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4|回复: 0

[汽车天地] 东风长安重组实锤?中国车市惊现“巨无霸”,全球车市要变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7:53|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2月9日晚,汽车圈被两则公告“炸”上热搜。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发布公告称,其间接控股股东——东风汽车团体与中国兵器装备团体(兵装团体)——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操持重组事项。尽管公告未明确双方互为重组对象,但时间点高度重合、内容同等,业内普遍认为这是两大汽车央企合并的“前奏”。



消息一出,资本市场直接“狂飙”。2月10日,东风系、兵装系上市公司集体涨停,港股东风团体股价一度暴涨86%。网友调侃:“这波操作比春节档电影还刺激!”

东风和长安为什么要重组?
2024年,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曾公开点名一汽、东风、长安三大汽车央企,直言其新能源转型“不如特斯拉、比亚迪”,并宣布对三家车企实施单独考核,聚焦技术、市场占据率等核心指标。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47.6%,比亚迪以427万辆销量稳坐全球第五,而东风与长安新能源销量合计仅159.5万辆(东风86.1万+长安73.4万),不及比亚迪一半。面对新势力与民企的“降维打击”,两家央企若单打独斗,恐难逃“掉队”命运。



政策高压下,东风与长安的合并被视作“交卷”动作,与其各自“内卷”,不如抱团突围。
东风与长安业务现状:转型中的“矛盾体”

在2024年的汽车市场中,东风团体与长安汽车的表现各有千秋,但也均面临一定的挑战。

东风团体全年总销量达到了248万辆,相较于去年同比增长了2.5%,但并未达到设定的320万辆目的。在东风的销售结构中,自主品牌占据了55%的份额。其中,岚图品牌销量达到了8.01万辆,同比增长59.3%。另一品牌猛士则主打高端越野市场。不过,纳米、奕派等中低端车型在市场上的存在感相对较弱。在技术研发方面,东风押注于固态电池的研发,并推出了岚图FREE、追光EV等豪华智能车型,性价比车型的竞争力尚显不足。



长安汽车在2024年总销量达到了268.3万辆,同比增长5.1%。自主品牌的占比高达83%,显示了长安在自主品牌建设上的实力。其中深蓝汽车交付了24.38万辆新车,而阿维塔品牌的销量更是实现了翻倍,达到了7.36万辆。长安汽车还高调发布了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展现了智能化范畴的技术储备。在产品布局上,长安依托华为ADS高阶智驾体系,推出了深蓝、启源等覆盖中端市场的车型,而阿维塔则绑定了宁德时代与华为,但在电池技术上仍依赖外部供应。



有网友对此点评道:“东风缺智驾,长安少电池,如果两者合体,岂不是直接‘补血’,实现优势互补。”这句话虽带调侃,但也道出了东风与长安潜在的合作空间。

重组优势,全球第五车企呼之欲出

若东风与长安重组完成,新团体年销量将飙升至516万辆,逾越比亚迪的427万辆,一跃成为全球第五大汽车团体,仅次于丰田、大众、当代和Stellantis。

东风与长安将实现三电、智驾技术的“双向奔赴”。东风在固态电池研发上的优势将有效弥补长安在这一范畴的技术短板,同时长安的华为智驾体系也有望向东风开放,加速智能化转型的步伐。此外,双方混合动力专利的共享将有望降低研发资本,集中力量攻坚车规级芯片等“卡脖子”环节,提升整体技术实力。



在供应链议价方面,重组后的新团体将告别“钢铁买贵了”的痛。东风与长安均与宁德时代、华为等核心供应商创建了深度合作,合并后采购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议价能力也将得到提升。分析师猜测,供应链资本或有望下降10%-15%,直接对标比亚迪的“垂直整合”优势。



在出海战略方面,重组后的新团体将从“单兵作战”转向“双线夹击”。双方合并后将形成“高端市场+新兴市场”的组合拳,实现市场的多元化布局,同时规避地缘风险,提升全球竞争力。

结语

若重组成功,新团体无疑将成为国资委新能源汽车战略的“样板工程”,承载着“国有资本效率最大化”的重任。尽管短期阵痛在所难免,但从长远来看,这大概是中国培育世界级车企的必经之路。参考大众团体、Stellantis等跨国车企的整合履历,规模效应与资源集中将成为对抗特斯拉、比亚迪等强大对手的核心竞争力。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13A062VK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