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关于“哪吒是那里人”的话题在网上引发热议,甚至出现地域攻击,波及西南地域。四川宜宾兴文县有“陈塘关”,并传有千年哪吒庙,四川人因此认为哪吒是四川的。天津有“陈塘庄”,又临海,似乎更符合“哪吒闹海”的被页粳天津人便认为哪吒是天津的。 哪吒究竟是那里人?四川和天津的说法,谁更有道理?我们来简单探讨一下。
首先要明确,哪吒是神话人物,并非真实历史人物,他的故事出自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小说中的陈塘关也是虚构所在。 哪吒的“籍贯”之争由来已久,本年因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火爆再次成为焦点。 但从根本上说,争论哪吒是那里人,意义不大,就像我们不会去争论盘古是那里人一样。
电影中的哪吒带有玄门色彩,但其原型实为佛教神祇。 在古印度佛经中,哪吒名为“那吒俱伐罗”,是北方毗沙门天王之子。 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兴盛,唐朝亦崇尚佛教。 中国最早关于哪吒的文字记载就出现在唐朝的佛教文籍中。 在传播过程中,哪吒形象逐渐本土化,被赋予玄门色彩,并在宋元时期广泛出现在杂剧和民间故事中。 明代《封神演义》对中国神话举行系统整理和再创作,最终塑造了今天我们熟知的哪吒形象。
只管《封神演义》是虚构小说,但作者的创作并非完全脱离实际。 小说中的地名和地理情况,往往带有一定的地域文化暗示,可供我们推测故事的大致方位。《封神演义》作者一般被认为是明代应天府人许仲琳,也就是现在江苏南京。小说中出现“总兵”等官职是明朝的设置,而商朝并无此官衔,也并无“陈塘关”这一地名。 作者许仲琳创作时,很可能并不相识四川宜宾有“陈塘关”这个地方,这大概只是一个偶合。
从小说描写来看,“陈塘关”的“塘”字暗示其临水,“关”字则指军事要塞或交通要道,且多为边关。 结合商朝末年的历史背景——都城殷墟位于今天的河南安阳,以及作者为江苏南京人等因素推测,陈塘关更可能位于古代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域,比方山东、江苏、天津或浙江沿海一带的水陆交通要冲。
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哪吒终究是神话人物,并无真实籍贯可考。 地域之争大可不必,甚至引发地域攻击更不可取。 无论其原型源自那边,哪吒的形象早已融入中国文化,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财富。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17A006GN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