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向东博士1月18号在“金貔貅·第十五届中国金融创新与发展论坛”演讲的部分摘录)
2025年怎么稳宏观经济?
很多专家提出,可以适度让人民币继续贬值。为什么?
答案是贬值更有利于我国的出口,假如大国之间发生贸易摩擦,启用关税本事,那么通过人民币贬值,就可以起到对冲作用。
但我建议,与其让人民币贬值,还不如把国内的资产价格拉起来。
缘故原由是什么?
第一个方面,先来看看我国的贸易顺差,2024年,进出口贸易顺差靠近1万亿美金,这么大的贸易顺差,为何还要贬值?还会出现贬值?
从生产能力来看,我们如今贸易顺差这么大,说明生产能力很强,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很多产业都开始面临过剩的处境,如今我国的出口贸易总量已经占全球的14%了,绝大多数国家与我国之间的贸易,都出现了贸易逆差。
所以从生产能力来看,人民币应该是升值,而不是贬值。
但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人民币要贬值?
他们并不是从生产角度去观察,而是从资本项目流出角度去观察。
从中短期来看,决定双边汇率的因素另有两国间经济增长差、通货膨胀差、两国间利差和老百姓的信心,以及由这些衍生出来的国际投资者的情绪。
从购买力平价的角度,美国在通胀,我们在通缩,经济增速我们还要高一些,谁应该贬值,谁应该升值?显然不应当是人民币贬值。
当然有人会说,有信心的缘故原由,这不可否认。
但另有一个重要的缘故原由就是国内没有什么生息的资产,房市股市双杀,各人为了避险,用脚投票,就想到资产出海,毕竟谁会跟钱过不去?
前段时间纳斯达克ETF、沙特ETF和日经ETF的溢价率各人有目共睹,再出现溢价的情况下还直接走向涨停,末了不得不提示风险限制购买。
各金融机构的QDII和QDLP额度几乎都被申请满了,也就是排队想出海寻找理财产品。
这也就能解释为何资本项目不断流出,各人觉得人民币会贬值。
既然如此,央行如今与其拿钱稳汇率,还不如因势利导拿钱稳资产市场。
我们来看看国内资产市场的情况。起首观察国内股市的体现,9月24日经历一轮上涨行情,所以2024年A股在全球范围内体现还不错。
但是在2021年到2023年,一直没有起色,股民也是怨声载道。
然后,我们来观察房地产市场,目前只能说积极的信号在增多,但是目前要企稳难度仍然很大,需要继续努力。
末了,我们来观察债市,已经出现连续四年的牛市,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都已经降到1.7%附近。
因为金融机构重配的都是债,所以过去几年,金融企业的业绩都应该不错。
各人看这三类资产的体现会发现,历史上我们的邻国日本也出现过雷同情景。日本通缩阶段的股市、房市是不断下跌的,唯有债市坚挺。
我们国家未来是不是也会走这条路?
在各人的印象之中,觉得日本是失去了多少年,似乎属于一个失败的案例。
但是我想说,日本通过不断地探索,末了走出了通缩,像日本股市已经创了多年的历史新高,如今要探讨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再加息。
显然,日本走出了通缩,属于成功的案例,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依靠的是2012年安倍推出的三支箭。
具体做法是,日本央行直接下场买股票和ETF,买了十年,股市不断回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不断增长,消费信心增强,消费开始成为主力军拉动经济。
十年之后,巴菲特也开始进入日本,他觉得日本的消费会走强,布局了日本最大的几家消费贸易公司。
这给我们提了个醒。
当一个国家步入阑珊期,假如要靠市场的自主出清,这个过程会很长,也会很痛苦。
那么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要破局,唯有依靠外力作用,那么这个外力就是当局。
9月24日推出了一些政策,但有些地方有待完善。
例如交换便利操纵,要金融机构和上市企业来贷款增持股票,在当资产下行的时候,商业机构贷款来增持股票,可行性有多大?
5000亿不够,还来5000亿,但关键问题是要有需求方,很多商业机构不购买股票,仅仅是因为缺钱?
他们要缺钱就不会把债市推高如今这程度!他们是担心进去了亏损,怎么办?
所以要冲破这个市场低迷的状态,只能靠央行自己,学日本央行,学美联储,亲自下场!
其着实国内,要央行亲自下场提振股市,认知上的障碍照旧不少。
第一,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之中,拉股市、债市等,都属于“吊儿郎当”,会导致金融脱实向虚。
资本市场走强,就会导致资本脱实向虚吗?我认为这是一大误解。
资本市场走强了,一方面,企业的资产价格企稳回升,反映在它的抵押品价格也回升,其资产负债表是不是改善了?这个时候你商业银行是不是更愿意给企业放贷款了?是不是更有利于经济企稳了?
另外一个方面,市场活泼起来,看到赚钱效应,PE机构就活泼了,就敢于去投创新型、高技术型企业?是不是更有利于我们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各人不要忘记2000年美国的互联网泡沫,一批如今的科网巨头包括亚马逊等,是不是那个时候融到了大量的PE资金,快速发展起来的?
刚才前面的嘉宾也提到,AI时代,美国在百折不挠走AI方向,资本也同样 蜂拥而至,风投只看创始人,什么对赌条件等统统不考虑。
其实资本市场培养了风口,有退出机制,那么场外资金就会去培养企业,让整个产业快速壮大,这难道不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吗?
另外一方面,民众当前消费欲望低,要想冲破现有的经济循环,从宏观角度来说只有消费,未来中国经济才有望企稳回升。
从贸易和投资的角度,压力都挺大,如今面临的是产能过剩的问题,倘使目前再去拉动,空间有多大?
如何靠消费拉动?两个方面:其一,我觉得可以通过转移支付,把百姓的社会保障托起来;其次,就是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把资产价格拉起来,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改善了,自然消费就有信心了。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120A06N7Y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