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0|回复: 0

卖地收入回到八年前,资产负债表仍在衰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2:20|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之际,地方卖地收入也在持续下滑,与之对应的是债务依然不减。
去杠杆,这是2018年提及最频仍的经济策略之一;去杠杆本质上就是化债,减轻地方债务压力,就是给下一代人减轻沉重负担。
但经过2018年的去杠杆,效果如何呢?
假如我们把宏观经济比喻为一个病人,那么去杠杆就是给这位病人做手术,常规的做手术需要消毒、输液、打麻药,但2018年的去杠杆,则可以比喻为不给病人打麻药、消毒和输液,一刀下去病人开始喊痛了,我们不仅不会让病人喊出来,反而还会用手帕堵住病人的嘴。
做手术哪有不痛的,忍忍就好了。
这个时候,由于缺乏良好的无菌环境和手术配套支持,随着手术的做下去,病人的各项指标开始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只能暂停一部分手术,让病人先恢复恢复,等恢复过来了,我们再举行去杠杆。
因此我们看到了,这几年关于去杠杆的话题其实并不多,除了2018年后的一些去杠杆带来的硬性问题,消费复苏低迷也让去杠杆在短期内很难实现。
但这个手术是一定要继续做下去的,鉴于病人如今的虚弱情况,下一次去杠杆我们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但眼下来看,毫无疑问有比去杠杆更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让经济恢复正轨。



根据财政部的数据表现,今年7月份地方基金中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2500亿元,同比下降了40.3%,这一降幅较此前有所扩大。
今年前7个月,地方土地出让收入17763亿元,同比下降22.3%,这一降幅甚至超过了去年同期的19.1%。
这也导致今年前7个月地方卖地收入规模降至八年新低,仅略高于2016年同期水平。
卖地收入回到八年前,这说明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根基尚未稳固,去杠杆也就只能“无限期”搁置下去。



尽管本日房地产在我国宏观经济中的占比已经很低了,但考虑到大量的家庭财富中依然是以房地产为根基,因此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宏观经济消费恢复的重要性,是无可比拟的。
基于此,今年5月份我国几乎是推出了一系列松绑楼市的最强刺激措施,除了购房措施降低,住房贷款利率也有降低,但即便是如许,房地产也并不如预期那般快速恢复。
楼市交易量依然处在低位,大量的二手房被挂牌,成交并不高,这也导致房地产开发商投资拿地的意愿降低,因此短期内来看,地方土地出让金的收入低迷状况还会持续下去。
房价下跌,不仅仅影响到地方土地收入,也会削弱民间企业投资消费的积极性,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叠加地方债务的进一步扩大,我们去杠杆遭遇到宏观经济增长放缓,此时地方债务不仅没有减少,可能还会增长。
截止2024年7月末,全国地方债务余额428009亿元,其中地方债券高达426347亿元,截止7月末,地方债券剩余均匀年限9.3年,其中一般债券6.2年,专项债券11.2年,均匀利率3.18%。
42万亿的债券,3%的利率,在卖地收入大减的本日,这也导致很多地方仅仅是支付债务的利息,就已经足够头疼。
但这还不是地方债务的全部。
城投债还是一笔更为庞大的债务,2023年,仅仅是城投平台有息债务利息规模就高达2.57万亿元。
中指研究院口径下2023年付息压力已然到达土地出让收入的69.78%,较2022年上升了16.69个百分点;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口径下占比为57.18%,也同比上升了12.97百分点。
按照如许的趋势继续上升,2024年的付息压力可能会到达土地出让收入的70%以上,这也意味着,仅仅是靠卖地收入,地方甚至越来越难以覆盖债务的利息。
地方债务的背后,主要都来自于银行贷款,这也是为什么说地方债务风险越高,会波及到金融行业的原因之一,地方债务和金融风险高度绑定,这也加深了人们对有效化债的担忧。
当资产负债表足够大的时候,这部分的衰退,本意上就是去杠杆的一种。



经济学家辜朝明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就曾说过,房地产泡沫,中日之间有什么区别。
辜朝明的回答也很耐人寻味,辜朝明说:“当房地产泡沫幻灭,人们意识到我所说的”错误的资产价格“,不可持续的资产价格,这与34年前的日本情况完全类似,假如人们不再以为价格会继续上涨,甚至可能下跌的时候,那么由于你的负债,你就不会想借太多的钱。”
当这种情况大规模发生时,即使个体上,人们做的是精确的决定,整体上经济可能会遭受重创。一旦大范围内的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很多人将通过偿还债务来修复资产负债表,日本花了20年才走出这一泥潭,美国大冷落后发生的也是这种情况,很多人都开始修复自己的资产负债表,没有人愿意借钱,美国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丧失了46%的GDP。
当处于这种情况时,唯一的选择就是让政府介入,承担借钱并支出的角色,而我们和日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每个人都知道了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概念。
假如政府采取举措,认识到这是一场资产负债表衰退,它们是末了的借款人和支出者,以维持经济运行,那么普通人可能永远不会感受到资产负债表衰退。
但辜朝明的这个“药方”真的实用于国内经济吗?
要知道,日本的地产泡沫,发生在其经济高度发达,且人均GDP接近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时候,而我国的房地产泡沫,面临着人均GDP相对较低、加上就业形势严峻和过度投资社会保障体系不敷的冲击。
因此辜朝明的这个药方,假如真是承担借钱并支出的角色,那么唯一的路径,我以为有且只有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这一条门路。
因为我们的基建早已经饱和了,且过去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在过度投资饱和的情况下,再去拉动基建所带动的就业效应,已经大不如前。



本日我们的生产资料价格的确在下降,但却并不能引发投资的增长,通缩的源头是投资过剩,通缩与通胀并存叫滞涨。
假如真的只有一条路径,那么也唯有拉动消费,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而不再是通过出口、基建投资去拉动。
过去几个月,我国的民间投资增速直接降为零,且信贷数据表现也非常疲软,这些都客观上说明了人们不再愿意借钱甚至是投资,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现象还在持续。
这可能会带来另一个结果,不是酿成日本失去的几十年,而是进入中等收入陷阱,陷入拉美化。
拉美国家中产阶层人数不敷,这是造成中等收入陷阱的一部分原因,过去阿根廷在上世纪曾是世界七大工业国,但本日深陷中等收入陷阱的泥沼难以自拔。
这其中的因素有很多,但中产阶层人数不敷应当是一个原因,当中产人数不敷的时候,就无法形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模式,经济转型就会面临挑战。
汽车工人买不起自己生产出来的汽车,最终连锁反应就会形成,酿成劫难性的后果。
这也能够解释我们本日所面临的就业危机,因为收入不敷无法带来相应的消费市场,因此导致了企业端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开始下降,这也导致哪怕我们有14亿人口,却并未创造足够大的消费市场。
但人是需要工作的,一个不敷够大的消费市场,人却需要工作,注定就会演酿成就业形势的严峻。
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一放缓,就业就直面压力,因为增量越来越小,撬动的新增就业岗位越来越少,就业压力就开始显现。
要想避免资产负债表的衰退,在民间投资和个人消费低迷的情况下,只能政府出手干预,刺激消费、增长就业,经济才会回到正轨上来。
但本日的问题在于,干预应该干预到什么地方?是基建、还是特定产业的持续性投资,还是发钱增长社会保障体系?
对如何干预假如没有一个清晰的共识,那么我们本日所面临的一切,就可能会给出错误的归因;例如很多人都以为这些反常的经济现象,仅仅只是转型过程中的阵痛而已。
但事实可能未必如此。
经济学只能解释一部分现象,但却未必改善得了经济,毕竟在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面前,还有很多其他因素的干扰项,而这个干扰,就足以让我们难辨真伪。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906A08LA3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