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1|回复: 0

牛市,在悄悄酝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 小时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来,德意志银行出的一篇名为《China eats the world》的报告在互联网和朋友圈疯传,因全文非常积极地长期看多中国资产而被网友讨论。
然而,由于我们这几年经济基本面压力较大,再加上大a剧烈震荡,绝大多数网友对国外投行的看法都嗤之以鼻,认为这是“捧杀”。
对此,我想借助于德意志银行的报告谈一谈我对大a的看法,并谈一谈此中的风险和机会。
(注:本文所述谨代表个人观点,不做投资参考,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通读完德意志银行报告的全文,他只说了一件事:中长期看多中国资产,2024年是牛市的开始,未来港股和大a会创新高。
而看多的理由概括起来有两个:
1、目前中国资产很便宜——即,估值处于“折价”状态;
2、政策与经济周期共振,会让我们的经济好起来。
至于报告中谈日本、谈“斯普特尼克时刻”、金融自由化等,皆是为上述理由做的增补、佐证。它们起的作用就像“催化剂”一样,一旦开始就会诱发抢购中国资产的狂潮。
比如,春节期间横空出世的DeepSeek让节后科创概念股连续上涨几天就是这个道理。
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笔者认为,近来半年的政策基调确实在为大a营造牛市的布局,但由于政策对整个经济复苏的支持力度相对温和,结果很可能会让大a呈现出“布局性”牛市的特性!
我所以这么判断的核生理由也有两个:
其一,高层对股市的流动性支持在不断扩大,会带动大a的估值提高——这为大a走牛创造了必要条件;
其二,在“防风险”护航产业转型的大基调下,刺激政策不会太过激,而会有非常明显的“选择性”——这会让大a中的上市公司牛逼的更牛逼,不牛逼的更加无人问津。这一条仅仅能确保上市公司的赚钱能力不会下滑大概下滑的过快,是兜底的作用。
接下来说一说我的理由和德意志银行两个理由的漏洞。


先说第一个。
在我看来,从客岁9月大a开启的反弹,重要是因为高层给股市注入了流动性,并且一直在视情况而不断加码。
不信大家可以回顾一下过去半年的关键事件以及大a的反应,基本上大a反弹的时候都有政策在背后支持:
2024年9月24日,央行降准、降息并创设两个支持股市的货币工具;


12月12日,大会建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2025年1月13日,央行行长在亚洲金融论坛讲话,稳汇率、加大两岸市场互联互通;
1月24日,6部分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安排,每年大约1万亿;


1月27日,央行少见地于收盘后搞了1.7万亿的逆回购操作;


......

正是由于央行放水、给股票转换国债(互换工具)提拔身价的机会,正是由于其他各部分不断在引导资金入市,才让股市能有更多的活水、有更多的流动性。
而接下来大a究竟会有多牛,第一点要看的还是高层会如何加大流动性支持,而非经济基本面如何。
相反,我非常不同意德意志银行所谓的“便宜就是买入机遇”的观点。
这个观点成立的底层逻辑是“价值回归”。
然而,价值回归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必须要有“趋势反转的动力”,否则就会出现下跌趋势持续很长时间甚至“破位”的情况。
比如日本泡沫幻灭后的连续下跌10多年的日经225,比如2020年的负油价。
所以,德意志银行拿便宜说事玩的还是价值回归的那一套,它对于我们的大a并不适用,否则也没有那么多xx点保卫战了。


至于第二个理由,我认为德意志银行的判断过于乐观了。
在他看来,我们的经济政策开始从“生产导向”转向“消费驱动”,会带动上市公司快速盈利,再加上央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让借贷成本下降,上市公司会有更多的利润空间......
这套逻辑看起来很完美,但事实却并非云云。
第一,我们的经济模式固然对消费有所倾斜,又搞了一波消费券补贴,但重点仍然以“投资、生产”为主,这可以从今年各个地方两会对投资的安排知道。
况且,在经历疫情三年、居民负债处于高位的情况下,几十亿的消费补贴体谅还不足以扭转乾坤,否则企业端早就开始补库存、带动ppi逆袭了。
第二,央行宽松的力度与市场的诉求还存在一些差距。
国债收益率作为持有人民币可以拿到的无风险收益,它在不断下跌,说明市场中有钱的和想借钱的经过博弈,只能接受这么低的利息。
如今1年期国债收益率1.26%,远低于政策利率(央行7天期逆回购)1.5%,10年起国债收益率1.62%,更远远低于5年期lpr3.6%...这都从侧面说明我们的经济还需要进一步降息压降成本。这也是为什么几乎全部的机构甚至央行都在不断重复还会降息的原因。
经济需要更低的利率才能“适配”!!
除此之外,德意志银行忽略了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近来几年我们一直在压缩地方负债规模,在“防风险”。这就注定政策的重心是“去债务风险”,而非拼命扩大负债刺激经济。
这一点可以从客岁11月份的10万亿用于地方化债而非让地方增加投资大概不补贴消费看出来。
总之,笔者认为我们的大a在高层不断增加流动性+经济政策的基本稳为加码,大a团体确实有从“折价”向上反弹形成小牛市的意思。
至于大牛还需要更强有力的政策出台迅速让经济从低通胀的情况走出来,让居民有收入、企业有盈利才可以。


那么在这种局面下我们应该怎么设置大a呢?
我认为中长期可以搞的两个:
第一个是大消费类。
由于这几年老百姓手里没钱,很多商品都在低价竞争,它们对经济政策向消费倾斜的反应更敏感、更有弹性。
第二个是科技类的ETF,近半年它最强。
比如,从科创板中抽取30只市值较大且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科创AIETF(588790),今年1月初开启的集体反弹,它体现的就非常亮眼,远超大盘指数20%。

(图片来源:同花顺)
正所谓强者恒强,资金在用溢价的方式抢购,背后就是因为在股市流动性很足的时候,大家风险偏好就会变得积极。
而且,随着DeepSeek的乐成,以及负责人被高层接见,更多的资金扶持和产业加码会进一步涌往该行业。
我相信,今年3月大会还会把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列在今年的投资发展目标,昨天某会提出要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就是前奏。

THE END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12A01AHR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