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59|回复: 0

日成交金额跌破6000亿元 A股再现地量说明白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小时前|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的第一个交易周,A股市场出现地量的走势。7月3日到7月5日,也即星期三到星期五,A股市场的日成交金额均跌破6000亿元,分别为5803亿元、5831亿元、5748亿元,其中,7月5日的成交金额已接近客岁9月20日的地量5732亿元。
A股市场的日成交金额接连低于6000亿元,这对于技术派分析人士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毕竟市场上有“地量看法价”一说,也即市场在看法量后往往会出现技术性反弹的走势。假如政策面配合的话,甚至还会出现反转的走势。因此,市场出现地量的情况,这种情形是不少投资者都乐意看到的。
那么,地量之后市场能否看到地价呢?或者说,地量之后市场能否迎来反弹行情呢?对此,投资者还不宜盲目乐观。毕竟从客岁9月20日的地量情况来看,地量并未看法价,也即没有迎来股市反弹的走势。以上证指数为例,9月20日之后,上证指数仍然连续下跌的走势,甚至还出现了加速下跌的走势。9月20日上证指数收盘3108.57点,直到今年2月5日,上证指数才见底2635.09点。而且2月5日A股的成交金额也并非地量,而是达到了8774亿元的水平。可见,目前的市场,“地量看法价”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地量不看法价”的情况,究其缘故原由在于,一些做空工具的运用,使得股市在广大投资者普遍惜筹的情况下,市场仍然具有做空的动力。好比,一些做空机构仍然可以通过融券、转融券、量化交易来做空市场。如此一来,就算投资者普遍惜筹了,仍然挡不住做空机构借助于做空工具来做空股市,这也就是导致“地量不看法价”情况出现的主要缘故原由。


既然地量的出现已经失去了“地量看法价”的分析意义,那么,面对地量的出现,市场又该如何看待这种情况的出现呢?或者说,A股市场这种地量的出现又说明白什么呢?本人以为,它至少可以说明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A股市场投资者的信心确实很缺失。股市成交量与成交金额是与投资者信心密切相关的。投资者信心缺失,自然就不愿意参与交易,尤其是不愿意买进股票,如此一来,股票成交金额自然就大不起来,成交金额越小,表明投资者参与的意愿就越低。
尤其值得重要的是,客岁7月24日,高层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当天的上证指数收于3164点,沪深两市场成交金额6589亿元。如今,一年的时间就要过去了,上证指数还在3000点附近挣扎,7月5日收盘指数为2949.93点,跌破了3000点,两市的成交量只有5748亿元,这意味着这一年来,投资者的信心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振,甚至更加缺失了。因此,要落实高层提出的“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精神,管理层还任重道远。
二是A股市场确实缺钱了。一直以来,A股市场上有一个说法,叫做市场只缺信心不缺钱。但就目前的市场来看,不只是缺信心,同样也很缺钱。不然,也就不会出现连续地量的局面。当然,投资者信心不足也会影响到市场资金的短缺,但当下市场的情况是,投资者普遍被套牢,就算是有信心,也缺少资金再追加进来了。而股市又缺少赚钱效应,场外资金也很少会参与进来。所以当下的股市缺资金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缺少信心的问题。股市缺资金这个问题,也是管理层需要高度正视的,甚至是需要管理层想办法来加以解决的。
三是要提振投资者信心,必须解决股市资金短缺问题。针对股市资金短缺的局面,要提振投资者信心,就必须切实解决股市资金短缺的问题。一方面是要禁止与限定股市资金的继续流失,避免进一步加剧股市资金短缺的局面。为此,必须限定与禁止重要股东减持及所有原始股东的减持,叫停新股发行对股市的进一步抽血;另一方面要是加大市场资金的流入,好比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大股东增持以及国家队资金的加大投入。在这里尤其重要的是,要积极组建平准基金来维护股市的安稳运营,切实给市场提供增量资金。假如只是依赖目前市场上的存量资金,A股市场很难摆脱目前低迷的局面。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708A09P8J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