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1|回复: 0

一个“乖女孩”给父母的警示:家有孩子,千万别把她养得太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9:14|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些天,一个朋友带着她的女儿小璐来家里做客。
小璐今年16岁,成绩优异,听话懂事,一直是家人和老师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可是这一次,朋友却满脸愁容。她叹了口气说:“孩子太乖,也不是一件好事。”
原来,小璐最近在学校被高年级孩子欺负,朋友无意中发现后,问她为什么不告诉老师或家长。
小璐低着头小声说:“我怕麻烦别人,也怕惹人不高兴。”
一句话,让朋友心里一震。
她这才意识到,多年来自己总教孩子要“乖”,要听话,要为她人着想,却从没告诉过她如何保护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总盼望孩子“听话”,认为“乖”是好孩子的标志,但却忽略了,过于“乖”的孩子,可能在成长中埋下了很多隐患。
一个“乖女孩”给父母的警示:家有孩子,千万别把他养得太乖!


一:过于“乖”的孩子,可能缺乏独立思索
“乖”孩子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习惯性顺从。
他们往往优先考虑别人的意见,而忽略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种顺从,虽然能让孩子显得省心,但却可能限制他们独立思索的能力。
因为孩子的认知发展,需要通过不断尝试和犯错来完成。
如果父母总是过度强调“听话”和“不要惹事”,孩子就会变得过于依赖外部的指示,失去主动探索的动力。
就像朋友的小璐,她从小被教导“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但却因此忽视了自己的感受。
在学校被欺负时,她选择忍气吞声,而不是独立思索应对方式。
她总是担心自己一旦反抗,会给别人带来麻烦,久而久之,变得缺乏解决题目的信心。
有一次我和朋友聊起这个题目,她说:“实在我们只是想让孩子少惹麻烦,结果却让她失去了自我。”
所以,当我们总是要求孩子听话时,不妨多想一步,是否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表达和选择?是不是应该允许他们在小事上犯错,学会思索?


二:过于“乖”的孩子,可能不懂得拒绝
另一个题目是,太乖的孩子,往往不懂得说“不”。
他们害怕让别人失望,总是优先满足别人的需求,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
我记得有一次,社区里组织活动,邻人的小女孩佳佳,被要求连续三天帮忙搬道具。
她虽然很累,但每次还是低头答应了。
后来听她妈妈说,实在佳佳并不想去,但又不好意思拒绝。
心理学研究表明,懂得维护自己边界的孩子,长大后在人际关系中会更自信,而那些过于“乖”的孩子,则更容易被过度使用,甚至成为取悦型品德。
他们为了取悦别人,可能会压抑自己的需求,长期以此为生存模式。
有次我和佳佳聊天时问她:“你为什么总愿意帮忙呢?”
她低声答复:“如果我不帮忙,大家会觉得我很自私。”这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小小年纪,她已经把别人的评价看得比自己的感受更重要。
如果孩子遇到这类题目,我们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教孩子训练拒绝。
比如“如果有人总让你做你不喜欢的事,你该怎么回应?”这样,能资助他们渐渐建立自己的边界感。
同时,我们可以用举措树模,比如在合适的时候礼貌地拒绝他人的请求,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三:过于“乖”的孩子,可能隐藏感情题目
太乖的孩子,往往习惯于压抑自己的真实感情。
他们担心自己的感情会带来负担,于是选择把不满和委屈藏在心里。这种长期的感情压抑,可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在一项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表面“乖”的孩子,实在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
因为他们从小缺乏感情表达的机会,也缺乏向父母寻求支持的习惯。
朋友和我聊起小璐时提到:“她总是跟我说‘没事’,但有时候她偷偷掉眼泪。我问她为什么,她却说‘我不想让你们担心’。”
当孩子表现得过于听话时,我们更应该留意他们的感情。
多问一句“你今天过得怎么样”,或者多花一些时间倾听,而不是一味满足于“孩子真懂事”的表象。观察孩子的表情和行为,及时提供支持。
如何培养孩子不“太乖”?
鼓励表达真实感受:
告诉孩子,你盼望听到他们的真心话,而不是只听他们顺从的答复。比如,孩子说“我不喜欢这个活动”时,试着理解并讨论,而不是简单否定。
教孩子建立边界感:
通过树模和情景演练,资助孩子学习拒绝,比如教他们说“谢谢你的约请,但我今天不方便。”
支持孩子独立决策:
多给孩子一些选择权,让他们在尝试中学会承担结果。比如让孩子决定周末的活动操持,而不是完全由父母安排。


关注感情健康:
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并告诉他们,不管是高兴还是气愤,都是正常的。比如说“如果你感到不开心,可以告诉我。”
允许孩子“惹点小麻烦”:
不要一味强调孩子的“规矩”。适当的冒险和尝试能资助他们学会应对复杂的社会情境,培养灵活的应变能力。
养育孩子,我们可以让他学会换位思索、用理智做出更合理的选择,而不是一味地“乖巧懂事”。
你身边有这样的“乖孩子”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113A0858M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