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8|回复: 0

[汽车天地] 日产和本田谈崩,富士康:这回轮到我了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0:44|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短暂暧昧后寻新伙伴

作者|刘雅杰
编辑|秦章勇
日产和本田的一连剧要反转了。
最新消息,昨天日产汽车公司社长内田诚,正式向本田公司社长三部敏宏传达了日产将终止与本田合并的决定。
全球第三大车企的筹划,就此草草收尾。
出乎意料的是,双方放弃合并筹划,股价都出现了暴涨,消息刚曝出当天,日产汽车股价一度上涨8.7%,本田上涨9%。
自去年12月23日双方签订谅解备忘录以来,合并一事就成为车圈的重磅炸弹,但现在来看,谈判过程显然不太顺利。
看来富士康有机会了。
01君君臣臣上出了问题
还没开始,就这么仓促竣事了。
至于为何烂尾,主要出在控制权的问题上。
此前就有消息称,日产汽车已敲定撤回与本田汽车公司进行经营统合的谅解备忘录的相关方针。双方原筹划通过控股公司方式进行统合,但在统合比例等条件上未能告竣同等。
据悉,本田方面筹划主导这次合并交易,日产也将成为其子公司,但日产内部出现强烈反对意见。


毕竟日产汽车仍是日本第三大车企,还想继续保持独立。
说好的平起平坐,效果一个变大哥,一个成小弟,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车企,也不怪日产掀桌子翻脸。
最后效果就是,日产决定终止协商。至于双方是否会重新进行统合谈判,或仅继续在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合作,将在今后进行审议。
其实双方分道扬镳早有苗头。
日产以为本田是踏着七彩祥云而来的善士,但本田也给日产设定了几个前提条件。
其中一条是,本田汽车要求,到2026财年日产汽车的年业务利润至少必要增长3倍,才能顺利完成双方筹划的整合。
此外,整合后的新实体设定了长期目标,即每年至少实现3万亿日元的利润,其中包括通过协同效应产生的1万亿日元收入。如果本田的收益保持不变,日产必要贡献约6000亿日元的利润,其中4000亿日元被视为最低要求


不过截至2024年9月,日产的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了90%。公司已将全年盈利预期下调至1500亿日元(约9.5亿美元),较2023财年下降了74%。完成这个条件对日产来说难度相当之高。
针对日产和本田或无法实现经营统合一事,日本当地媒体也早有预判,《读卖新闻》5日称,日产和本田最初筹划在今年1月底前明确谈判方向,但在1月31日双方公布将谈判推迟至2月中旬。
日产方面人士4日透露,“固然期待谈判不要破裂,但(经营统合)是很艰巨的”。本田方面人士则表示,“日产缺乏紧迫感,本田也没有余力继续与其谈判。”
此前,对于本田和日产的合并,浩繁业内人士并不看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表示,本田和日产双方都面临新能源技术发展迟缓、市场萎缩的压力,必要加快新能源技术创新,推出更强技术的产品,顺应世界新能源化和SUV化的趋势。


日产前CEO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同样也不看好本田和日产的合并,前不久其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他认为“日产和本田的合并既是绝望之举也是孤注一掷”。
在戈恩看来,这不是一笔务实的交易,“因为两家公司之间很难找到协同效应,两家公司几乎没有互补的地方,它们在同样的市场上运营,产品几乎相同,品牌也非常相似。”
他还透露,本田内部其实对这次合并提案的态度其实并不积极。而且日产和本田都为自己的技术引以为傲,两家的合并很可能导致工程师们互相不服。
如今看来,一语成谶。
02日产急需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2024年12月23日,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公司共同公布,双方签订了合并事宜的谅解备忘录,开启合并谈判,并将在今年6月告竣最终协议,二者将以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双方均作为该控股公司子公司的方式进行合并
彼时本田社长三部敏宏和日产社长内田诚表示,两家公司的目标是通过合并成为一家“年销售额超3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9万亿元)、年业务利润超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90亿元)的世界级移动出行公司”。


但是按照日产现在的状态,不找个靠山还真不行。
按照此前日产一位高管的说法,以现在的现金流水平,日产或许只能生存12-14个月,引入新的投资者迫在眉睫。
日产2024上半财年(4月至9月),公司净营收同比降低1.3%至5.98万亿日元;业务利润同比大跌90.2%至329.08亿日元,业务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5.6%降至仅0.5%;净利润同比大降93.5%至192.23亿日元。
为了实现盈利,日产也在大刀阔斧地改革,比如筹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9000人,并将全球产能削减20%。


销售、一般和管理费用也在缩减,并且CEO内田诚带头,将从11月起自愿放弃50%的月薪,其他执行委员会成员也将自愿相应减薪。
同时日产的管理层也迎来重组,日产汽车现任CFO马智欣(Stephen Ma)又重返中国,出任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专注于中国市场未来的战略落地和运营。
在日产和本田谈崩之后,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表示,日产董事局正催促CEO内田诚及其他高层交出更详细的重组方案,理想的合作伙伴应来自科技行业,且总部位于美国。
他们的目标是在2月13日公布季度财报时,拿出一个更深入的改革方案。
除了本田和美企之外,之前因本田搁置收购日产的鸿海科技集团(富士康)也还没有表态不再收购。
根据路透社报道,两位知情人士称,在与本田汽车的历史性合并谈判破裂后,日产汽车对于与新的合作伙伴合作持开放态度,其中一个潜在合作伙伴就是富士康
鸿海看上了日产的工厂设备,品牌影响力及全球运营服务经验,并且是要全权接盘,并没有那么多附加条件。


而且鸿海之前已经与拥有日产36%股份的雷诺会面,并表达出购买其在日产的部分股份。
另有一点非常关键,负责鸿海电动车业务的策略总监(CSO)关润,曾是日产汽车三号人物,他在日产工作了33年,担任过执行董事、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等要职。对日产的了解也要比其他企业深得多。日产前CEO戈恩也表示,对于日产来说,和鸿海的合作更有前景。
其时碍于本田方面的限制,在日产与本田进行合并协商的谅解备忘录(MOU)中,就包罗了一条限制性条款,明确表示在合并协商进行期间,禁止本田或日产与第三方进行协商,目的是筹划阻止鸿海的收购行动。
如今这份谅解备忘录已经撤回,如果没有美企愿意接盘,鸿海和日产就有盼望再续前缘。































































































































































看到这里阐明您已用心读完本篇文章,有任何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另外,因微信改版,必要设置星标才能及时看到推送,请关注并点击星标“超电实验室”,我们一起研究车圈大小事~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07A057B1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