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市场在2025年迎来了一个令投资者始料未及的"开门黑"。1月2日,沪深两市全线大跌,沪指跌2.66%,深成指跌3.14%,创业板指更是暴跌3.79%,创下了2016年以来最差开年表现。这一开局不仅打破了比年来A股相对平稳的开年传统,也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然而,尽管市场短期承压,但专家们仍对2025年A股的中长期表现保持审慎乐观态度。
市场调整背后的多重因素
本次A股市场的大幅调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起首,年末降准降息的预期落空对市场信心造成了打击。尽管央行行长潘功胜此前在金融街论坛上暗示大概进一步降准,但实际政策未能实时跟进,导致投资者对政策支持力度产生怀疑。其次,美股年末一连下跌的负面情绪传导至A股,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最后,年初机构调仓换股的集中动作进一步加大了市场颠簸。
结构性时机仍存,长期资金入市可期
尽管短期市场表现不佳,但多家机构仍对2025年A股市场保持积极展望。中金等机构认为,A股已触及中期紧张底部,2025年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望整体好于2024年。随着货币政策宽松周期的开启,无风险利率下行将推动长期资金有序入市。同时,稳增长政策的全面推进也将为A股和港股带来更多吸引力。黄文涛等分析师指出,2025年A股市场的结构性时机将进一步增多,特别是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
政策预期与市场实际的博弈
德邦固收团队的分析显示,当前经济金融数据已有一定改善,短期内货币政策大幅加码宽松的必要性不高。这意味着市场对政策工具的预期大概需要适度调整。投资者应当密切关注政策调整的详细节奏,制止对降息等措施抱有过高期待。同时,A股市场作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其表现也将受到宏观经济走势的深刻影响。
展望2025年A股市场,尽管开年表现不尽如人意,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投资者需要在短期颠簸中保持理性,关注政策动向和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把握结构性时机。同时,也要警惕外部风险因素对A股市场的潜在影响,做好风险管理。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A股有望在2025年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102A06YMY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