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6日6时许,“利洋358” 科考船抵达适合放生的深海海域,“海棠” 被顺利放归大海
这是我国首例成功救治的搁浅短肢领航鲸。
本文首发于南边人物周刊图、文/ 王程龙,张茂
2024年5月26日清晨6时许,在距离海南三亚70海里、水深500米的海域,随着“利洋358”科考船上的担架缓缓打开,短肢领航鲸“海棠”被顺利放归大海。这是我国首例成功救治的搁浅短肢领航鲸。
2024年1月3日,一头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雄性短肢领航鲸在三亚海棠湾受伤搁浅,在多单位协作下被送到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救治,各人为它取名“海棠”。
初期由于肺部感染和衰弱,“海棠”在水中随时都有侧翻溺毙的伤害,一百多名志愿者自主接龙,24小时轮流值班,在救助池中托举“海棠”。
在专业保育职员和爱心志愿者的悉心救治和照料下,“海棠”从不能维持身体平衡到能够自主游动进食,从进入医疗救助池输液、查抄,到在室外大池开展野化训练,它的身体状态越来越好。
1月5日开始进食、1月9日独立游动、1月18日肝功能恢复正常、1月23日自主下潜、4月27日血检结果正常……经过几个月的恢复,“海棠”的体长从3.6米长到了3.7米,胸围也从1.9米长到了2米。
2024年5月7日,经过多方专家考察论证,“海棠”已具备自主捕食、辨识同类等独立生存技能,到达野外放归标准,最终决定将它运送到深海放生。
如今,“海棠”已重回大海,去寻找它的族群。这趟回家之旅,人类与“海棠”相伴走过了145天。
▲2024年1月3日,三亚海棠湾,一头雄性短肢领航鲸受伤搁浅,救济职员正在救助
▲2024年1月3日,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保育员使用B超设备查抄 “海棠” 体内器官是否存在病变
▲2024年1月4日,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志愿者在医疗池中守护尚未脱离生命伤害的领航鲸 “海棠”
▲2024年1月8日,动物营养师将药物倒进鱿鱼体内,给受伤的 “海棠” 进行药物投喂。初期的治疗药物以抗炎补液、护肝、养胃止血为主
▲2024年1月8日,“海棠” 有多处外伤,兽医在伤口处喷药水
▲2024年1月8日,为了让 “海棠” 有更大的水域运动空间,潜水员清理新救助池里的藻类等杂物
▲2024年4月24日,工作职员对 “海棠” 进行抽血。由于领航鲸在抽血过程中可能出现应激反应,众人采用环抱式进行抽血,同时投喂鱿鱼安抚 “海棠” 感情
▲2024年5月7日,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户外水池,“海棠” 冲出水面,查看志愿者手中是否携带它爱吃的鱿鱼
▲2024年5月7日,多方专家经过考察论证,同等认为 “海棠” 具备野外放生条件
▲2024年5月25日,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室外水池,潜水员通过围网的方式将 “海棠” 引入室内医疗池,为放归大海做准备
▲2024年5月25日,志愿者更新 “海棠” 放生时间表
▲2024年5月25日,“海棠” 的发现者之一宋科威拿着它搁浅沙滩的现场照片,报告爱心救助的经过
▲2024年5月25日,运往港口前,工作职员在 “海棠” 背鳍上安装定位信标,以便追踪它在大海中的运动状态
▲2024年5月25日,三亚港务局码头,装载 “海棠” 的放生槽吊运至 “利洋358” 科考船
▲2024年5月25日,“利洋358” 科考船运送 “海棠” 前往距离三亚市70海里的海域放生
▲2024年5月25日,工作职员和志愿者在 “利洋358” 科考船内讨论放生细节
▲2024年5月26日,志愿者使用无人机实时观察重回大海的 “海棠”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601A03U4R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