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哭笑不得。面对活人的房地产现在困难重重,但是面对逝者的墓地产,看起来却日益是一个“向阳财产”。根据墓团网的数据,北京墓园平均起售价8.31万元,上海9.97万元左右,广州4.33万元,深圳6.41万元。这只是论个卖的,而且还是起售价,如果是独立占地墓穴的话:北京最低得花8.9万才能买到0.4平的卧碑,而上海差不多得10万。没什么概念是吧?做个对比,上海的房价每平也不外才10万出头。一个小小的墓地的价格比房价贵多了。更夸张的还有,其实早在2012年,“墓地产”的价格还仅为2万/平米,从那以后一路腾飞,到现在12年时间涨了十几倍不止。“墓地产”远远跑赢了“房地产”。而且,墓地产也有“公摊面积”,也是变相地推高了墓地价格。价格如此飙涨的情况下,“墓地产”成了香饽饽:1、做墓地交易的公司赚的盆满钵满,好比港股殡葬第一股的“福寿园”,毛利率超过85%,年收入超过20亿。2、各家城投公司跑步进入这个“向阳行业”:好比益阳城投投资了3.5亿,拿了360亩地来开辟墓地;安远城投花了1.8个亿打造了个440亩的景观式陵园。3、包括现在房地产市场不行了,某些地方上的房企也开始有了进军墓地产的动作。那么促成“墓地产”价格飙涨的原因在哪呢?一、需求因素推动我们已经进入了老龄少子化的社会阶段,甚至可以说,是加速老龄化的阶段,根据兴业证券的研究,到2035年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将会达到20%左右,也就是有接近3亿老年人。而生老病死是所有人都无法避免的,而死后入土又是情绪和责任所在,因此这类“墓地产”可以说,是刚需中的刚需。也正因为是“刚需”,所以近些年各种“天价墓”屡屡上演,好比屯门思亲公园的一个龛位就能达到42万,上海松鹤园更是爆炒到76万。二、供给紧张1)是现存的墓地资源少。目前我国合法规划的墓地数量仅为3000多处,撑死足够容下4000万-8000万的人,而每年的殒命人数就高达1000万左右,现有的墓地资源不到四五年就会耗尽,而且近年来“宠物墓地”还在不断鼓起,挤占了正常墓地的资源。2)是想规划新的墓地很难。一是用地性子特殊,审批不容易,一旦确定作为墓地了,土地性子几乎再也无法更改;二是选址困难,究竟是墓地,不论规划在哪里,都会影响到周边的住民和周边的房价,因此只能往偏了又偏的地方规划;三是环保要求越来越严,各种环境敏感区、水源保护区、农田等区域都不答应修建公墓。末了,送上《寻梦周游记》里感动所有人的一句话:殒命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亲人也并未拜别,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在每个人心中。其实,记住他们,是最好的怀念。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527A0A28R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