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科学家在一块1亿年前的琥珀中发现萤火虫的消息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爱奇:“恐龙也曾经看过夜间萤火虫的荧光吗?”
9月24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联系到了领导此次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蔡晨阳。资料显示,世界上有很多生物都能够自己发光,好比一些深海鱼、发光蘑菇还有就是萤火虫。蔡晨阳表示,去研究这些能发光的动物,是他的兴趣之一。“我盼望能找到最早的萤火虫,看看它是如何演化而来的,弄清晰为何别的甲虫不发光,萤火虫却可以发光。”
蔡晨阳说,早在2013年,他和科研团队的成员们就开始实验寻找最古老的萤火虫。为此,团队网络了很多来自缅甸北部的白垩纪琥珀。随后科研人员对这些琥珀进行挑选、打磨、抛光,然后再进行详细观察。
他解释说,有些琥珀表面粗糙,只有进行精细的打磨后,才能进一步观察。最终,蔡晨阳发现了一块包裹着萤火虫的琥珀化石。“这个琥珀大概是小拇指第一节大小,其中的萤火虫只有大约8毫米长,非常小。”
蔡晨阳坦言,一开始他发现,琥珀中的萤火虫触角和现代萤火虫不同,这使他一度不敢确认这只虫子就是萤火虫。但颠末处理,进一步的观察显示,这只虫子有萤火虫独有的发光器,最终证实这只虫子就是1亿年前的萤火虫。此外,科研人员还在这只萤火虫身上发现了一种“感受器”。蔡晨阳表示,这种感受器可能是虫子用来感受其他异性存在的,有助于萤火虫的繁衍。
虽然和现代的萤火虫有一些不同之处,但蔡晨阳表示,1亿年前的萤火虫发光方式和现代萤火虫是一致的,双方都是通过荧光素在荧光素酶的帮助下与氧气反应产生光亮。“由此看来,早在1亿年前,人类等灵长类还没出现在地球上时,恐龙就曾和本日的我们一样,在夏夜傍晚的森林中看到了美丽的点点荧光。”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通过现阶段的化石详细分析,专家推测,这类白垩纪的萤火虫发光器可能既用于夜间求偶,也用于生物个体间的交流。此次发现丰富了我们对萤火虫演化历史的认识,未来随着更多化石的发现,科研人员有望进一步了解昆虫发光的演化历史以及形成机制。
(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实习生 窦文祎)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924A09K7J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