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蛇年首个交易日,2月5日,A股早盘高开后震荡回落,沪指收跌0.65%,报收3229.49点。
过完农历新年,A股春季行情是否将如约而至?“春季躁动”又将怎样演绎?多位券商首席给出了最新预判。
据第一财经梳理,券商普遍判断,2025年A股的春季行情可期,来由包罗:年初市场调解不会改变春季行情的汗青规律;近期落地的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振政策预期,流动性充裕大概推动春季行情启动等。
当前“春季躁动”进程怎样?券商也划定了时间表——中信证券首席A股策略师裘翔认为,2月“春季躁动”进入加速阶段;东兴证券首席分析师林阳预计,春季行情可延续到3月中下旬;申万宏源认为,随着流动性宽裕,各类活跃资金往往在2月至3月涌现。
至于具体行业、配置策略上,AI硬科技、消费医药等是券商共同看好的方向。
机构普遍认为春季行情可期
今年年初,A股波动放大,沪指一度失守3200点,市场交易情绪有所回落。据东方财富数据,年初至春节假期前(1月2日至1月27日),三大指数区间跌幅均超2%。
但在近期,陪同政策暖风频吹,市场对春季行情的等待逐渐被点燃。1月下旬,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发布,明确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相关指标和举措。
在此情况下,A股春季行情是否会如约而至?券商多对此持肯定观点。结合年初市场表现、汗青规律等,多位券商首席表示,今年的春季行情不会缺席。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认为,在业绩预告披露落地和春节效应落地后,市场迎来“春季攻势”的时间窗口,这个时间窗口由春节后资金回流、两会预期、业绩真空期共同推动。“总体来看,今年2-3月,仍旧是经典的做多A股的时间窗口。”张夏认为。
裘翔判断,春节假期期间,美国加征关税以及DeepSeek是最重要的两大变化。关税扰动落地后,外部风险在4月前步入平静期,春季躁动时间窗口更加清晰,国产AI重估成为重要情绪催化。
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官陈果认为,1月市场大幅波动,春节前市场已跌出空间,从汗青履历来看,春节后跨年行情有望迎接主升段。他分析,春节后、两会前(是)业绩真空期,两会政策预期及资金回流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将直接支持风险偏好,而1月的市场大幅波动为后续跨年行情主升段创造空间。
海通证券也认为,年初的A股调解,不改变春季行情的汗青规律。
“开年A股出现调解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开年下跌不改变春季行情的汗青规律。”海通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吴信坤称,今年的春季行情大概正孕育中,对于后市行情应保持积极乐观态度,2025年A股春季行情仍旧可期。借鉴汗青,A股春季行情年年都有,驱动行情展开的因素主要有政策催化、流动性宽松、基本面改善三方面。
就政策面而言,华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邓利军提到,方案落地提振政策预期,流动性维持充裕下大概推动春季行情启动。
“春季行情自2009年以来尚未缺席。”申万宏源财富管理研究部首席分析师蒋亦凡说,结合汗青行情履历,2025年春季行情大概率不会缺席。但他也提到,只管春季行情是积年都会存在的现象,但涨幅和持续时间差异较大,关键性决定因素大概与经济数据是否回升、流动性是否宽松、行情启动之前是否出现超跌有关。
对于今年A股春季行情的走势,他预判,1月至2月的PMI指数,是否延续去年10月以来的回升趋势,将成为关键性指标。同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能在春季正式落地、降准及降LPR能否真正兑现,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情的终极启动时间和终极涨幅。
春季行情将持续多久?而据申万宏源数据,从上证指数表现来看,2009年至2024年的春季行情均匀持续时间44个交易日,均匀涨幅为18%。
林阳预计,春季行情可延续到3月中下旬。“从影响行情的三要素来看,经济数据持续向好,政策端持续发力,虽然外部博弈有所加剧,中国科技资产显示出强劲后劲,三者有望形成共振,春季行情有望持续展开。”他说。
DeepSeek引领AI行情,消费医药也被看好
当前阶段,哪些行业板块被看好,有望成为市场资金的主攻方向?近期火爆“出圈”的DeepSeek将怎样影响A股后市?
总体来看,AI硬科技、消费医药成为券商共同看好的方向。
裘翔认为,风格上,预计市场将在春季躁动期间先演绎极致高波风格,后逐步向低波转换;板块上,建议重新器重非美出海逻辑在年报季的持续兑现;行业上,先看AI为代表的强势主题极致演绎,后转向红利+非美出海。
对于DeepSeek,他认为,春节后的高波动阶段,占优的行业主要体现在DeepSeek带来的国产AI的催化和互联网平台公司的重估。具体行业层面,A股可持续演绎的行业更偏硬件,建议重点关注国产先辈制程和算力等。
陈果也认为,Deepseek推动国内AI+信心重估,AI+仍是核心主线。
他分析称,Deepseek的突破进展是对AI+产业逻辑重大利好,或推动春节后国内AI+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走出独立行情,国内AI数据、算力、算法、应用等各个环节均将有所表现。
吴信坤认为,科技制造和中高端制造或是A股中期主线。“当前政策催化、流动性改善及基本面修复均为春季行情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行情徐徐展开,市场的中期主线将逐渐明晰,建议关注兼具供需优势的中高端制造以及受益于产业周期回升的科技制造。”他说。
除AI硬科技之外,消费医药也被券商看好。
“器重硬科技,关注消费医药。”吴信坤说,消费医药板块下跌时间长、低估低配,背后反映的是市场对消费板块投资机会的悲观预期。未来增量财政政策有望倾斜消费,中央经济工作集会将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放在首位,政策发力背景下预期差较大。
政策加码、中长期资金入市受关注
政策层面,中长期资金入市进程备受关注。
张夏认为,A股增量资金有望重新回归,原因是:前期发布的一揽子推动中长期增量资金入市的政策,将会持续发挥作用,成为股票市场的稳固资金来源。从春节效应的后半程来看,节前流出的融资余额在节后有望回流。中国资产在春节前至春节表现精良,全球资本开始正视A股投资代价,节后外资流入A股的大概性较大。
裘翔分析,从市场流动性层面来看,A股短期资金面增量相对有限,中长期资金入市进程和机制更值得关注。在他看来,目前,公募产品新发(包罗ETF)和外资或难以持续提供稳固的增量资金,存量ETF的净申赎基本稳固,只有在市场调解时会呈现一定净流入。
“更值得关注的还是实施方案的落地进程,其对于中长期增量资金结构有更直接影响。”裘翔说。
政策有望提振市场情绪。邓利军说,自去年年末以来,市场情绪在海外风险扰动、国内政策步入空窗期后有所回落。而方案的落地短期内缓解了市场悲观情绪,本轮引入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力度和实施速度均较强,后续风险偏好有望随着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得以修复。
对于2025年全年A股资金面情况,吴信坤预判,今年,政策发力望推动基本面预期升温,A股资金入市情况或较24年进一步改善,全年净增量资金或达2万亿元。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05A07DDE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