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71|回复: 0

高温+雷雨!今年首个秋台风要来啦!对广东有影响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6 13:38:02|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是突然滂湃大雨就是“无情”的高温


但别急
秋台风和夏台风的区别是什么

9月广东的天气又是怎样呢

一起来相识下吧





秋台风和夏台风的区别

9月1日,此前菲律宾以东洋面的热带低压加强为热带风暴,并获得命名“摩羯”,由此成为今年第11号台风。
今天凌晨5时,此中心位于北纬14.5度,东经123.1度,也就是在间隔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向约23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2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5百帕。预计,“摩羯”未来24小时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
有分析认为,“摩羯”其路径极其复杂,固然总体上是向我国移动,但到底登陆哪里什么时候登陆很不确定,目前AI模式大都认为在广东中西部或海南登陆,而传统数值模式大多认为在广东东部或福建、浙江一带登陆,还有可能近海北上。



但秋台风与夏台风又有什么区别呢


现实上,秋台风是指9—11月期间生成的台风,秋台风和夏台风比有3个特点


路径偏南:秋台风的路径通常比夏台风更偏南。这是由于秋季时,副热带高压开始东退南移,导致台风路径向南调整。秋台风的登陆点主要会合在广东、海南、福建和台湾,而在福建以北登陆的比例较小。
强度相对较强:秋台风往往比夏台风更强。统计数据显示,历史上强度最强的台风中,秋台风占据了多数。这是由于秋台风多生成于海温较高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且生命史较长,有利于强度的发展。
造成的损失更严重:秋台风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尤其是在南方晚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台风可能造成严重的减产或绝收。
影响范围更广:秋台风影响期间经常会有冷空气参与,造成的风雨影响范围会更大。秋台风在变性过程中也可能产生较强的风雨天气,影响范围和强度较强。
预报难度较大:秋台风的路径和强度变化较大,预报难度相对较高,需要密切关注景象预报和预警信息。
9月广东天气又将怎样


广东省景象台预计,未来两天广东天气炎热,午后局部有雷阵雨。9月广东有4次主要的降水过程,或受2至3个热带气旋影响根据最新预报,预计9月,与历史同期相比,广东降水总体偏多,除粤北北部地区略少1成,别的北部地区大部偏多一到两成,南部地区偏多两到三成。平均气温偏高,此中北部偏高0.3℃—0.8℃,别的地区偏高0.1℃—0.5℃,平均最高气温大部偏高0.1℃—0.5℃。



9月内有4次主要的降水过程,大致出现在:7—9日(大雨,局部暴雨)、11—15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18—21日(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26—29日(大雨,局部暴雨)。






可能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大范围高温过程可能有3次,大致出现在:1—4日、14—17日、23—26日9月内可能有2—3个热带气旋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大致出现在上旬中后期、中旬后期、下旬中后期。


高温下雨交替大家出门请备好雨具也谨防高温中暑




已往一周

还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和科普君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热点

深圳海洋大学项目预计2026年底完成一批工程施工。目前,整个科教区的组团已经完成了90%的地基与底子工程施工,学生宿舍主体结构已经完成了60%,团体项目进度略微提前。
深圳海洋大学(一期)建设项目位于大鹏新区坝光片区,项目总建设用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教学科研组团、体育馆、图书馆、学生宿舍、教师宿舍等。以及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校内)等计划分两批建设。第一批建设工程先行施工,第二批建设工程将根据办学需求适时开工建设。


2024年8月16日航拍。图源:中建科工


近日,财务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的通知》,明确自2024年10月1日起,按照《市内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市内免税店管理工作,促进市内免税店康健有序发展。《市内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所称市内免税店,是指经国务院批准,按规定设立在市内,向即将出境的旅客销售免税商品的商店。


根据《通知》,现有北京、上海、青岛、大连、厦门、三亚等6家市内免税店,自《通知》施行之日起适用《办法》;现有北京、上海、哈尔滨等13家外汇商品免税店,自《通知》施行之日起3个月内转型为市内免税店,经海关验收合格后开始营业。同时,在广州、成都、深圳、天津、武汉、西安、长沙和福州等8个城市,各设立1家市内免税店





巴黎残奥会广东首金诞生


北京时间8月29日,在巴黎残奥会园地自行车女子C1-3级3000米个人追逐赛中,来自东莞的选手王小梅夺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这是本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摘得的第2枚金牌,广东运动员摘得的首枚金牌。





全网热点

大陆将于近期恢复福建住民赴金门旅游


据文旅部消息,应金门县民意代表参访团哀求,大陆将于近期恢复福建住民赴金门旅游。

国航、南航接收首架C919飞机


8月28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和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在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同时接收首架C919飞机。这标志着C919飞机即将开启多用户运营新阶段。



国航C919首架机为延程型,采用158座两舱布局,包含8个公务舱和150个经济舱。南航C919首架机为标准航程型,采用164座三舱布局,包含8个公务舱、18个明珠经济舱和138个经济舱。两架飞机均装配定制化的客舱座椅等设施设备,全舱设置个人充电接口。


8月28日在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拍摄的国产大飞机C919交付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2架“新舟”60灭火飞机正式交付


8月26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2架“新舟”60灭火飞机正式交付应急管理部。“新舟”60灭火飞机是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中型固定翼应急救援飞机。这型飞机突破了大中型固定翼飞机投水操稳气动特性设计等一批焦点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领域空白。本次交付列装,标志着我国固定翼灭火大飞机实现零的突破。





宁波余姚新发现一处遗址——马廊厦遗址。该遗址自上而下分为五个文化层,年代从早到晚分别为商周、汉六朝、唐五代、宋元、明清五个时期。该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有助于更加全面熟悉余姚地区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面貌。


遗址位于宁波余姚市朗霞街道马廊厦自然村西约300米处。2024年4月至8月,为配合本地经济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联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对拟建设地块进行考古发掘,总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遗址堆积深度0.3米至1.6米,共发现遗迹102处,出土小件标本1163件。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马廊厦遗址文化内在清晰,时代明确,是余姚地区目前所发现的延续时间最长、年代序列最为完整的一处遗址,是余姚地区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缩影。




内地奥运健儿抵达香港


巴黎奥运会内地奥运健儿访港代表团于8月29日中午抵达香港国际机场,开启为期3天的访港之旅。本次代表团成员包括16个运动项目共65名运动员和8名教练员。香港特殊行政区政府在香港国际机场停机坪举行欢迎仪式,表达各界对奥运健儿的热切等待。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液化天然气储罐群即将投产


近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全球单罐容量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罐群——中国海油金湾“绿能港”二期项目建造完工,标志着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天然气储运基地全面建成,进入投产前末了的准备阶段,将大幅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和华南地区的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金湾“绿能港”项目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包括一期3座16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和二期5座2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总罐容达183万立方米,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天然气储运基地。





央视消息视频截图
8月29日,2024年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主场活动在重庆市举行。会上举行了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建成发布仪式,这标志着我国已构建起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实时测绘基准服务能力。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是国家当代测绘基准体系底子设施,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坐标框架的同时,能够向公众提供实时亚米级的导航定位服务,并向专业用户提供厘米级乃至毫米级的定位服务。  


目前,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服务已开通试运行,为各类测绘活动提供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服务,在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的同时,助力数字经济建设,为资源调查、智能交通、无人驾驶、精准农业、大众生活、社会治理等提供高精度、快速、实时的导航定位服务支撑。

我国科研团队开发出“火星电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谈鹏特任教授团队开发出一种火星电池,由火星大气身分作为电池反应燃料物质,可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综合类学术期刊《科学通报》上。






据悉,在现有研究中通常忽略了火星的复杂环境,包括多种气体身分以及剧烈的温度波动(昼夜温差约为60摄氏度)。针对该标题,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以火星大气为直接燃料的火星电池,并结合温度波动测试,极大程度地模仿了火星表面的真实环境,从而实现了可持续输出电能的火星电池系统。在0摄氏度低温下,研究职员测得该电池的能量密度高达373.9瓦时/公斤,循环寿命达1375小时,约为两个火星月。

我国在深水高压钻完井技术领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8月26日,中国海油对外宣布,我国海上压力最高的天然气开发井“深海一号”二期项目A12井(LS25-1-A12井)放喷作业取得圆满成功,测试产量超过预期,这也标志着我国首个深水高压天然气开发项目“深海一号”二期的全部海上钻完井作业全部完成,验证了深水高压钻完井全新技术体系的先进性和可靠性,表明我国在深水高压钻完井技术领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据相识,“深海一号”二期的开发井作业同时挑战“深水、深层、高温、高压”四大行业难题,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中国海油在项目设计阶段便搜集国内顶尖技术力量组建联合攻关团队,针对深水高压井复杂情况睁开系统性研究,探索建立包含深水高压井安全控制技术、会合式井口规模化作业技术、深水深层钻井提效技术、深水长效生产保障技术等4项关键技术在内的深水高压井钻完井焦点技术体系。






“吸附法碳捕集关键技术开发及万吨级示范”项目日前在浙江宁海电厂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国内首个煤电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项目。


该项目由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宁海电厂、低碳院、科环集团龙源环保联合开展攻关,依托宁海电厂1000兆瓦超超临界机组,采用低碳院自主研发的高容量碳基物理吸附质料和“低压吸附-真空再生”低能耗吸附碳捕集工艺,由科环集团龙源环保建设,预期综合捕集能耗小于300千瓦时/吨二氧化碳。
该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示范项目打通了底子研发到工程示范的瓶颈,将加快国内吸附法碳捕集技术发展,是后续10万吨级、100万吨级工程项目的重要底子。




科协动态

8月26日下午,省科协十届常委会第二次集会在广州召开。集会由省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勇主持。省科协十届常委出席集会,省科协机关各部室、直属各单位负责人列席集会。






想及时收到更多科普知识↓↓↓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902A080SK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