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93|回复: 0

买黄金注意了,618批次抽检不合格,涉及中国黄金、老凤祥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1、2月分别有春节和情人节两个节日,不少消费者会趁着节日,给亲友、恋人奉上精心准备的黄金饰品。
周大福、周六福、金大福、金六福、六福珠宝、中国黄金、中国珠宝……“福”“金”“周”“六”“大”各种祥瑞字眼排列组合,让人眼花缭乱,消费者对这些品牌似曾相识,那么它们在政府监管部门抽检中表现怎样呢?
近期,《消费者报道》整理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各省市区级市场监督管理局于近3年发布的黄金珠宝饰品抽检情况,供消费者参考。
结果显示,2022年1月—2024年12月,监管部门共抽检黄金珠宝饰品4458批次,其中618批次不合格,周大福、中国黄金、六福珠宝、老庙、老凤祥、DR等品牌“上榜”,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标识、珠宝玉石名称、纯度等。
中国黄金、老庙、周大福、老凤祥、DR等被检出不合格

国际金价持续攀升,助推黄金产品销量大幅增长。Wind数据显示,2024年,伦敦黄金现货价格、COMEX黄金期货价格收盘分别定格在2624.16美元/盎司、2639.3美元/盎司,年度涨幅均超过27%,创下2010年以来最大年度涨幅纪录。
根据中国黄金协会披露数据,2023年,我国黄金消费量达1089.69吨,同比增长8.78%。其中,黄金金饰消费量为706.48吨,同比增长7.97%;金条及金币消费量为299.60吨,同比增长15.70%。
黄金虽好,但消费者一不小心就有大概买到不合格的黄金珠宝饰品。
据《消费者报道》统计,过去三年(2022年1月—2024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各省市区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共抽检黄金珠宝饰品4458批次,产品涉及项链、挂坠、手镯、戒指等,其中618批次不合格,整体合格率约为86.1%。


品牌方面,较多消费者耳熟能详的知名黄金珠宝品牌均有不合格情况,包括中国黄金、梦金园、中国珠宝、金大福、周大福、老庙、六福珠宝、老凤祥、DR等知名品牌。
具体如下:


“中国黄金”6批次不合格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被通报的618批次不合格黄金珠宝饰品中,标称由“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国黄金”饰品近3年被检出6批次不合格,是抽检出现不合格情况较多的品牌。
其中,2024年12月,秦皇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4年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的公示。公示显示,1批次标称由“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标称商标为“中国黄金”的足金项链(标签标注:8.39克)被检出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标签标识标注:经销商、生产商未明白标注。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中国黄金”产品已多次出现被抽查不合格的情况。
2024年8月,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4年贵金属、珠宝饰品产品质量市级监督抽查情况的公告。公告显示,1批次标称由“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标称商标为“中国黄金”的足金翡翠挂坠被检出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珠宝玉石名称、样品标识。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2月5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买卖业务所主板挂牌买卖业务上市,股票简称“中国黄金”,股票代码“600916.SH”。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是其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为38.46%。
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于2003年,是中国黄金行业唯一的央企,也是中国黄金协会会长单位,其前身为国家黄金管理局、中国黄金总公司。
中国黄金(600916.SH)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其销售模式主要包括直销模式和经销模式。直销模式主要包括直营店渠道、银行大客户渠道、电商渠道等,经销模式主要为加盟店渠道。截至2023年末,中国黄金已开业门店合计4257家。其中直营店共计103家,华北地区数量最多;加盟店共计4154家,占比高达97.58%,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也就是说,消费者在市面上看到的“中国黄金”门店,超过九成均是加盟店。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黄金(600916.SH)的经销模式(加盟店渠道)毛利率和增长均优于直销模式。财报显示,其经销模式的毛利率为5.93%,营收增长26.08%,而直销模式的毛利率为2.81%,营收增长为15.41%。

▲来自中国黄金2023年年度报告

据财报披露,中国黄金(600916.SH)将黄金产品分为金条、黄金金饰、K金珠宝等类型。其中,黄金产品中的金条产品主要由子公司三门峡金银制品公司自行生产,而黄金金饰、部分黄金制品主要以委托外部工厂加工的方式完成生产,K金珠宝类产品和部分黄金制品以成品采购为主,不涉及该公司生产环节。
《消费者报道》记者就抽检不合格、加盟店模式等情况向中国黄金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周大福”2批次不合格

除“中国黄金”以外,2批次“周大福”黄金珠宝饰品不合格信息也出现在2024年12月秦皇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24年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的公示中。
具体如下:2批次标称由“周大福珠宝金行(深圳)有限公司”生产的标称商标为“周大福”的黄金珠宝饰品被检出不合格,分别为18K金钻石戒指(标签标注:1.90克)、足金和田玉挂坠(标签标注:1.86克),不合格项目均为标签标识标注:经销商、生产商未明白标注。


《消费者报道》记者就抽检不合格情况咨询周大福珠宝集团,该公司发言人回应表示,周大福珠宝不停严守珠宝相关的国家标准(国标)要求,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同时配合各调查部门的抽检工作。“我们的产品上均按照国标显示出品牌及厂家的标识。有关2024年12月秦皇岛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抽检结果,经与调查部门沟通,确认只是在抽检标准上有误会,有关部门经了解后亦已撤销那两项不合格记录。”
2月4日,《消费者报道》记者再次登陆秦皇岛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未能再搜索到该公示,但通过搜索引擎搜索还能找到该抽查结果。
至于此次被抽检不合格的生产企业——周大福珠宝金行(深圳)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周大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01929.HK)有何关系呢?
上述周大福珠宝集团发言人向记者表示,周大福珠宝金行(深圳)有限公司是周大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股份代号:1929)全资拥有的子公司之一,主要业务为珠宝产品生产和销售。周大福珠宝金行(深圳) 有限公司销售渠道以旗舰品牌“周大福”线下门店为主,也包括集团其他子品牌的门店和线上销售渠道。
根据公开资料,“周大福”创立于1929年广州,首创人为周至元,主要经营传统黄金饰品。1960年,将“周大福”带到香港的周至元的半子郑裕彤组建了周大福珠宝有限公司。根据德勤发布的《2023年全球奢侈品气力》,周大福是当前市值最高的中国奢侈品品牌,在全球奢侈品牌中排名第八,超过爱马仕和劳力士。

▲来自德勤《2023年全球奢侈品气力》

周大福(01929.HK)2024/2025年中期报告显示,2025财政年度上半年(2024年4-9月),集团业务额同比下降20.4%至394.08亿港元。受惠于黄金价格飙升使零售产品毛利率有所改善及定价黄金产品贡献增多,毛利率增长至31.4%,经营溢利率亦扩大至17.2%。
截至2024年3月31日,周大福集团在中国内地共有7403个周大福珠宝零售点,遍布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2024财年,周大福中国内地直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1.8%,加盟门店增长7.4%,但是同店销售增长均录得下滑,直营门店下跌4.8%,加盟门店下跌幅度为4.2%。
据周大福珠宝集团发言人提供的数据,截至2024年9月,按周大福珠宝门店数目计算,直营店占23.3%,加盟店占76.7%。目前周大福工厂产能最主要来自顺德和武汉的自有厂房。
“加盟商业务向来是周大福珠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完善的加盟商管理制度和清楚的营运守则来确保所有产品和服务品质的一致性,包括确保商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集团要求,员工管理方面也会通过严格的专业培训确保服务质量与直营店一致。我们会监督加盟商的执行情况,如有违规则会要求实时整改。” 周大福珠宝集团发言人表示。
“老凤祥”“DR”各1批次不合格

2024年12月,威海市环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4年流通领域电动自行车及配件产品、黄金珠宝质量抽查结果公示,“老凤祥”“DR”上榜不合格名单。
公示显示,1批次标称由“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生产的“老凤祥”足金挂坠(5.08g,00120119849183)被检出不合格,原因是标签不合格。
1批次标称由“迪阿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DR”18K金玉髓手链(真爱之心手链S-DRZJA54959,总重2.584克)被检出不合格,原因也是标签不合格。


据悉,老凤祥创立于1848年上海,是“百年金字招牌”。根据企查查信息,此次被抽检不合格的企业——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老凤祥股份有限公司(600612.SH)旗下子公司。
老凤祥(600612.SH)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老凤祥共计拥有营销网点5994家(含境外银楼15家),全年净增385家。其中自营银楼网点为187家;连锁加盟店5807家,净增加392家。
根据其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老凤祥(600612.SH)的业务收入为525.82亿元,同比下降15.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76亿元,同比下降9.60%。广发证券认为,金价高位抑制消费,导致老凤祥Q3收入利润承压。今年金价上行势能明显,屡创新高,对终端黄金消费造成了较大压力。
至于“DR”,其广告语让人印象深刻,宣称“一生只送一人”“男士一生仅能定制一枚”“全球第一钻戒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其宣称的“全球第一钻戒品牌”依据的是弗若斯特沙利文按2020—2022年全球市场钻戒销量统计,于2023年7月完成的调研,专业钻戒品牌定义为不以贵金属销售为主要营收来源的专业钻石饰品品牌。但沙利文出具的报告颇有争议,本刊于2024年9月曾刊发《揭秘国际机构沙利文怎样在中国批量生产“销量第一”,最快10天即可出证》,感爱好的消费者可自行查阅。

▲DR官网截图

其余梦金园、中国珠宝、金大福、老庙、六福珠宝等品牌不合格情况不再罗列和赘述,消费者可自行查看上方不合格名单表格或查询各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
标识、命名、纯度是不合格“重灾区”

这些黄金珠宝产品为什么出现不合格?主要涉及哪些指标?
从抽检项目来看,标识(印记、标签)、珠宝玉石名称、定名、纯度(金含量等)等指标不合格情况较突出。


一、标识(印记、标签),745批次不合格,占比69.0%。标识、标签问题不停是贵金属及珠宝玉石饰品监督抽查中的常见问题,是问题出现频次最多的不合格项目。
国家标准GB 11887-2012《金饰 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规定了金饰中贵金属的纯度范围、印记、测定方法和贵金属金饰的命名方法。其中,金饰的产品标识主要包括印记和标签两部分,印记内容应包括厂家代号、质料、纯度等,标签应标明贵金属的中文名称。
印记,指的是打印或刻印在贵金属饰品上的永久性标识。该项目不合格主要是印记与标签不一致、印记不清楚、缺少厂家代号或纯度、质料及标注纯度不规范等。
标签不合格主要是无饰品名称、未注明质料或纯度、缺少产品标准编号、未明白标注经销商和生产商、没有标明贵金属的中文名称等。比方,标签标注“PT950”“G750”都是不合格的,应标注为“铂Pt950”和“金G750”。
二、珠宝玉石名称、定名,116批次不合格,占比10.8%。国标规定,贵金属金饰命名内容应包括纯度、质料、宝石名称和饰品品种。珠宝玉石名称、定名不合格一般出现在黄金饰品镶嵌的低档宝石、人工宝石中。比方,标注为“锆石”的样品,实测为“合建立方氧化锆”;标注为“天然水晶”的样品,实测为“石榴石”。
三、纯度,79批次不合格,占比7.3%。贵金属饰品中的贵金属含量直接决定了其价值高低,贵金属(如金、银、铂和钯等)的含量越高,价值也越大。纯度指的是贵金属元素的最低质量含量,以贵金属的质量含量千分数计量。
专家认为金价大概还会大幅上涨

春节期间,大家为何抢购黄金?未来金价还会上涨吗?
对此,经济学家宋清辉接受《消费者报道》记者采访表示,金价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全球经济形势、地缘政治局势、美元走势和通货膨胀等。比方地缘政治局势方面,也是影响金价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因为战争冲突、政治动荡等事故往往会引发市场恐慌情绪,投资者将资金转向黄金等安全资产,进而导致金价飙升。
由于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祥瑞,因此很多中国人风俗在这个时刻奉上黄金饰品或金条,作为对亲友的良好祝福,这种传统习俗也是黄金在春节期间需求量大增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际黄金价格上涨,是否也对黄金珠宝企业经营情况有影响?
周大福珠宝集团发言人认为:“包括金价波动、消费信心不足等在内的诸多宏观因素会对整体行业和消费氛围产生影响,短期无可避免对销售造成压力,但我们相信,一些刚性需求始终存在,如结婚、送礼和悦己等,而节假日消费也有助于拉动需求。同时,当金价趋向稳固,市场积存的需求也会重新规复过来。此外,我们的业务不仅限于黄金产品,还有其他珠宝类产品。”
对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买金增值的行为,宋清辉表示,年轻人购买黄金或黄金饰品用来增值,值得鼓励,这说明年轻人认识到了财富保值的重要性,黄金因其相对稳固的价格走势,成为规避风险和实现资产增值的优选。“从投资角度来看,建议投资者分批次买入黄金,以避免在金价持续上涨时一味满仓购买。”他建议。
“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情况下,可以或许为消费者提供相对稳固的价值保障。”宋清辉认为,“在此背景下,未来金价依然大概会大幅上涨。”
【特殊声明】:本篇内容所采用的原始数据均源自权威官方网站,数据客观真实。如相关抽检结果数据经政府有关部门核实及认定后确认有变更事实的,请实时联系本刊。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05A05XEB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