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承载着中华儿女世代相传的团圆记忆。2024年底,春节乐成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更是吸引了全球的关注。然而,最近一个特别的发现引起了广泛讨论:从农历2024年到农历2028年,大年三十将连续缺席。
这一现象引发了许多人疑惑:未来5年的大年三十哪去了?为什么此前没有听过雷同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未来还会出现连续几年没有大年三十的环境吗?让我们先从农历的起源开始,一起揭开大年三十消失的秘密。
农历的起源和发展
想要了解农历的起源,起首需要分清四个概念,即农历,夏历,阴历和阳历。此中阴历也被称为太阴历,是一种完全以月相变化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它以朔望月为一个月的长度,通常一年包含12个月,因其不设置闰月,与太阳年存在差异,因此逐渐会与四季摆脱;阳历也称太阳历,它以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为基础,可以准确反映四季变化,每4年增长1天,固定2月为闰月。
中国民间习惯称农历为“阴历”,这种叫法是不准确的,农历是阴阳合历的一种。农历巧妙地融合了阴历与阳历的特点:其月份划分严格遵循月球盈亏的周期变化,体现了阴历的特征;而二十四节气的设置则精确反映了地球在太阳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又具备了阳历的特点。它基于夏朝所创历法——夏历不断发展而来。从太初历诞生起至1970年,人们都统称其为夏历。
▲图1 月相示意图, 体现了农历的阴历部分。
▲图2 24节气与地球在太阳运行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体现了农历在阳历的部分。
通过下表直接展示农历(夏历),阴历和阳历的异同。
中国农历的发展经历了从早期的“三正历”到现代《紫金历》的漫长演变过程,每一阶段都伴随着天文学的进步和外来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唐代、明清时期和2017年的三次重大改历,下表按照时间线梳理了农历在差别时期的主流历法名称。
在公元前104年之前,无论是三正历还是四分历,都未能有效指导农业生产。因此,汉武帝深感其不足,遂诏令改进历法。后汉书记载:“孝武皇帝摅发圣思,因元封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乃诏太史令司马迁,治历邓同等更建《太初》,改元易朔,行夏之正。”这里所说的“行夏之正”指的是按照夏历以一月初一为一年之始,这也是农历被称为夏历的原因。乃至在解放后大部分地区仍叫做夏历,直到1970年才正式改夏历而称农历。
▲图3 《太初历》的推测图,二十四节气、五行八卦以及天干地支的对应关系。
如今,许多家庭购买的纸质日历实际上是基于农历制作的一种传统日历。这类日历通常按照传统格式编制和印发,被称为民用历书,即黄历。其内容不仅涵盖了年月日和二十四节气等核心日期信息以指导农时,还通过二十四节气、五行八卦以及天干地支的组合关系推算了每日的“吉凶宜忌”事项,以供人们在日常生存中“择吉避凶”使用。
▲图4 老黄历印发的内容实例。
现行农历的计算标准:揭开大年三十消失的秘密
尽管农历颠末漫长的发展,但在2017年前公开发行的农历日历产物之间仍存在日期编排不一致、节气时间不一致、乃至重要传统节日不一致等题目,例如2013年的端午和冬至都分别有差别的日期版本。为此,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负责编算,于2017年正式确立了农历发行的国家标准——《农历的编算和颁行》。
月相的变化周期与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直接相关,但不是严格相等。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为27.32天,即为恒星月;而月相的变化则是从一次满月到下一次满月的时间,称朔望月,朔望月的时间略长于恒星月。这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密切相关,如下示意图:
▲图5 恒星月和朔望月,位置1为起始时候,位置2中水平虚线位置的月亮对应的正好是一个恒星月,而在朔位置才是一个朔望月。即朔望月略长于恒星月。
上述示意图也解释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原因。大年三十的缺席,如果说都是月亮惹的祸,也不算错。正是由于朔望月周期平均为29.53天(实际在29.27-29.83天之间变化),这导致农历有了大小月,即大月为30天,小月则为29天,而且大月的数量多于小月。而当腊月遇到了小月,那么大年三十就自然缺席了。巧合的是,2025年到2029年这五年都连续缺席了。
大年三十为什么会连续缺席?未来是否还会发生?为了解释这两个题目,起首我们要确定现行农历的计算标准和计算精度。《农历的编算和颁行》中指出必须确保现行农历在日期编排上的唯一性,要求对朔日和节气的具体时间的计算必须非常精确,即使它们的具体时间在接近半夜0点时也能准确判断它们属于哪一天,这样就不会出现像2013年的端午和冬至都分别有差别日期版本的环境。现在,对1900年至2100年间朔日和节气时候的计算精度已经到达1秒以内。
笔者计算了从1900年到2100年间大年三十连续5年缺席的起始年份。计算结果表明第一个起始年份即为2025年,即农历2024年,具体日期如下:
2025年1月28日是农历2024年腊月二十九,为除夕日;
2026年2月16日是农历2025年腊月二十九,为除夕日;
2027年2月05日是农历2026年腊月二十九,为除夕日;
2028年1月25日是农历2027年腊月二十九,为除夕日;
2029年1月28日是农历2028年腊月二十九,为除夕日。
从1900年至今,2025年至2029年将首次出现大年三十连续缺席5年的现象,这也解释了为何之前从未听说过大年三十连续多年缺席的环境。更有趣的是,计算结果表明,未来仍会出现相同的环境:大年三十将在2057年至2062年和2088年至2093年分别连续6年缺席。由此可见,大年三十连续5年或更长时间缺席的环境并非罕见也非巧合,这一现象与农历闰月的设定及历法规则密切相关。
大年三十的缺席现象主要体现了农历中阴历部分的特征;而农历的闰月设定则体现了农历中阳历部分的要求。农历的平年354天左右,这与一个回归年(365.242天)差了十多天,通过置闰法可以很好调和农历一年的时间。《农历的编算和颁行》中规定,包含冬至的月份为农历十一月(冬月),从冬月开始,按照“朔出现的那天为初一”的原则排列月份,如果有一个月中没有包含中气(二十四节气中,处于偶数位的节气称为中气,如:雨水、春分、谷雨……冬至、大寒),则这个月定为闰月。通过计算,大约19年会产生7个闰月。下图还提供了未来直到2100年的闰年和对应的闰月。
▲图6未来直到2100年的闰年和对应的闰月。
后记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2024年11月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怀念日放假办法》,除夕已正式纳入法定假日序列。2025年即将迎来首个非遗春节,即便没有农历三十这一天,除夕依然存在,只是自然顺延至腊月二十九。对于过农历生日且生日为大年三十的人来说,连续5年没有大年三十确实令人痛惜。然而,我们可以选择在农历二十九或在正月初一庆祝,这种特别的经历,也为生日增添了一份独特的历史印记,让它变得更加与众差别。
历法从来不等同于时间,它是人类依据天体运行规律对时间举行划分和记录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试图与日月星辰对话的一种努力,更是人类与宇宙之间的一份联结。天体的运动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历法也因此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这些微妙而复杂的变化。正因如此,我们才会看到诸如“消失的10天”和“闰秒”这样有趣的现象。这都提示我们,时间的脚步从不会停顿,而历法的调整则是我们与日月共舞的一种默契。
年关将至,寒风凛冽,思乡之情愈发浓烈。今年你计划哪天回家?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抽取留言点赞前3位送出“墨子号”新年礼包一份!
参考资料
1. “农历”相关知乎和维基词条
2. GB/T 33661-2017,农历的编算和颁行[S] ;
3. 张闻玉:《古代天文历法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124A02YEW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