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6|回复: 0

央国企重组整合加速,这三大板块最值得关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0:09|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众多迹象明确显示出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合并重组进程正显著提速,且动作频仍:7月11日,中航电测宣布对成飞团体实施收购,并购规模高达百亿元;8月30日,东航公开表示将吸收合并一二三航空;9月2日,中国船舶筹划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两家市值均超千亿的公司实现“合体”,此次并购交易规模创下了A股市场近十年之最;同日,中国保变电气与中国电气装备进行了业务整合;9月5日,国泰君安拟议吸收合并海通证券,此举直接重塑了头部券商的格局;9月8日,盐湖股份与五矿团体团结组建了注册资本高达百亿元的中国盐湖团体,又一家行业巨头浮出水面……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以来,已有近20家上市公司牵涉央企的重组整合。知本咨询的数据显示,从2024年1月至7月初,国有企业整合重组的事件数目同比增长凌驾120%。
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在重组进程中取得了不俗的结果。Wind数据显示,自2024年以来(截至12月20日,下同),由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作为竞买方参与的并购重组规模已凌驾5800亿元,占比攀升至76%,达到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回首历史,央企的整合动向往往预示着历史的风向标,其分合交替反映了国家在差异阶段的意志和需求。当前,一个从“分”向“合”变化的时代正强势拉开序幕。
为何国家要倡导构建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并不停加大对央国企改革的政策支持力度?为何加速推进央国企的重组整合成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突破口”?央国企改革的加速推进,无疑承载着至关重要的国家战略使命。
继“中国神车”掀起轰动后,“中国神船”也紧随其后,震撼登场。最新消息显示,2025年1月7日晚间,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船舶”)发布公告,国务院国资委等主管部门近日已原则同意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重工”)的总体方案。两大千亿级旗舰上市公司的合并迅速在资本市场引发了强烈反响。
据披露,本次交易中,中国船舶拟购买的资产交易金额高达1151.50亿元,这是A股市场十年来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交易。尽管两者原本均隶属于全球最大的造船团体——中国船舶团体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且处于“一南一北”的竞合态势,但此次合并无疑标志着国企改革的新里程碑。
“南北船”的整合历程堪称国企改革史的缩影。1982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成立。在国企改革浪潮下,1999年中船总公司被拆分为两家独立企业:“南船”(中国船舶工业团体)和“北船”(中国船舶重工团体)。2019年,“南北船”两大团体实施团结重组,诞生了全球最大的造船团体——中国船舶团体。现在,中国船舶团体再次开展资产整合行动,两艘“巨轮”终于合体。
“中国神船”的诞生能否再度书写资本界的传奇?十年前,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通过换股合并成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股价一路飙升,被誉为“中国神车”。现在,中国中车已发展成为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并将高铁技术广泛应用于风电、储能、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通过合并实现做大做强,再进一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正是中国中车模式的精髓。因此,不少网友对“中国神船”的未来充满期待,并开始畅想更多央国企合并的可能性。
从央国企合并的大动作来看,各类“神级”企业的连续诞生并非空谈。例如,航空工业团体旗下的成飞公司通过重组注入中航电测,有望成为A股市场的又一千亿巨头。成飞以其突出的战略地位和产业优势,在我国战斗机生产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其核心产品歼-20代表了我国第五代战斗机的最高水平。同时,成飞还承担了多种民用航空产品的研制生产使命,展现了强盛的综合制造能力。此次重组完成后,中航电测将获得强盛的技术支撑和市场竞争力,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
为了做大做强,央国企改革的步伐正不停加快,“合并潮”已成大势所趋。国央企的整合之所以再次迎来合并高潮,与当前国央企所处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从历史脉络来看,国企改革从最初的“放权让利”起步,渐渐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现在,国央企已成为规模庞大的“超等巨头”,但“大而不强、效率不高、活力不敷”等问题依然存在,难以满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同时,部分行业还陷入了“内卷式”恶性竞争,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
央国企改革的不停深化正是为了攻克这些难题。国资委明确要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合并重组成为这轮改革的新风向。通过合并重组,可以淘汰“内耗”,避免“内卷”,共同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央国企合并重组的影响深远重大。除了避免内部竞争外,还旨在加速出海,寻求海外市场的拓展。在全球化浪潮中,出海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央国企整合正是希望集中力量共同开拓海外市场,而不是在国内自相残杀。目前,央国企出海正处在关键加速阶段,未来将成为中国“出海”进程中的“定海神针”。
经过一系列布局与优化,中国国有资本正加速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及关键领域集中。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立、科技创新的央国企是最值得关注的三大板块。大国博弈背后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央国企改革的布局和走向将牵引着天量资源和财富的走势,成为洞察国家布局的关键线索。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05A0258H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