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理的“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领衔的“第二次青藏科考钻取全球最长山地冰芯并实现系列突破”成功入选。
冰芯为何被称为“无字的情况密码档案库”?钻取全球最长山地冰芯对青藏高原研究有何重要意义?封面新闻记者近期专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徐柏青。
对话高朋:
徐柏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情况变化与地表过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
打破世界纪录
冰川中打出全球最长冰芯
2024年8月18日,第二次青藏科考“守护水塔:一原两湖三江”庞大运动启动,聚焦全球中低纬度面积最大的普若岗日冰原,西藏第一大湖色林错和第二大湖纳木错,以及长江、怒江、雅鲁藏布江。
同年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团队在西藏那曲市双湖县普若岗日冰原首次发现目前青藏高原最厚冰川,并钻取了全球中低纬度冰川最长的冰芯——长达324米,打破世界纪录。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和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1987年,中美科学家在祁连山敦德冰帽成功钻取了第一根青藏高原冰芯,由此开创冰芯研究新纪元。
普若岗日冰原9号冰川。图据总台央视
为什么能在普若岗日冰原钻取全球中低纬度冰川最长的冰芯?徐柏青向记者表示,普若岗日冰原是除南极、北极外的第三大冰原,这里也是青藏高原上最厚的冰川。在这里测厚、取芯是第二次青藏科考标志性科考运动“守护‘水塔’——一原两湖三江”使命的重要构成部分。
“在我们眼中,冰芯好比无字的情况密码档案库。”在徐柏青看来,此次钻取全球最长山地冰芯,有助于更好地审视全球中低纬度地区最大冰原发生的变化,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气候变暖对冰川的影响。
科考队员在普若岗日冰原上运送冰芯下山。图据总台央视
打开情况密码档案库
冰芯记录了哪些重要信息?
假如说冰川是研究地球气候变化的密码,冰芯则被称为“记录地球汗青的时间胶囊”。
位于拉萨的青藏高原冰芯库,保存着第三极地区冰芯采集的多项纪录,是研究第三极气候情况变化的钥匙。
徐柏青向记者强调,越是高海拔或是越古老的冰川冰芯,科学价值就越大,其采集难度也越大。“每一层冰芯都代表了一个特定的年代,蕴藏着地球气候与情况变化的重要信息。”
冰芯中都蕴藏着哪些重要信息?徐柏青将冰芯记录情况变化的指标分成三大类。
科考团队从钻头中取出钻取的冰芯。图据新华社
第一类是冰本身携带的信息,通过测量冰芯中氢、氧同位素的比率,可以推算过去情况温度高低。
第二类指标是冰芯中含有的各类物质。通过研究冰芯中粉尘含量的多少,就可以推断出当时沙尘暴运动的强度。
第三类是研究冰芯气泡中的气体因素和含量。这些因素可以揭示大气因素的演化汗青,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汗青变化过程等。
气候变暖引发“亚洲水塔”失衡
冰川“一喘一息”影响甚巨
过去50多年,人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全球变暖,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地区是全球变暖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冰川的快速溶解正在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造成深远影响。
冰川一旦融化,其封存的地球汗青记录也将消失。徐柏青强调,正因如此,钻取、保存冰芯尤为重要。即便冰川溶解,只要有冰芯样本,依然可以从中提取汗青信息。
2024年9月30日,科考队员在普若岗日冰原钻取冰芯。图据总台央视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团队发现,过去15年,青藏高原正在变暖、变湿、变绿,生态体系呈现整体趋好态势。但因气候暖湿化导致“亚洲水塔”变得更暖更湿更暗,引发失衡。
在徐柏青看来,青藏高原地区的冰川区是气候变化的中枢,它的“一喘一息”都对整个地球有着巨大的影响。
冰芯对普通人而言可能只是并无特别之处的“冰柱子”,但在地球科学家眼中则写满了冰川演化的汗青,是一把打开第三极气候情况变化奥秘的钥匙。
“在青藏高原钻探冰芯,可谓是在最高、最冷的地方做最有意义的事。”徐柏青团队希望通过冰芯研究上的庞大科研突破,为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情况保护提供决议依据。
封面新闻记者赵雨笙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19A024DM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