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4|回复: 0

说个残酷真相!银行正在大量抛弃负债高的年轻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2:10|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防止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失联,请大家加我个人微信好友,围观朋友圈深度交换

大家好,我是毯叔。
本年过年大家都没少费钱,上班后闲聊起花了多少钱,有同事说本身名誉卡都快刷爆了。
一说起名誉卡,两个年轻的实习生都来劲了,纷纷表示很“愤慨”:
一个说本身的名誉卡用得好好的,额度突然被降了;另一个说本身用了两年名誉卡一直按时还款,去年不警惕逾期一次,卡直接被停了……

这两个实习生,据我所知,都是重度名誉卡使用者,平常点个外卖、刷个淘宝都用名誉卡,一期账单经常上万。这突如其来的变化,确实对他们影响挺大,也难怪他们如此“愤慨”。
不过这种现象如今也并不少见,之前在我的陪伴群,也有几个年轻读者反馈过雷同情况,网上也有不少年轻人在说这个事,本身好好的名誉卡,前一秒还在用,下一秒就被降额了,甚至干脆给停了……


图源:网络
很多人碰到这种情况都是一脸懵,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其实原因很简单:
银行正在大量抛弃高负债的年轻人!




为什么这么说?有真实数据为证。
去年央行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中说,全国名誉卡减少了近700万张,与2022年末7.98亿张的总量相比,更是减少约3800万张……
这两年,名誉卡的发放数量可以说一路降落。


图源:网络
为啥会这样?
原因只有一个,这两年,大家都没赚到什么钱,正所谓“大河水满小河溢,大河无水小河干”,尤其是年轻人,手里本来就没多少积蓄,如今不是找不到工作就是降薪,收入更是落井下石,再加上时不时冒出来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负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大家虽然有消耗的意愿和冲动,却没钱还名誉卡,导致名誉卡贷款的不良率越来越高。

图源:网络
还是央行的数据,2024年一季度末,名誉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环比增长11.76%,达到1096.76亿元,环比增长11.76%!

就拿年轻人爱用的招行名誉卡来说,2024年上半年末,招行的名誉卡不良贷款余额163.91亿元,不良率1.78%,逼近2%的临界限。

再拉长时间看,从2018年至2023年,这几年招行的名誉卡贷款不良率从1.11%攀升到1.75%,2024年上半年更是达到了1.78%,一路狂飙。


图源:网络
招行还算好的,再看看其它家银行的名誉卡贷款不良率,更是纷纷突破2%的临界限。

图源:网络
大家想想,银行想赚钱,就要靠“息差”生存,一旦不良率突破2%,意味着名誉卡业务的收益急剧降低。虽然银行也不想抛弃年轻人,但经营一旦出现危机,也不得不收紧自家的名誉卡政策,选择镌汰掉那些潜在风险高的、还不起钱的人。

那谁的风险更高?自然是手头没多少钱的年轻人。


前两天我和一个银行的朋友谈天,他和我说,银行其实不会直接迫令你注销卡,而是会通过比较隐蔽的方式,比如频繁降额,让你本身选择离开。
看数据就知道了,24年上半年,各家银行的名誉卡额度普遍都在降落,随之而来的,名誉卡交易额也在不断降落。比如工行的名誉卡交易额降落了2.75%,交行降落了13%,光大银行更是降落了28%……
不管是央行的数据,还是各大银行的财报,也都在表明如今名誉卡的发卡量、流通卡量、交易金额等等都在降落,唯一上升的数据大概只有不良率了……

图源:网络



所有这些现象的背后,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
如今年轻人的负债率太高了,高到还不起钱,再给他们贷款就要失事了。
这不是我危言耸听,给大家看下,如今我国的总体负债率有多严重呢?

有一组数据,2023年我国居民总负债约200万亿元,比2022年多增加了80万亿。


如果按14亿人口进行分摊,我国人均负债高达14万元。

我听过这么一个比方:在中国,每14人里就有8人负债,有4人面临逾期,如果再扣去18岁以下跟60岁以上贷不了款的,几乎人人负债。

中国社科院专家李扬也说过一句话,中国居民每赚100块钱,就要拿出15块还债,如果算上房贷负债,负债率更是高出50%。

另外要说一点,千万别以为收入高的人,就不会负债。

某权势巨子机构对3000个月收入1.5-3万的家庭进行过为期一年的跟踪观察,结果惊掉下巴,其中有95.7%的家庭月度支出高出收入,也就是负债生存!


图源:网络
仅仅看着这几个数字,就让人不寒而栗。

为啥我国居民的负债率这么高?

重要是压在人们身上的房贷,车贷,以及养娃这三笔支出太大了。

就拿房贷来说,停止2024年3季度,中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37.56万亿,相当于14亿人每个人都背了3万房贷。



图源:网络
而且这房贷,一贷就是三五十年,再加上养娃、四个父母养老,负债压力不敢想……
不过中年人的负债不是最可怕的,毕竟他们有稳定的收入,也有偿还的能力,年轻人的负债才真正可怕。
为什么这么说:

起首,年轻人超前消耗的问题十分严重。


如今很多年轻人都被资源和超前透支的消耗文化所套牢,几乎每个购物APP、每条短视频、每个社交平台,都像一位“超等推销员”,在不断推销“你值得拥有”的生活方式,随手打开短视频,都在教大家“如何过上风雅的生活”。
尼尔森曾发布过一个《中国消耗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在中国年轻人中,信贷产物的渗透率已达86.6%,实质负债人群约占44.5%,近一半的年轻人都在花着“明天的钱”。


超前消耗就算了,另外一个关键是,如今年轻人的收入也降低了。

上一代人的成长,都伴随着社会经济和互联网信息的快速发展,收入总归是不断增长的。

而如今的年轻人,需要面临的是经济放缓的难题,就业环境恶化的难题,毕业找不到工作已经成了普遍现象,就算找到工作,收入也普遍偏低,平均工资大概在3000-4000左右,甚至被降薪、被裁员,也都是第一波的人选。

图源:网络
还要说一点,这届年轻人确实没赶上好时机。

无论做什么投资,都没赶上趟。


比如,第一批 90 后差不多27岁~30岁买房,这时候全国房价刚好到达顶点。年轻人不仅没享受到过去买房的大幅资产增值,反而大概半生被房产所困,很多人压根喘不过气来。

再比如投资炒股,这几年市场一片寒冷,P2P暴雷,股票、基金负收益,银行理财亏本,主流的投资产物没一个能打的……
在时代和个人的双重局限下,这代年轻人没有资源,没法理财,只能冒死打工无限内卷,压力过大为了解压再任性消耗,结果存不了钱,只能更冒死地工作,大多数年轻人就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中。
这样的负债循环,不是个别人的情况,而是一群人的共同难题。

这两年,也有不少人开始消耗觉醒,消耗降级,很多年轻人开始节省消耗,放弃使用名誉卡,但没想到,更多人还没等到本身决定放弃,就率先被银行抛弃了……



说了这么多现象和原因,我还是想和屏幕前的年轻人说,负债的深渊很可怕,尤其是对你们而言。
因为大部分年轻人如今都处于刚起步的阶段,积累资金资源的关键时期,一旦你开始负债,你就会被吸入一个“负面循环”的螺旋里。
在这个螺旋中,你受到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资金方面。
因为一旦负债,你就要不断去偿还“利钱”,你所有辛苦打工赚的钱,都要不断去增补那个无止境的窟窿,相当于变相为银行打工,很难攒到属于本身的资源。


图源:
网络

相比资金,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对心态的影响,一旦负债,人的整个心态都会发生变化,变得特别战战兢兢,对小利琐屑较量,对时机患得患失,在人面前仿佛也矮三分,极度影响人的心力和精气神。
而且别忘记,还有一点影响很严重,你的征信会直接上黑名单,一旦上了黑名单,以后房贷、车贷大几十万、上百万的优质借贷资金,想借你也借不了。要是再严重点成了老赖,连公共交通都坐不了,求职口试考公也会受限制,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种感觉,就像你被一只手强压在脖子上,喘不过气,也翻不了身,特别难受。所以你知道为啥那些欠债还钱的人,都喜欢说本身“上岸了”,说的就是这种终于挣脱了的感觉。

图源:
网络

如何摆脱这种深渊?说几点我觉得有资助的方法:
起首,消耗一定要理性理性再理性,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超前消耗,只买刚需,只买本身能买得起的东西。
另外,如今这个时候,不管你的工作收入多少,都要敬重本身的工作,不要懈怠,更不要裸辞,先让本身有稳定的现金流,其他事情都可以慢慢来。
最后还有一点,一定要少做“负债”的投资动作,比如买房、买车这种大额支出,一定要谨慎,不要为了面子强上。谨慎对待股市、基金这种风险产物,不要眼红别人的收益,更不要借贷投资,等到你知道本身玩砸的时候就迟了。
负债确实很可怕,但我觉得,更可怕的是自我“放弃”的心态,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陷入深渊就自暴自弃,一定要学会求助,学会自救,让一步步让本身走上正轨。
要知道,银行可以抛弃你,很多事情也可以抛弃你,但唯独你本身永久不能抛弃本身!


图源:《家族的形式》
*「毯叔盘钱」所有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以交换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读者结合个人财政状况,独立决策。
【毯叔福利】
我独家整理了一份《Deepseek金融行业提示词大全》,包含财政会计,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日常办公类99个提示词,非常直接全面,学会你在金融圈横着走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19A07RJK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