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78|回复: 0

观察丨7年投资6712亿元 雄安新区如今发展得怎么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小时前|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杨 雄安报道
7年时间,累计投资6712亿元,占地面积靠近3个纽约,雄安新区如今发展得怎么样了?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心、国务院印发关照,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项被称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重大决策部署正式进入公众视野。春雷响,万物长,中国最年轻国家级新区就此诞生,肩负着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的历史重任。


中国中化大厦(左)是雄安新区启动区标志性修建之一,外形类似“金芦苇”。图片由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提供
近日,由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主办、长城新媒体集团承办的“2024全国重点地方媒体总编辑雄安行”主题活动举行,红网时刻新闻记者有幸走进雄安新区,倾听这座未来之城拔节生长的声音。
“千年之城”的规划智慧
像一笔浅绛的山水,这是雄安新区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虽说是北京非首都功能会合承载地,但雄安新区的城市风貌和高楼林立的北京截然不同。
站在东西轴线高处放眼望去,雄安新区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水泥丛林,更没有玻璃幕墙。25米和45米高的修建错落有致,依次排开,描绘出轮廓舒展的天际线。就连最高的地标修建“金芦苇”也只有150米,仅为长沙最高修建IFS国金中心的三分之一。


雄安之眼。图片由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提供
雄安新区没有了冷冰冰的钢筋水泥丛林,反而显得温情脉脉。穿梭在城中的大街小巷,环城市外围道路框架基本形成,骨干路网、生态廊道和水系蓝绿交织,串起这座人与天然和谐共生的高程度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这背后,蕴藏着“千年之城”的规划智慧——天下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
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宣传网信局局长边建国介绍说:“我们先后组织60多位院士、国内外200多个团队、3500多名专家和技能职员参与规划编制。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全国关注度最高、动用机构最多、涉及领域最广、聚集人才最齐的一次城市规划编制。”


雄安会展中心。
在小红书上,有许多修建专业的学生和爱好者到雄安新区参观打卡。这里的修建风格特色鉴戒了国内外多个城市的优秀案例,对修建颜色、高度、屋顶样式等统一规范,修建古今交融,布局灵活有序,并与天然环境完美结合,既有中国古典神韵又具鲜活现代气息。
例如,中国中化大厦接纳白洋淀“金芦苇”的设计理念,呈现出层层簇拥、拔节生长的体态,将成为雄安新区最高修建之一。雄安城市计算中心鉴戒了赵州桥的形制,造型像一只眼睛,见证着这座千年之城的发展变化,被称为“雄安之眼”。
孪生共长的三座城市
作为“妙不可言 心向往之”的未来之城,雄安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堪称奇迹。
截至现在,雄安新区开发面积覆盖184平方公里,总修建面积达4370万平方米,4017栋楼宇拔地而起。其实,这些肉眼可见的物理修建,只是雄安的一部门,也被称为“地上雄安”。
雄安新区的规分别为三座城:“地下雄安”“地上雄安”“云上雄安”,分别指的是地下综合管廊、地面看得见的物理修建和云端看不见的数字孪生城市。


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坐落于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是雄安新区首个标志性城市修建群。图片由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提供
就拿“地下雄安”来说,低头看不见井盖、抬头看不到电线,这是雄安新区地下综合管廊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先地下、后地上”,合理开发使用地下空间,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创新亮点之一。
所谓地下综合管廊,就是在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让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会合起来,设有专门的检验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它们不仅可以提升市容市貌的美观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能降低路面翻修的频次和开支。
除综合管廊外,“地下雄安”城市还包括地铁、城际铁路、物流汽车通道等设施。
雄安城市计算中心也叫“雄安之眼”,这里是“云上雄安”的主阵地,在“地下雄安”和“地上雄安”如火如荼建设发展的同时,雄安的数字“孪生城市”也共生共长。
“我们正在把社会、生活、经济等各方面数据都实时‘孪生’到数字平台上,用于城市管理、安全保障和运营保障。简朴来说,现实城市中的每一栋修建、每一条道路、每一根管道,甚至每一道钢梁,都会在网络平台形成与之孪生的数字化模型。”雄安城市计算中心相干负责人介绍。
据悉,雄安新建区域每平方公里公共传感器多达19.8万个,基础设施智慧化程度超过90%,智慧工地、无人驾驶、数字人民币等一系列智能化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蓬勃发展的创新密码
产业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是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重点任务之一。雄安新区已经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的阶段,未来要布局哪些产业?
记者从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产业组了解到,雄安新区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能、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制造、新材料3大产业;着力打造国家级前沿创新平台、产业孵化创新平台、效果转化创新平台3类创新平台;聚力打造启动区及第五组团联动容东片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高新区3个科技创新集聚区;加速构建疏解单位协同创新、未来产业协同创新、未来城市协同创新3个协同创新场景。
走进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蓝白相间的修建风格充满了现代科技感,这里以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科技服务为产业主导,超前布局新技能、新产品先行先试应用场景。“我们集成式地把多家平台公司的科技服务复制到雄安新区,让北京疏解到雄安的企业,也能享受到北京中关村一样的全方位服务。”相干负责人说。


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图片由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提供
除了高端高新的产业集群令人瞩目,雄安的“新”还排泄到了城市风貌、下层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处处一派生机勃发的情况。
这里有“一会三函”“一枚印章管到底”“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政务服务创新;有中试基地、中科院创新研究院、雄安高新区等平台载体创新,有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发展联盟、高校协同创新联盟等产业发展机制创新,有BIM、CIM平台等城市建设管理创新……
总之,各领域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试点示范项目正在雄安加速落地。
妙不可言的未来之城
都说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雄安。
雄安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不仅是党中心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肩负着探索新一轮开放发展新路径的重要使命。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类宜业宜居。


南文营社区。图片由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提供
出门不堵车,学校、公园、社区食堂、养老驿站步行可达,雄安新区打造的“15分钟生活圈”,让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想象具象化。
红烧鳕鱼8元、菜花炒腊肉6元、凉拌菠菜4元……走进南文营社区食堂,公告栏上张贴着“爱心餐每周食谱”。据了解,60岁以上老年人在食堂就餐分别可再享受7.5-2.5折的优惠。
南文营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伟肖介绍:“我们通过‘市场化+公益’运营模式,引进第三方餐饮公司,为老年人提供优惠就餐服务。现在1800多名老人已完成实名认证,到食堂刷脸就能吃饭。”
南文营社区只是雄安新区下层治理新格局的一个缩影。在步行10分钟的范围,南文营社区会合打造了社区食堂、社区博物馆、创业空间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与学校、卫生服务站等共同构建起了服务功能完善、主体多元、质量更高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步入孟夏时节的白洋淀,蓝天碧水,山依荷伴,鸟飞鱼跃,一丛丛芦苇随风摇曳。建区以来,白洋淀水质从劣V类提升并稳定保持在III类,淀区野生鸟类达279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73种。


白洋淀。图片由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提供
其实,不仅在白洋淀,雄安新区处处绿树成荫,碧水环绕,丛林覆盖率由新区设立前的11%提升至34.9%。随着雄安郊野公园、悦容公园等一批高品质城市公园建成投用,未来,雄安新区蓝绿空间占比将稳定在70%,丛林环城、湿地入城,出门是花园、处处是游园。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化的载体和门路。如今,雄安新区的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城市功能持续完善、城市形象日渐清楚,逐步实现从“一块地”到“一张图”再到“一座城”的华丽蝶变。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02A05CZK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