬完了范喜良……


曹先生认为,该书作为一本少儿读物,却将孟姜女设计害死仆人的过程写得如此详细,导向错误。“用当代眼光看,这里孟姜女的做法就是谋杀,放在儿童书里实在欠妥。”曹先生还表现,该故事矮化了秦始皇的形象,将其塑造成一个为贪图美色,不吝披麻戴孝装孝子的猥琐形象。
知名作家:几处情节欠考虑
曹先生还对本书中其他几处表述,提出了贰言,质疑其出书前审核把关不严谨,“民间故事大概有很多版本,作为少儿读物,应该选取最得当孩子看的版本。”
知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儿童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舒辉波,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现,任何少儿读物都应该有最根本的要求——精确的价值观、恭敬历史逻辑和道德人伦、符合根本知识。他认为,该书作为一本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几处故事变节确实存在价值导向的问题,家长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比如说孟姜女的仆人喜好她,孟姜女可以不喜好他,差别意他,但是不能杀人。把仆人推下悬崖,这样的价值观显然是不对的。”别的,舒辉波表现,秦始皇作为一个天子,为平民披麻戴孝,不符合历史逻辑,也违反了根本知识。华佗用“活人脑子”作药引不符合人道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基于以上几点,舒辉波认为该书的几处情节“不够严肃,欠考虑”。
记者还采访了另外两名作家,一人认为家长指出的段落确实不妥;另一人则认为,这些情节“无伤大雅”,相信孩子有分辨能力。
推荐人:看故事不能断章取义
《中国民间故事》是一套系列丛书,封面上印着“多位知名作家和教育专家联袂推荐”。
极目新闻记者联系到其中一位教育专家李明(化名)。他认为,如果只是单看家长指出的几段话,会觉得他说得有一定道理,但看故事不能断章取义,引导孩子读故事应该从团体把握,去明白故事背后的寓意。
李明说:“《中国民间故事》不是历史书,而是一本文学作品。中国古代有大量的传说、神话、民间故事,很多都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如果死抠某些字眼,文学创作就失去了活力和想象力,这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不利的。”
记者注意到,该书封面内侧的内容简介写着:《中国民间故事》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此书,可以学到勤劳、善良、勇敢、自信、乐观等优秀品质,也能看到贪婪、残忍、凶恶等貌寝现象。希望小读者们在受到启迪的同时,也能学会真、善、美、无私和坚强。


资深编辑:民间故事也要甄别
华中师范大学出书社资深编辑梅杰认为,少儿读物的适用年龄偏小,知识储备和辨别能力有限,因此在出书前应该经过更加严酷的审核流程。“例如书中‘用旧草帽煎汤’的情节,就应该注明草帽是用哪一种植物编织的,否则对孩子来说,这样的治病方式挺荒诞的,会起到不好的阅读影响。”考虑到儿童的心理接受能力,他认为,本书中一些血腥的内容更应该规避。
不过,梅杰也表现,民间故事不等于知识性读物,科学性不可以大概作为唯一的判定的规则。“我们也要分身它的文学性、趣味性,这方面尺度相对于知识性读物、科普性读物要大一些。”
比如,对于“秦始皇披麻戴孝”的故事变节,梅杰认为,孟姜女的故事有着凄惨的底色,“贬斥秦始皇”象征着老百姓克制在心中、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宣泄的感情,因此被诉诸传说、故事中,符合古人朴素的情感愿望。
“我们在阅读民间故事的时候,不能直接把历史真实人物和民间故事里的人物形象画上等号,他们只是在真实人物底子上的一种艺术上的加工或虚构,不可以大概等同。”他说。
别的,梅杰还特别指出,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一种特定的类型,有本身的风格和语言特点,一般存在于古书和民间口头传说之中,早已形成过不少经典版本,但是目前市面上存在大量仿冒的低质量的改写本。这种“改写本”,不太符合民间故事文本的既有生成模式,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粗制滥造的问题,甚至根本就是把胡编的历史故事当成民间故事,这是应该注意的。毕竟,民间文学的生成,不是今天的写手能替代的,我们必须恭敬先人的文学遗产,不能亵渎。
1月9日,极目新闻记者致电天地出书社总编室,反映了曹先生质疑的几处故事变节,对方工作人员称将整理相关问题后回电。
1月13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再次致电天地出书社总编室,对方工作人员称“不方便接受采访”。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113A065LE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