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89|回复: 0

炒股,炒的是人性和认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买入股票就是买入企业的一部分”,这是价值投资的重要基石。在各式各样的价值投资书籍中,我们几乎都能看到对这句话的引用和阐释。既然已经“人尽皆知”,似乎没有专门再讨论的必要。但从投资者对股价涨跌的关注程度可知,多数人只是知道这么一句话,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对于投资的意义。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只有反反复复在生意业务中吃过亏的投资者,才能参透其真正的价值——资助投资者摆脱对股价的过度关注,继而从变化多端的生意业务心理中解脱出来,进步理性决策的概率,真正做到从投资中受益。
投资炒股的第一道难关

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格雷厄姆对投资者提出以下忠告:
“价格波动对真正的投资者只有一个重要意义:当价格大幅下跌后,提供给投资者购买机会;当价格大幅上涨后,提供给投资者出售机会。而其他时候,他如果忘记股票市场而把留意力放在股息收入和公司运作状况上,将会做得更好。”
在投资实践中,绝大多数投资者的做法恰恰相反:他们过度关注股价变动,股价连续上涨时,日益乐观而急于买入,股价持续下跌时,又恐慌不已急于卖出。
诚然,“追涨杀跌”更顺应人性,成为多数人的选择不敷为奇。但站在投资的角度,顺应多数人的选择,往往是赚不到钱的。所以,怎样从价格波动中解脱出来,就成为大多数人投资赚钱难以跨越的第一道难关。
秘诀之一就是像新闻中的“健忘”投资者一样,买入优质股票后彻底抛在脑后,连密码都不记得,一放十几年。做到这一步,不赚钱都难,但这也是反人性的,人们喜欢快速致富,对于“慢慢致富”这件事超等缺乏耐心。
亚马逊首创人贝索斯曾经问巴菲特:“你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你的投资体系那么简单,为什么别人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巴菲特的回答就是:“因为没有人乐意慢慢变富。”
绝大多数人做不到抛之脑后,只能靠认知来降服对价格的关注。而巴菲特之所以超等有耐心,某种意义上就在于其对“买入股票就是买入企业的一部分”的信奉,这种信奉让他只关注企业经营本身,而不在意时间成本。
一些人总结称,巴菲特的时间成本为零,这句话真正洞悉了巴菲特的投资秘诀:不在意持股时间,就不会因股价波动而煎熬,心理层面澄净似水,和“忘掉生意业务、忘记密码”的健忘投资者异曲同工,自是无往不利。
进步认知,对抗低级欲望

许多人知道“长期持股是王道”,于是拼命去压制“追涨杀跌、快进快出”的谋利欲望,但这种生意业务欲望又是很难压制的,结果只能以失败告终。
一些资深投资者选择以退为进,先承认自己无法对抗欲望,然后对欲望进行升级,用高级欲望去压制低级欲望,反倒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阅读历史时,许多名臣为了青史留名而不惧身死。不惧身死,只因有更高的寻求,借鉴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理论,就是高级诉求压倒了低级诉求。
说点一样平常生存中的案例,都知道每天跑步有益康健,许多人死活做不到,也有不少人享受其中。那些每天跑步的人,不是通过自控力在忍受跑步的痛楚,而是成功完成了欲望转换,开始享受跑步本身。因为享受其中,所以痛楚和抗拒荡然无存,与自控力无关,也与坚持无关。
回到投资本身。优秀的投资人之所以能摆脱“快进快出、追涨杀跌”的生意业务欲望,多是因为他们信赖甚至信奉长期持有的巨大价值,用长期持有的大利来对抗短期追涨杀跌的小利。
举个例子,给一个孩子两个选择:要么现在吃掉一块糖,没有奖励;要么等2小时后再吃,奖励2块糖。可能有30%的孩子选择当下吃,70%的孩子选择等2小时。如果把等待的激励酿成10块糖或者最新款的流行玩具,选择等待的孩子可能会从70%进步到90%。
进步等待的生意业务对价,就能很好地克制短期生意业务的冲动。长期持有的价值,实际上黑白常高的,但普通投资者熟悉不到。
在普通投资者看来,当下生意业务的效用是1,长期持有的效用可能只有2,一鸟在手胜过两鸟在林,倾向于当下生意业务;而优秀的投资者意识到,长期持有的效用不是2,而是10,长期持有天然不再是难事。
本质上,这不是在比谁的自控力更强,而是比拼谁的认知更到位、更准确。
对长期持有的透彻理解

查尔斯埃利斯曾说,如果策略不是由透彻的理解所决定,那么它就会被临时事件所影响。许多投资者受情绪左右、冲动决策,事后后悔不已,根本缘故原由多是对其策略缺乏透彻理解。而对“长期持有”策略最透彻的理解,就是格雷厄姆的这句话,“买入股票就是买入企业的一部分”。
买入股票就是买入企业的一部分,这句话告诉投资者要关注企业基本面,着力分享企业经营产生的收益,估值变动产生的收益只当加分项,有更好,没有也没关系。
股价=每股盈利×市盈率,长期来看,投资者从股市中得到的财富主要来每股盈利的增长,至于市盈率变动,思量到估值程度的均值回归效应,拉长时间,总贡献几乎为零。如巴菲特所说,团体而言,没有什么奇妙可言,金钱不会从天而降,投资者根本不可能从公司那里得到比公司本身所创造的更多的财富。从长期来看,股市就是一台称重机。
一旦熟悉到这一点,投资者才有望从基于估值波动的零和博弈(思量生意业务佣金后是负和博弈)谋利中解脱出来,专心找到好公司,低估时买入、长期持有,投资赚钱不再是难事。
所以,一旦真正理解“买入股票就是买入企业的一部分”,投资者就容易做到“buy to keep,not buy to sell”,买入以持有而非生意业务。当然,不是绝对不生意业务,当出现买错、价格高估、基本面恶化等环境时,也需要生意业务,只是秉持长期持有的心态,不以卖出为目的。
投资者一旦秉持买入持有的心态,天然更关注企业基本面,逐步从价格波动的泥潭中逃离出来,走上投资致富之路。
基于能力圈,开启投资致富之路

既然买入股票是为了长期持有,那么天然要精选个股,挑选最优秀的企业进行投资。判断一家企业优秀与否,就构成了投资者的能力圈,即不懂不做,只投资自己看得懂的企业。
能力圈原则,要求投资者不能基于想象来投资、不能追逐市场热点题材来投资,也不能简单抄明星基金经理的作业,而是从研究企业基本面出发,对企业未来10年的发展前景和盈利增长给出自己的判断,在此基础上慎重做出投资决策。
当企业的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时,投资者应该及时调整持仓,换言之,只要基本面没有大的变化,投资者完全不必剖析股价的变动。甚至如巴菲特所说,股价持续大幅下跌对投资者是好事,便于投资者以更低的价格积累更多的股份。
当然,这个策略的前提依旧是对企业经营环境的把握能力,对企业前景的判断务必要大抵准确、可靠。这个时候,只要对自己诚实,投资者会发现自己能把握的机会实在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企业都处于能力圈之外。这实在没什么,能对几家企业形成明白的判断就足够了。
如果对任何一家企业的发展前景都无法形成可靠的判断,投资者就应该放弃自己投资炒股的想法,要么买主动管理型基金,把钱交给专业机构,要么听巴菲特的劝告,定期买入指数基金。
知名投资人段永平认为,巴菲特的安全边际指的是对公司的理解度。从这个意义上,如果投资者缺乏对企业的理解,无论什么价位买入都谈不上安全边际,天然与谋利无异,想要投资致富是不可能的。
所以,诚实面对自己,买入自己了解的公司,以股东的心态长期持有,就抓住了投资致富的钥匙。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环境下,本文所载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仅为观点交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发起。】

本文由公众号“薛洪言微语”原创,作者为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02A01XL5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