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顾2024,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关键词,必有“国家队下场收储”的一席之地。
随着中央重磅会议的召开,今年房地产市场也基本定调,推动处置存量商品房,也是新年工作的一大重点。
进入2025,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仍为化解库存压力的关键动作。为支持这一举措,万亿级的增量资金蓄势入场。
逆周期调控,国家队下场“扫货”已显效
由于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房地产迎来了巨大挑战。信心不足、成交乏力、库存走高,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5327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0.6%。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6.2%。
为改善这种情况,管理层加大了对楼市的逆周期调控力度。除了打出“四个取消、四个低落、两个增长”的政策组合拳,国家队下场收储存量商品房。
商品房收储,地方国企以折扣价收购滞销新居,既为房企回血,又增长保障房供给,同时低落库存周期。这种操作,巧妙地将三浩劫题打包解决,堪称“一石三鸟”。
据央视新闻2月1日报道,自2024年中央提出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以来,天下已有超过60个城市表态支持“收储”工作。
目前,收储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包括重庆、贵阳、长春、合肥、福州、保定等10多个城市收购商品房项目落地,筹集保障性住房超过15万套。
据《人民日报》消息,2024年前11个月,重庆已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6000余套,全年将完成收购签约8000余套。
在贵阳,全市已经收购存量商品房5162套,改造后投用的超过3500套,解决了4100多位住民的住房需求。
而长春市已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6837套,改造后可以增长1.13万套(间)保障性住房供给。
此外,合肥已经收购存量商品房5733套、58.9万平方米;福州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共9501套;保定收储的商品房约1800套……
2025收储号角吹响,万亿资金蓄势待发
根据中央会议的定调,2025年房地产的三大主抓工作中,就明白提及要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
商品房收储的工作,仍是新年楼市止跌回稳的关键动作。这也是天下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中,对优化存量提出的要求。
1月10日,财政部林泽昌司长表示,在2025年新增发行的专项债额度内,地方可根据需要,统筹安排用于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这两个方面。
截至2025年2月初,已有浙江、福建、河南、河北、江西、北京和海南等省市提前下达共计8015亿元的新增债务限额,其中新增专项债合计6963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预计称,2025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或为4.5万亿元,比2024年初预算增长6000亿元。
这些增量资金,或让2025年成为新一轮去库存的起点。值得留意的是,今年收储商品房用作保障房,部分地方已经吹响了行动的号角。
1月26日,辽宁加大存量商品房收购力度的若干举措,明白2025年全省通过收购存量商品房方式,新增4.5万套配租型保障性住房。
2月7日,广东公开《广东省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出今年要安排15.79亿元,支持增长保障房供应,运用好专项债券资金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2月8日,潍坊宣布,2025年将全力做好住房保障,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供给,收购1564套存量商品房用作配租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
2月10日,绵阳印发《绵阳市保障性住房收购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称将选定两家国企作为收购房源工作的实施主体,具体负责筹集资金、实施收购等工作。
此外,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支持下,其他地方收购存量商品房的工作也在加快落地。
商品房收储,虽然是"用时间换空间"的非常手段,但对于商品房库存的消化,以及房企资金压力的缓解,甚至是房地产基本面的“止跌回稳”,都将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
2025年,商品房收储动作,能否成为楼市库存的“拆弹专家”,还需交给时间去检验。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11A07COQ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