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9|回复: 0

新城控股人事震惊与王振华归来后的不确定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伊始,房企年终“讨薪潮”再度掀起波澜,新城控股成为第一家被“围攻”的房地产企业。1月中旬,大批建筑工人聚集在上海新城控股总部大楼,直指河南商丘、郑州等地项目的欠薪问题。事件背后,不仅是行业的整体困境,更是新城控股近年内部管理与财政问题的集中爆发。
业绩下滑加剧,土储结构掣肘发展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整体步入低谷,新城控股的业绩表现更显疲软。根据公司2024年经营简报,停止11月,公司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369.63亿元,同比下降48.11%;累计销售面积约500.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4.51%。月度销售跌幅更是多次超过40%,显著快于行业整体水平。
究其原因,新城控股的土储结构是一大掣肘。停止2024年上半年,公司一、二线城市土地储备仅占40%,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竞争对手金地集团的这一比例高达75%。三、四线城市经济活跃度与购买力相对较弱,使得新城控股在市场回暖中难以受益,进一步拖累其销售业绩。
土储问题还带来资产减值压力。2023年,公司计提资产减值预备高达55.96亿元,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758%。虽然2024年前三季度资产减值规模暂时缩减,但随着销售下滑和三、四线城市土地贬值风险加剧,未来减值计提仍是悬在新城控股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现金流与债务压力并存
新城控股的现金流与债务状况同样堪忧。停止2024年三季度,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2.25亿元,而同期流动负债规模高达1993.57亿元,包括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25.42亿元、应付票据及账款468.01亿元。单看这些短期债务,便远超其现金储备,资金缺口巨大。
更为严峻的是,2024年第三季度新城控股经营运动现金流量净额重回负值,为-3.07亿元,这是近两年来的首次“负造血本领”。在债务到期压力叠加融资本钱高企(6.05%)的情况下,新城控股的偿债本领令人担忧。
人事震惊与王振华归来后的不确定性
自创始人王振华2019年因猥亵罪被判刑以来,新城控股的企业形象受到了巨大打击,内部管理层也发生多次更迭。王振华服刑期间,其子王晓松临危奉命主掌公司,通过资产甩卖和债务压降,稳定住了企业的基本盘。然而,2024年7月,王振华刑满释放后,公司的内部管理风波再起。
王振华虽然没有在上市公司任职,但多次被曝参与公司管理,包括高管会议与城市项目巡查。其回归后,新城控股已先后免去两位老部下——副总裁倪连忠与商业管理事业部原华中区域总司理袁欣的职务,并将二人移送司法处理。此外,公司董事会秘书陈鹏与两名独立董事也于2024年底相继辞职,引发外界对公司未来人事与战略走向的广泛关注。
政策利好难掩长期隐忧
得益于2024年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放宽,一线城市限购松绑和融资本钱下降,为房企带来了一定修复信号。新城控股股价自2024年4月创下7.95元/股的三年新低后有所回升,至12月12日收盘达13.79元/股,总市值恢复至311.1亿元。然而,业绩增长乏力和债务压力依旧是横亘在公司眼前的最大难题。
同时,新城控股高管层的降薪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降本增效”的努力,但董事长王晓松的年薪仍是行业均值的两倍以上,独立董事薪酬也显著高于同行,引发外界对管理层薪酬结构与企业实际经营状况脱节的质疑。
未来何去何从?
新城控股当前正处于多重压力的交汇点。一方面,内有王振华回归后的管理与战略调整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外有行业调整期内的市场与政策压力。公司能否在业绩下滑中找到新的增长点,在债务重压下化险为夷,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对于新城控股而言,短期的政策利好大概能够为其提供喘息之机,但要真正实现“止跌回稳”,显然必要更深条理的战略调整和经营结构优化。(内容来源|商业晨刊)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117A03S8S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