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93|回复: 0

又一家龙头企业宣布停业!房地产下行影响连续扩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小时前|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房地产从兴到衰,其他行业也难以避免。
克日,深圳洪涛集团宣布全面停运,原因是受到经济下行、房地产行业调控等因素影响。
根据公开资料体现,建立近四十年的洪涛集团曾承接奥运会、大运会、世博会等标志性场馆,以及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等装饰工程。
但就是如许一家气力雄厚的行业龙头公司,也不得不面临暴虐的现实。



综合一些媒体的报道,洪涛集团在发给员工的通知书中表示,公司目前无力筹集连续经营所需资金,又无外部资金注入,导致主业务务无法连续开展,处于全面停产停业状态。
因此,公司决定自2024年6月20日起所属在职员工全部待岗,待岗期间工资按照每月2500元标准支付,同时扣除个人需缴纳的社保和公积金。
在扣除五险一金后,洪涛集团职工每月实际到手工资可能不敷2000元。
受到房地产下行影响,行业内的许多装修公司和建材企业都面临倒闭风险,随着房地产的生意业务量下滑,许多家装公司接不到家装订单,加上公司的运营费用大、项目应收账款难以收回,像洪涛如许的龙头企业,也不得不面临停业。
公开资料体现,洪涛集团建立于1985年,主业是高端公共装饰,主要承接的项目有剧院会场、图书馆、旅馆、写字楼、医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装饰工程的设计及施工。
巅峰时期,洪涛集团曾承接奥运会、大运会、世博会等场馆,也接过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上海大剧院、广州歌剧院等国内剧院,别的也承接包括华为、阿里、腾讯等企业的办公大楼的建筑装饰工程,丰厚的气力和资源,也让洪涛集团被业界称为“大堂王”、“大剧院专业户”。
从行业的龙头企业到业务全面停运,洪涛集团表示,这是由经济下行、房地产市场萎缩导致的,加上银行抽贷、应收账款回笼差等影响,最终导致了洪涛集团失去了连续经营的能力。
对市场基本供需判定的失衡,不仅仅是洪涛集团,房地产龙头企业万科、碧桂园乃至恒大,都面临过雷同的问题。
由于房地产的产能过剩,供需失衡,导致了这些企业面临一系列问题,由此又波及到家具业等配套行业。



统计局数据体现,截止今年5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7.43亿平方米。
如此高的库存量,已经接近于2016年峰值时期。
房地产库存居高不下,除了房价高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城镇化导致的新生人口购房需求,简直已经不多了。
过去房地产行业增长几十年,大量的农村人口来到都会,推动了人们对购房的需求,但今天随着时间不断推移,对购房的刚需,实在已经消耗殆尽。
洪涛集团面临的逆境在今天的市场结构下,极具代表性。
业务量下降、欠款难回笼,加上银行收账困难,这些都共同导致了企业经营的困难。
随着房地产下行的不断扩大,未来恐怕还会有更多企业面临破产,尤其是和建筑行业相关的上下游企业。
2009年,洪涛集团在深交所上市,其后该集团每年的归母净利润都在1-3亿元左右,一直到2018年该集团业务扩展至职业教育行业,当年度洪涛集团归母净利润亏损4亿元,到2019年短暂盈利后,叠加新冠病毒的影响,此后洪涛集团2020-2023年间,连续4年亏损,且每年的亏损规模都在2-14亿元之间。
对洪涛集团而言,它大概率预判到了建筑行业的未来,也实时做出集团业务调整,2018年就将业务扩张至职业教育行业,但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无疑对洪涛集团构成了最后一击。
6月18日,洪涛集团在深圳生意业务所的股票价格已经低至0.56元,基本宣告洪涛公司股票将退出A股市场。
曾经的辉煌如过眼云烟,从承接大型场馆到科技公司装饰,再到今天退出股票市场,眼看它高楼起,又眼看它楼塌了。
面临这波来势汹汹的房地产下行周期,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洪涛集团”陷入经营困难。



泡沫的本质是过度投资的结果,对一个行业来说,理论上不会存在过度投资,企业会根据市场需求来判定企业未来走向。
但在房地产猛涨的几年里,不仅仅是地产开发商和装饰行业,包括家庭对房地产增值保值的需求,都共同催生了房地产的一系列泡沫。
今天随着这个泡沫在2021年见顶,此后我国房地产市场直面下滑,紧接着一些与之相关的企业也开始为自己的举动买单。
最先出事的是恒大,不仅被爆出资金链断裂,其创始人许家印还因为涉嫌财务造假而面临牢狱之灾。
仅仅是一个恒大,两年造假就达到了集团业务的一半,数千亿的造假举动背后,是地产泡沫开始挤兑的结果。
只有当潮水开始褪去,才知道谁在其中裸泳。
而房地产的潮水和其他行业的潮水最大的差别,就是其泡沫的居高不下。
地方、家庭、房企,这三者息息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一系列高潮的带动下,共同推动了房地产企业的“泡沫”,而今天,这三者都开始为此买单。
首先是地方,受到房地产下行,地方土地出让金大减,今年前五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1.28万亿,同比下降14%,算下来单月就是2600亿元,大致估算今年上半年也就是1.5万亿的土地收入,全年加起来可能也就3万亿。
3万亿的土地收入是什么概念?
2021年房地产最火热的时候,地方土地收入高达8.7万亿,而今天就只剩下原来的三分之一了,如果再剔除城投左手倒右手,最终可能勉强达到2万亿的收入。
如许算下来,每年高达5万亿的缺口,到底应该从那里出?
在地方支出不变的情况下,收入锐减,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地方的经济发展,乃至是运行。
至于家庭和房企,我们看到的实际效果更为明显。越来越多的家庭资产开始缩水,这已经影响到了家庭的消费意愿,导致消费降级,而在企业层面,债务危机和现金流断裂,也已经让恒大濒临生死危机。
房地产和我国经济乃至家庭消费深度绑定,当今天泡沫挤出效应开始显现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能够挺过去的企业,也越来越少。
更重要的,还是这一场危机带来的人们对未来信心的低迷,日本的履历告诉我们,这可能需要数十年时间,我们才能够彻底摆脱地产下行对经济的影响。
统统都才刚刚开始。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天下的统统,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706A0782E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