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陈建奇 郑浩钧
设计 / 赵昊然
随着行业的发展,中国汽车在全球的影响越来越大。但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速下降,逆全球化逐渐仰面。美国也在持续对中国举行围堵打压,开展了商业战、科技战、规则战。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上台后,再次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1月11日,轩辕之学首期选修课以“2025预判:全球政治经济与汽车财产形势”为主题,在北京轩辕之学总部举行。在此次选修课课堂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所所长陈建奇给出了上述问题的答案。
他认为,全球经济的增速下降主要是由于没有新的技能革命,经济没有新的增长动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选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技能创新,推动技能革命。新能源行业的三大代表——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就是新质生产力取得突破的展现。
对于逆全球化的仰面,陈建奇认为主要是由于经济减速叠加各国发展不平衡,“蛋糕在缩小的情况下,你要跟别人合作是非常困难的,由于不管怎么合作,总有人受到伤害。”
陈建奇表现,解决逆全球化的问题,关键在于六个字——共商共建共享。具体到汽车行业,就必要在出海时不但仅做整车商业,还必要在当地就财产链、供应链方面展开合作,才能跟其他国家合作共赢。
“我们已经不但仅是卖产品,中国到了今天这个体量和规模,我们一定是从原来的简朴商业转到现在在财产链、供应链与全球合作,再今后中国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规则标准上面有话语权。以是现在中国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我把它统称为一句话就是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这个新的改革开放最重要的特点是原来我们是接受别人的规则标准,现在我们是要参与规则标准的制定,引领新一轮的改革开放。”陈建奇说道。
以下为陈建奇教授的演讲实录,略有删减。
今天的课程是讲国际关系对于整个经济形势的影响。
中国汽车在全球的影响越来越大。现在,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增量贡献从2010年以来不停是全球第一。同时,外汇储备全球第一,商业规模全球第一。对汽车来讲,中国现在的汽车产量、汽车出口都是全球第一。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中国已经不是一个简朴的一样平常的国家。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还要关注全球形势,我们已经这么锋利了,是不是中国主导就行了?
讲到这里我们要问的是,中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靠什么?主要靠四个字——“改革开放”。我们都知道改革开放很重要,但如果把改革跟开放分开,我认为还是开放更重要。由于改革是要触动既得利益,如果没有外力倒逼改革是很难的。以是中国这40多年是通过开放倒逼国内改革,我们的汽车行业也是通过开放,倒逼国内相干财产的发展。
以是到了今天,我们要讲汽车也好、讲其他也好,讲形势一定是全球形势,一定要有开放的视野、眼光。现在开放合作面临什么新的形势?像中国汽车产能这么大,国内需求不足,怎么办?只能放眼全球,以是我们现在讲的全球形势很重要。
我今天想讲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国际开放合作的政经形势研判”,也就是怎么看现在整个开放形势?第二个是“宏观战略调整与重点举措”,我们大概未来在哪些方面会重点发力?
国际形势的改变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以是讲形势就四个字——“和平”与“发展”。和平是发展的环境,发展提升安全的能力,保障和平。
但到今天不一样,近来几年中央比较少说和平与发展是主题了。由于形势出现了变化。二十大报告把现在的形势概括为八个字——“风高浪急、惊涛骇浪”。这说明形势很严肃,外部形势用一句话来概括——“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的汽车要出海,如果不能很好的去研究如何应对不确定性的因素,那怎么出去?怎么能行稳致远?
当前全球乱局背景下,冲突、对抗频发,安全形势严肃,发展就面临着巨大挑战。发展的问题在哪里?我认为这个图可以告诉我们。
这是1980年以来全球跟世界主要经济体每年的增长数据,我们可以看到1980年以来全球经济虽然有波动,但总体都在保持稳定的增长,到2008年突然挖了一个大坑,就是08年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来了以后,很多人都很紧张。
很多人现在写报告仍然会写“金融危机以来”,基本的假设是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很大,但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大不大?金融危机期间全球经济下滑几个点?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全球经济下滑了0.1%个百分点。
我们看这个图,上面这条黑色线是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红色线是全球经济,下面的蓝色线是发达经济体,全球经济在08年金融危机期间是负0.1%,说明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我们进一步今后看,2020年疫情全球性扩散,2020年全球经济下滑了2.7个百分点,远远超过了金融危机的水平,疫情才是真正的百年一遇,疫情对全球造成重大影响,现在很多国家经济都有问题,经济不好怎么办?政府就要放水、刺激。
一个国家有没有放水,最重要的是看中央银行的资产,中央银行的资产如果出现快速的上升,说明央行买了很多东西。央行的工作就是印钱,以是它的资产出现快速上升,说明它印了很多货币,买了很多东西,也就是在放水。
在这次疫情之前的2019年,全球四大央行的资产相比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至少增长了3倍以上,疫情来的时候又大量放水。截止到今天全球四大央行的资产相比金融危机之前至少增长4倍以上,08年到现在短短的16年时间,全世界投入的货币是以前所偶然间投入货币总和的四倍以上,说明近来这十年左右的时间放水太多了。
现在的问题是,放这么多钱进去,经济起来了没有?疫情之前2019年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仍然没有回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放了这么多的钱这么多的水下去经济还没起来,说明出了什么问题?问题就是全世界的资金不能很好地进入实体经济。金融不能很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是全世界现在面临最突出的问题。
技能革命的重要性
资金为什么没办法进入实体?主要的原因是投资回报不高,你现在投资一百个亿,明年不知道能不能收回10%,不稳定、不确定性很大。投资为什么没回报?一个企业要提高利润率,提高投资回报率只有靠创新,全世界要提高投资回报率,必须靠技能革命。
以是今天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新的技能革命,没有新的增长动力,资金进不去,经济起不来。怎么办?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技能创新,推动技能革命,培养全球发展新动力。
现在很多国家、很多部门都在关注新质生产力,由于新质生产力不但仅是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重大战略,也是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本之策。以是国家为什么这么关注创新?由于这是根本问题。靠规模摊大饼不大概,现在一定要注重创新,注重技能。
新质生产力是我们现在的重点,虽然2023年才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但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新质生产力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中国新质生产力取得重大进展最突出的在哪个范畴,就是在座各位的范畴。全世界关注中国,主要关注的是新能源行业包括汽车,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美国、欧洲要对我们加收关税,由于我们新能源行业发展很快,我们的新质生产力取得了突破。
新能源行业的代表是新三样——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这三样去年的出口金额全部超过一万亿人民币。规模这么大,发展这么快,说明我们的技能上、新质生产力取得的进展。
新三样不但卖给发展中国家还大量卖给发达国家,比如我们的汽车不但卖给发展中国家,我们大量卖到欧洲,有人说欧洲现在三辆电动车有一辆就是中国的,说明我们技能上来了,由于汽车原来是发达国家才能生产的,我们发展中国家大量出口了,全球第一了。第二个锂电池,我们发展很快。锂电池我们大量卖给美国,美国是技能最先的国家,我们锂电池能大量卖给美国说明我们技能上来了,新质生产力取得突破。光伏产品也是大量地卖给欧洲发达国家。
不过,现在新质生产力仅仅是取得进展,要看新质生产力未来能不能快速推进,还要看我们的短板,先把短板问题搞清楚,你才能知道我们国家处于什么位置?
下面给大家讲一讲我们新质生产力问题在哪里?要答复这个问题我们要看看怎么发展新质生产力?我相信在座的汽车企业都在搞新质生产力,怎么搞?总书记说新质生产力主要由三个方面来催生:技能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财产深度转型升级。以是我们的企业你们要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就在这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中,技能革命最重要,只有技能革命取得突破,生产要素才能向创新范畴集聚,只有技能革命取得突破,财产才能深度转型升级。问题是什么叫技能革命?
技能革命很简朴,概括起来六个字:原创性、颠覆性。什么叫原创性?就是你做出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以前没人做出来的这叫原创性。什么叫颠覆性?就是你做出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对全世界有重大影响、革命性影响,以是技能革命很简朴就是原创性、颠覆性。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难点就是技能革命。以是我认为汽车行业真要引领全球,真正要成为强国,你一定是技能革命上面要突出。
技能革命到底在哪里?短期哪一个东西会促进技能革命?你不知道。虽然人工智能渐渐成为未来科技革命的共识,但未来是什么时候,人工智能革命什么时候会爆发,短期内大概还比较难,以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短期内全世界还找不到明确的科技革命方向。
汽车行业为什么这么卷?就是由于全球发展找不到方向的结果,世界各国突然发现汽车创新取得了突破,各行各业的企业大规模涌入汽车行业,一哄而上,导致汽车恶性竞争,盈利很难。
全球发展面临挑战
今天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企业没有方向了,没有技能革命方向,找不到方向,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应该怎么办?只有一种选择——不要对抗,要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同舟共济、攻克时艰、抱团取暖,等待春暖花开。但近来几年我们发现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中澳关系、中日关系、中印关系越来越复杂了,这个对我们汽车出海有重大影响。
为什么形势这么严肃,大家应该要合作,大家却不肯意合作。原因就在这个图上,1980年以来全球经济在稳定增长,说明这个蛋糕每年都有增量,你要跟别人合作是容易的,由于大家通过合作都可以从增量得到好处。
现在的问题是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蛋糕的增长速度越来越慢,疫情来了之后蛋糕没有做大还大幅缩小了。蛋糕在缩小的情况下,你要跟别人合作是非常困难的,由于不管怎么合作,总有人受到伤害。别人没有好处,为什么要跟你合作?现在形势不好,形势很严肃,没有得到好处的国家越来越多,他们就要反对合作。越来越多的国家反对合作,这就出现了逆全球化。
我们说汽车出海包括我们对外开放,以及其他的商业都是靠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我们改革开放有个大的前提叫全球化,只有全球化人家愿意跟你合作你才会开放,否则没有用。以是我们现在汽车出海,我认为面临的最大的形势变化就是逆全球化。很多人问我逆全球化的根源在哪?我就告诉三个字:不平衡。全球经济在发展,有些国家得到好处,有些国家没有得到好处,没有得到好处的国家它就要反对合作,反对全球化,这就是不平衡。
在2017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表演讲时,总书记就提出全球三大矛盾,我认为这三大矛盾在今天仍然有重大意义:第一是全球增长动能不足,难以支撑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第二是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第三是全球发展失衡,难以满意人们对优美生存的期待。
这三个问题最后导致的就是不平衡的问题很突出,别人要反对全球化。如果没有全球化,对哪一个国家影响最大?我们盼望是美国,但现实是中国,为什么?由于中国的商业是全世界最多的。没有全球化,你把商品卖给谁,你跟谁合作?没有全球化你们的汽车怎么办?最简朴的道理。以是我们国家是必要全球化的,我们汽车要出海就要全球化。以是现在全球化面临这么大问题,怎么办?这也是我们汽车行业要思考的问题。
如果不知道怎么办,就要学习,看看中央怎么办?总书记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展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我认为他在演讲里答复了这个问题。他说“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不应该任由单边主义、掩护主义破坏国际秩序、国际规则,而要以建设性姿态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更好趋利避害。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维护以世界商业组织为基石的多变商业提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总书记这段话告诉我们怎么解决逆全球化的问题,怎么来解决?六个字:共商共建共享。我们说未来世界各国要共商共建共享,要一起商量、一起合作,一起得到好处。如果大家能一起商量、一起合作,一起得到好处,大家都能得到好处,那就可以解决不平衡的问题,就能解决逆全球化的问题。以是我把共商共建共享称为解决逆全球化问题的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中国药方。
美国对华经贸遏制四大举措
虽然中国提出应对逆全球化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共赢新方案,但美国并差异意,美国要搞霸权,美国比年来要维护霸权治理,对中国举行全范畴、全政府、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我们今天讲的是汽车,我们讲的是发展,以是我们更多的还是要看经贸。美国对中国的经贸遏制围堵打压,至少有四个方面。
第一商业战,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对我们大幅加收关税,搞境外外包、重构财产链等,他同时还加收关税。现在商业战最大的问题在于特朗普上台,以是去年特朗普成功获得总统大选,赢得总统大选,以是现在大家都在关注中美关系怎么走,这对汽车更重要,由于特朗普会盯着我们的新能源,盯着我们的汽车。
特朗普会做什么?我这里告诉大家一句话,你们抓住这句话就知道特朗普施政最重要的内容了,去年他接受彭博社采访,他说了一句话,“关税是字典中最美丽的词汇”,这句话你们记住就行了,特朗普跟谁如果有什么问题,他第一个采取的办法就是加征关税,以是他说这句话,大家就懂了。
讲到这里,我们一定要问一个问题,关税到底有什么影响?美国加征关税,这个关税是谁来负担?如果美国未来加征关税真的是美国民众买单的话,我们就不要担心了,我们就要它加征关税它肯定受不了,由于它通胀。
以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就是美国加征关税到底影响是什么?到底谁得到好处?我们一定要记得非常重要的事实,特朗普他第一个任期加征关税到今天都没取消,说明关税对美国的影响并不大。
我们来看看关税到底对美国对中国有什么影响?这边举个例子,到底美国加征关税谁得到好处?我不给大家讲那些大道理,我就给大家举例子。
比如我们中国出口手机到美国,美国现在对中国的手机加征20%的关税,会有什么影响?美国对我们的手机加征20%的关税,我们企业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手机价格到美国不变,第二种选择美国对我们的手机加征关税之后,我们的企业会降低我们手机的价格。为什么?由于我们被它加征关税之后,我们的手机在美国就贵了,贵了卖不出去,人家就买其他国家的手机。
为了更好卖,我们大概会降低价格。以是一样平常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价格不变,一种是降低价格。假设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手机的价格是10美元,美国现在加征20%的关税,我们的价格不变还是10美元,美国加征关税之后它的关税收入就是2美元,每部手机在美国就升到12美元。对于我们企业的利润有什么影响?我们的企业利润没有影响,由于我们的价格是一样的,以是这2美元的关税是谁来负担?2美元是美国民众来买单。这是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是美国加征20%的关税之后,我们的企业会降低我们的手机价格,比如手机价格降到9美元,之后它加征20%的关税就是1.8美元的关税,以是在美国的售价就是10.8美元,1.8美元的关税怎么来的?就是我们的企业利润损失了1美元,还有0.8美元是民国民众支付的。
以是你们看到这里,你们认为美国加征关税谁得到了好处?美国政府得到了好处,它有关税收入。比如,美国加征关税,得到了1.8美元的关税收入,它只要拿出0.8美元来补贴民众,民众就没有影响了,它补贴完之后它还赚了1美元,这1美元从哪里来的?是我们的企业让度利润给它的。以是讲到这里,你们就会发现美国加征关税谁得到了好处?美国政府得到了好处,我们的企业压低利润,把利润让给美国。以是讲到这里,你们就知道美国为何要加征关税了。
特朗普不但仅看重这个关税收入,特朗普更看重的是通过加征关税之后,我们的手机价格在美国就贵了,以是如许就会使得我们的企业到美国投资。外面的这些手机企业就会搬到美国,然后生产手机促进出口、增加就业。以是讲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美国为什么加征关税能持续?由于它赚钱,它得到好处了。
讲到这里,你们肯定会跟我说,美国既然加征关税能得到好处,我们也可以对它加征关税,我们也能得到好处。现在问题在哪里?美国对我们加征关税,它得到好处,我们也可以对它加征关税,我们也可以得到好处。问题在于我们出口到美国的很多,美国出口到我们这边的少,这不是一个数目级。我们出口到美国有5千亿美元左右,美国出口到我们这边的只有1千亿美元左右,以是对它加征关税不能对等,它对我们加征10%,我们要加征更高关税才能得到对等的收入。
问题在哪?美国出口到我们国家的商品,很多不可替代,你不从它那边买就没地方买,以是我们跟它不对等,问题在这儿,以是下一步它对我们的汽车,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大概会大幅加征关税,而且它对汽车加征关税,我认为不但仅是对中国卖到美国的汽车加征关税,它会对全世界卖到美国的汽车全部加征高关税。以是你们把关税这个东西搞清楚,你就知道这个东西一定要注意了,关税是美国得到好处了。
第二个科技战。什么叫科技战?简朴的说四个字:小院高墙。什么叫小院?与美国国家安全直接相干的特定技能和研究范畴就是小院,如果符合以下三个标准就是小院:1.该技能对军事至关重要;2.中国对此技能拥有的技能相对匮乏;3.美国确实处于该技能的发展前沿。如果符合这三大标准就大概列入小院。现在符合这三个标准的是什么?芯片,芯片它已经制裁了,还有一些东西符合这三大标准?操作系统、工业软件,同时美国设置高墙,多边出口管制,限制美国企业投资我们技能,限制我们技能职员跟它互换,把中国企业列入黑名单。
美国搞小院高墙为什么?就是两个字:脱钩。美国说它不盼望跟中国全面脱钩,但很明确它要跟中国焦点技能是要脱钩的,以是再过几年我认为中国跟美国技能联系肯定会越来越弱,这对我们汽车对其他行业都不是好事。
第三个金融制裁威胁。乌克兰危机不断升级,欧美把俄罗斯踢出全球金融体系,俄罗斯成为经济孤岛,以是现在俄罗斯很难受,它不能用美元、欧元,它很难受。我们看到前面它拿大量卢布,把商品卖给印度,持有大量的卢币,它就很难受了。以是到今天虽然看到俄罗斯经济稳定,但是它的金融现在来看是很难了。如果中国没有这个金融体系的话,我们要跟外面合作就很难了。假如没有这个金融体系,我们汽车要出海也非常麻烦。
除了美国对中国要遏制围堵打压,美国还要跟它的盟友对中国遏制围堵打压,美国怎么跟它的盟友跟中国全面的遏制围堵打压?
美国认为中国发展到今天,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参加WTO发展很快,以是美国最盼望做的一件事情是让中国退出WTO,中国已经参加了,我们肯定不会退出。中国不退出,怎么办?美国采取两个办法:让WTO瘫痪,现在WTO基本上没有什么用了,法官也没有。美国现在要跟它的盟友搞一个新的WTO,以是我们看到奥巴马提出TPP,后来搞USMCA、印太战略,所有这些都要搞全新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新战略
我们面对美国的围堵打压,怎么办?主要采取两个办法:1、稳定国际大循环,稳定国际市场。我们在美欧已经取得了市场,不要把它丢掉了,这个市场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以是第一个要稳定,像以前大量增长很难,稳定已经很难了。2、搞国内大循环,增量靠国内,我们国内有14亿多人,国内市场起来了,我们经济就有新的空间,扩大内需。这两个战略合在一起叫双循环战略,双循环战略又叫新发展格局。
什么叫新发展格局?很简朴,就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讲到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中国应对全球形势变化,我们最重大的一个战略就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弄懂了,去读中央文件搞懂我们的政策就很明确了。
今天讲出海更多讲的是国际大循环,有很多人说美国、欧洲他们要抱团围堵我们,我们怎么来搞双循环?主要采取三大举措:扩大朋友圈、制定规则、一国一策。
第一扩大朋友圈。他们要围堵我们,我们一定要交朋友,如果没有朋友,你肯定被围堵。交朋友是要讲究艺术的,首先我们要跟美国的盟友交朋友。我们如果能跟美国的盟友交朋友,我们就打入它的内部,它要围堵我们就很难了。以是近来几年我们参加了RCEP,RCEP除了中国之外还有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盟等等这些国家有很多都是美国的盟友,以是我们近来几年正在跟美国盟友合作。
我们现在一方面跟美国盟友合作,同时我们要跟全球合作,扩大朋友圈。去年我们搞中非合作论坛,我们要跟他们交朋友,没朋友会被人围堵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交了这么多朋友要干什么?我们要把他们建一个群,每个群都有主题,否则这个群太乱会退出来。建群后要告诉别人我们要干什么?这就是我们话语体系。我们告诉他们,我们跟美国不一样,美国是霸权,我们是合作共赢的新型全球化。
我们不是赢者通吃,是合作共赢。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合作共赢?文件上写的合作共赢这是概念是口号没有意义,要真正合作共赢必须把它变成规则标准,只有把这个合作变成WTO如许的规则标准,以后企业出去就按这个规则标准办就可以了。
以是第二我们要制定规则、制定标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国家现在已经有规则、标准了,你要重新搞一套取代别人很难,那怎么办?以是我们要看看全世界有哪一个地方没有规则、没有标准,我们来制定规则标准。哪一个地方没规则没标准?一带一路。以是一带一路对中国很重要,一带一路不但仅为中国的经贸合作拓展新的空间,一带一路非常重要的重大战略价值就是让中国参与规则标准制定,倡导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增量空间。
我们的国家成为强国肯定要搞规则和标准,如许我们才有话语权。现在问题是规则标准怎么定?现在不知道,由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主要是接受美国的规则标准融入了全球化,我们没有制定规则标准的经验。
以是我们汽车出海,到底我们要有什么样的规则标准?以后我们重点要通过这些东西先行先试。总书记说加快实施自由商业区参与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利的重要平台,我们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做参与者、引领者,善于通过自由商业区建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你们要在自贸区、自贸港搞在规则标准上重要的探索,在国际合作中重要的思考。你看这些发达国家的品牌出来,规则标准他们都非常熟悉,以是我们说讲到这里,我们搞规则搞标准出来以后怎么办?我们要跟一带一路搞双循环。我们要跟美国、欧洲合作很难,以是我们一带一路,我们现在在拓展东南亚、非洲,最后的用户大概还是美国、欧洲,但我们要在全球布局。
对汽车出海来讲,在这么大的背景里面,一个是我们要紧扣一带一路,那就是新兴与发展中国家是我们的重要方向。以是我们正在布局汽车在东盟、中东、拉美,现在我们汽车出海主要在这些地方。出去怎么办?我们现在跟别人不一样,以前别人是搞霸权,搞零和博弈,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共商共建共享,以是我们的汽车企业出去,理念一定要转变。不是一家独大,不能出去卷死就完事儿了,如果如许走不远,那就是零和博弈。我们一定要紧扣共商共建共享,我们这个企业进来,到底怎么跟别人合作共赢。
第三个,一国一策。各国的合作原来是整车商业,现在是财产链、供应链,只有在财产链、供应链方面合作,我们才能真正跟其他国家合作共赢,他们才会跟我们一起来应对美国、欧洲的商业掩护主义。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难点
讲到这里,解决的仅仅是我们的一些短期问题,什么叫短期问题?就是我们的商业问题。我们搞新发展格局,我们搞双循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打通循环的堵点、瘀点,就是被“卡脖子”的点,也就是焦点技能。以是怎么办?就是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汽车包括其他行业我们要延链、建链、补链、强链。
我们新质生产力真正要解决的是整个双循环可以或许畅通,不会被别人卡脖子,这个到今天我们认为非常的重要。否则别人这些重要零部件不给你,你就没办法生产了,那就没有意义了,这个循环就不畅了,以是我们要从根子上最难做的就是新质生产力,但是我们刚才说新质生产力革命不知道在哪里,那我们国家怎么办?
我们国家现在搞了举国体制,你们如果看中央文件,现在都提新型举国体制,什么意思?我们国家有这么多企业、这么多科研的要素,创新的要素,怎么把它整合起来?一个企业一个部门去做大概会一哄而上泡沫化,如果整个国家来做大概就可以比较有针对性,可以避免盲目性,整个国家可以把创新资源整合起来,以是我们国家重点搞新型举国体制来推动创新。什么叫新型举国体制?有三点:
1.统筹强化关键焦点技能攻关,面向应急攻关的举国动员模式。以需求为主体的创新。疫情期间,不管生产什么的企业,全面转向做口罩,做医疗物资。我们在医疗物资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这是新型举国体制重要的实验。
2.加强国家战略科技气力建设。基于国家战略科技气力的“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模式: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我们国家要搞人工智能学院、未来财产学院,促进人工智能创新要素流动,如许的话我们人工智能大概基础就更强。
3.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以是我们的企业以后不但仅是为发展推动创新,企业还要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使命。
以是在座的企业,如果真正想要做到从中国引领全球,我认为你们未来可以想想这一块怎么来跟国家联合?我们现在正在推动这些重要的创新,当然创新靠人才,我们国家正在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我们推动教育培养人才,我们推动科技的体制改革,让大家敢创新、能创新、愿意创新。
另外,我要夸大的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要拓展汽车合作新空间。我们讲现在的人工智能包括其他东西其实大家都有顾虑,这个顾虑一个是我们的监管问题,第二个是数据的问题,隐私的问题。
今天,汽车已经不叫汽车了,汽车其实仅仅是一个载体,是一个平台,而这个平台里面以后会附加很多东西,这个新的东西叫数据、信息。背后其实就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数据的平台,无非这个平台是移动的。这种东西就会涉及到数据的流通、隐私的掩护、整个数字体系的信托,这些东西到今天都还是盲目标,以是我们国家申请参加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你们会发现这个协定并没有细则,以是我们汽车也要看能不能搞出一个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新合作治理体系。
再就是能源转型,我们的汽车也好其他的也好,我们到底怎么样来真正解决能源的问题?我们现在有很多能源问题,汽车用电,电很多是煤炭发出来的,还有它的电池等等这些东西,大家都还有质疑。
最后是一带一路的绿色经济。我们国家搞绿色经济,其他国家也一定要搞绿色经济,否则我们就没有优势了,以是为什么一带一路也要夸大绿色?原因就在这里。
到今天,我认为中国有很多事情要做,大家一定要记得,我们已经不但仅是卖产品,中国到了今天这个体量和规模,我们一定是从原来的简朴商业转到现在在财产链、供应链与全球合作,再今后中国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规则标准上面有话语权。以是到了今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提出的一系列的战略,我把它统称为一句话就是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这个新的改革开放最重要的特点是原来我们是接受别人的规则标准,现在我们是要参与规则标准的制定,引领新一轮的改革开放。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17A02PZ1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