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71|回复: 0

[汽车天地] 油耗超过4.7L禁售,燃油车大限已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6 13:23:36|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各人的关注度都在成都车展,却忽略了工信部已经开始在为一系列即将影响汽车行业下一步发展的国家尺度征求意见。
此中,最重要的就是关于《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两项强制性国家尺度。这两项尺度可以说是决定着未来燃油车的命运。




我们先来看看现行的尺度。现行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最早发布于2011年,在2019年举行了第二次修订,并于2021年正式实施。
第二次修订说白了就是为了进一步配合“双积分”政策,推动新能源发展,对乘用车的油耗做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具体来说是:


车重≤1.09吨的,WLTC油耗不超过4.02L/100km;
1.09吨<车重≤1.415吨的,WLTC油耗不超过4.6L/100km
车重>1.415吨的,WLTC油耗不超过6.57L/100km。
(此中车重在1.09吨到2.5吨之间的,油耗限值随车重的变化浮动,6.57L/100km是燃油车油耗的最高上限值)
虽然说都是市场经济了,买油车还是买电车,都是用户说了算,但不得不说,这个尺度也给燃油车和车企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由于有“双积分”政策的要求,油耗超标的车企就必须花钱去购买碳积分,用来弥补在燃油车范畴丢失的积分。超标越多,卖得越多的车企自然需要购买积分越多,花费的成本也越高。这就迫使车企不管愿不乐意,都必须向新能源转型,多生产新能源车,减少生产高油耗的纯燃油车。
这让本来以燃油车为主的合资车企们非常难受,由于政策和尺度实施的时间,以及合资大企业在效率上弊病,让他们根本来不及完成新能源转型。
所以,也恰好是从第二次修订版正式发布的2021年开始,新能源车正式步入快速上行的通道,而燃油车则每况愈下。合资车企为了应对尺度,仓促做出来的新能源车,从体验上来说又完全满意不了用户需求。


但现在开始征求意见的新尺度,要求变得更高。从征求意见稿中的内容来看,新的尺度是:
车重≤1.09吨的,WLTC油耗不超过2.57L/100km;
1.09吨<车重≤1.58吨的,WLTC油耗不超过3.3L/100km
车重>1.58吨的,WLTC油耗不超过4.7L/100km。
(注:车重在1.09吨到2.5吨之间的,油耗限值随车重的变化会有浮动,4.7L/100km是燃油车油耗的最高上限值)
各人可以想想看,这个尺度一旦实施,对以燃油车为主的车企,无疑是雪上加霜。


首先,市面上大多数家用轿车和SUV都属于2.5吨以下的级别。这些车型为了满意现行的尺度,早已经是绞尽了脑汁,能想的办法都想了,有的甚至为了减轻车重,降低油耗,连备胎都拿掉了。但是按照新尺度,纯燃油车险些没几个能过关的。
而全球的内燃机技术目前都已经是处在难以突破的天花板了,车企即使拿出压箱底的技术,也未必能达到新的尺度。


那么,如果继续生产油耗超标车型的车企,虽然未必就要退出市场。但每年都需要继续花费高成本购买积分。现在价格战打得这么激烈,车企都已经快没钱了,油车销量不仅狂跌,而且利润也快被打没了,购买积分的成本怎么算?如果继续投入研发新一代的内燃机技术以满意新尺度,还要在新能源的研发上继续投入,这笔投入又怎么算?
往前走还是今后退,怎么算都是一笔不划算的账。
把新尺度说成是压垮纯燃油车的最后一根稻草,并不过分。


当然,纯燃油车不会真正被彻底逼死。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第一,那些在纯电范畴竞争不过中国品牌的车企,会进一步缩减燃油车,特别是高油耗燃油车的产线。但是只要还有用户喜好油车,油车就不会彻底“死亡”。
  • 虽然已经错失了最佳时机,但合资车企们还是会向插电混动范畴进军。插电混动依然无法摆脱内燃机技术,所以这个范畴目前来看,比纯电的进入门槛更低,而且前景更广阔。
    第三,油电混动实在还是有生命力的,像丰田本田的混动,实在是有希望满意新尺度的。2022款的雅阁锐·混动都可以做到4.2L/100km的NEDC综合油耗,折算成WLTC也大差不差。日系厂商完全应该再次重视和大力发展油混技术。
    第四,剩余的还在市场上的燃油车,多半会涨价。除了要思量亏损的问题外,毕竟到了那个时候,物以稀为贵,最后的油车粉的韭菜难道不收割一波?
    根据意见稿,新尺度会在2026年1月1日实施。我们拭目以待。(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904A02HE5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