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91|回复: 0

中央汇金公司突现大动作 3家券商股权变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天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经记者:王砚丹每经编辑:赵,云
2月14日盘后,“国家队”中央汇金公司突传重磅消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留意到,中国信达、东方资产、长城资产、中证金融公司相继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拟将其持有的部门股份划转至中央汇金公司。划转完成之后,中央汇金公司将控股这4家重要金融机构。其中,中国信达、长城资产、东方资产均是财政部控股的AMC(资产管理公司)公司。


视觉中国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中证金融公司与三大AMC公司发布公告后,A股多家上市券商也发布了股权变动或权益变动书。东兴证券、信达证券均称,其实际控制人将变为中央汇金公司。方正证券则表示,由于中国信达的股权划转,中央汇金公司将间接持有7.2%的公司股份。
执行国有股权划转方案
东兴证券在上述公告中表示,本次划转前,中国东方直接持有公司14.546亿股股份,并通过其控制的北京东富国创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间接持有公司453.95万股股份,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公司14.591亿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45.14%,为公司控股股东。财政部持有中国东方71.55%股权,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由于财政部拟将其所持有的中国东方的股权全部划转至中央汇金公司,本次划转完成后,中央汇金公司将持有中国东方71.55%股权,中国东方对公司持股比例不变。公司控股股东仍为中国东方,实际控制人将由财政部变更为中央汇金公司。
信达证券则表示,划转前,中国信达直接持有公司25.51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78.67%,为公司的控股股东。财政部持有中国信达58.00%的股份。划转完成后,中央汇金公司将持有中国信达58.00%的股份,但中国信达对公司的持股比例不变,控股股东仍为中国信达。
上述两家证券公司均表示,此次实际控制人变更是按照当局批准的国有股权无偿划转方案执行,不会对公司的治理及生产经营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方正证券则发布了简式权益陈诉书,其指出,因中国信达持有公司股份,中央汇金公司接手中国信达股权后,将被视作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本次权益变动涉及中国信达直接持有方正证券5.93亿股股份,占方正证券总股本的7.20%。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变革。
此外,申万宏源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到中央汇金公司通知,中证金融公司66.7%股权拟划转至中央汇金公司,中央汇金公司已就持有公司股份环境在香港提交披露;中证金融公司持有申万宏源6.35亿股,为公司第七大股东。
另外,长城国瑞为长城资产旗下券商。长城国瑞原本为厦门证券,2014年长城资产向厦门证券进行注资,2015年厦门证券更名为“长城国瑞”。现在长城资产持有其67%股权。
汇金券商牌照将扩至7张
官网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央汇金公司直接持有19家金融机构股权。在未完成划转前,中央汇金公司旗下的证券公司包罗中金公司、申万宏源、中国银河、中信建投。
从上述券商公告来看,本次划转完成后,除了方正证券等间接较小规模持股环境外,中央汇金公司旗下的券商牌照将扩展至7张之多。
此消息也在上周五晚间令市场对中央汇金公司旗下券商整合的想象再度升温。之前市场屡次传出对“中金+银河”的料想,但又多次被否定。
梳理汗青,10余年来,中央汇金公司已经进行过证券行业并购的两次大事件——申银万国与宏源证券并购,以及中金公司并购中投证券(现在的中金财富)。
根据东吴证券研报,这两次收购效果不一。申银万国与宏源证券合并后,虽然业务存在肯定互补,但公司内部管理层整合和文化差异明显,合并初期未见“1+1>2”。而中金公司收购中投证券后,弥补了零售经纪业务短板,夯实财富管理基础,整体规模显著扩大,主要指标跃升至行业第一梯队。
7张券商牌照在手,下一步中央汇金公司的牌将怎样打?值得市场关注。
长江证券表示,根据推行出资责任部委及其主业与金融相关度进一步细分来看,具有金融属性的综合类央企、“汇金系”金融属性较强,证券公司是金融领域布局重要组成,旗下券商在资本实力、发展模式、盈利能力等方面均表现优异;而国资委旗下产业类央企、财政部及其他央企类主业与金融相关性较低,旗下券商在资本实力、股东资源、管理模式较前两类存在肯定差距。在做大做强及央国企聚焦主业指引背景下,可关注同一实控人间兼并重组、非主业控股券商股权转让等方向。
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16A061EX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