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一则消息登上了热搜:贝莱德断供上海写字楼,宁愿不要房子也不继续还贷。
贝莱德是世界首屈一指的资管公司,截至去年底,其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1.5万亿美元,当年利润27亿美元。
以贝莱德的实力,买下这座价值10亿人民币左右的写字楼完全没有问题,为什么还要断供呢?

该物业是位于普陀区的北岸长风E、G栋,原业主是李嘉诚旗下的亚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6年,保德信房地产集团旗下的亚洲房地产投资基金,以8.3亿人民币的价格从亚腾资产手中购得。
保德信房地产集团隶属于保德信金融集团,后者是美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之一。
2017年,保德信以12亿的价格将该物业卖给了贝莱德,一年就赚了3.7亿,回报率近50%。
但接盘侠并不是贝莱德自己,而是旗下的一只私募基金。
该基金只拿出了4.2亿的自有资金,向渣打银行贷款7.8亿,贷款金额占比65%。
由此可见,那几年,该物业一直金融机构之间流转。
金融机构投资房地产有两种收益:一是租金回报,二是资本利得(资产升值后的价差)。
2015~2017年,是房地产的大牛市,资本利得成为重要红利方式。
一年上涨40~50%,难道还不卖吗?
然而,贝莱德旗下的这只基金差不多是最高位接盘,被套住了。
不仅房价下跌,而且不容易租出去,空置率很高。特别是E栋,总面积逾2万平米,出租率只有50%。
2023年,渣打银行的贷款到期,双方颠末协商,展期一年。
之后,贝莱德使用这个时间将该物业打7折挂牌出售,希望能够找到买家套现。
原价12亿,打7折就是8.4亿,稍稍高于7.8亿的贷款。
考虑到利息、佣金、税费等成本,贝莱德几乎赔光了4.2亿的本金。
然而,打7折也无人问津。
一年展期结束后,贝莱德希望再展期一年,这次却被渣打银行拒绝了。
既然如此,干脆不要房子了!贝莱德选择断贷,渣打银行成为被动的接盘侠。
为什么断贷,贝莱德不是很有钱吗?
因为买主是贝莱德旗下的私募基金,而不是贝莱德自己,双方的产业是隔离的,贝莱德公司没有义务帮旗下产品兜底。
如果将该写字楼变卖,纵然能卖掉,也不覆盖7.8亿的本金,否则贝莱德不会断贷。
那么,渣打银行就要“食死猫”吗?
现在尚不清晰贷款合同的条款是怎么约定的。
如果银行没有追索权,就只能自己负担损失。
如果银行有追索权,变卖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还可以要求贝莱德的这只基金偿还不足的部分。
如果该基金偿还不了,就只能申请清盘了。
总之,影响不到贝莱德总公司,最多有点声誉上的损失!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17A08PBX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