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7|回复: 0

恒生科指一个月涨逾33%,港股科技板块还能追高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4:03|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eepSeek概念升温也带火了恒生科技指数。1月中旬至今,恒生科技指数上涨超33%,领先于A股、美股重要大盘指数。
近期,内、外资金纷纷涌入港股科技类资产。数据表现,1月24日至2月13日,外资回流港股市场近130亿港元。2月17日至2月19日,南向资金三日净流入金额超400亿元。
对于港股科技板块的后续走势,现在市场仍存在肯定分歧。部分机构人士以为,港股在增量活动性与情绪透支的合力下或保持“强势”,短期“春季躁动”或将持续。也有机构人士指出现在恒生科技指数短期上涨已经过快,要警惕后续回调风险。
概念催化下股价暴涨
2月19日,港股科技板块逆势走高。截至收盘,恒生指数下跌0.14%,报收22944.24点。恒生科技指数却上涨0.59%,报收5672.24点。半导体板块表现强劲,其中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舜宇光学科技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2.95%、8.37%、5.4%。
拉长时间线看,恒生指数已狂飙一个多月。Wind数据表现,1月13日恒生科技指数最低下探至4168.04点,此后该指数震荡走高至2月19日的5672.24点,区间涨幅超过33%,领跑全球市场。


恒生科技本轮暴涨背后的推手是什么?逻辑面上,1月13日前后,DeepSeek和阿里Qwen2.5-Max等国产大模型的陆续发布及其惊艳全球的表现,被以为是最强力且直接的催化剂。市场开始重新审视相关企业的“科技”属性,肯定水平上带动恒生科技指数走高。
国金证券战略首席分析师张弛指出,港股领跑全球权益市场,背后本质驱动力之一是港股“AI含量”高,且AI相关的科技类资产较A股更具“辨识度”。
张弛选取国际投资者关注度较高的富时中国A50指数和富时中国50指数进行对比,前者代表本地市场中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后者涵盖了在香港生意业务所上市的中国大型企业,两者均由全球知名指数编制公司富时罗素编制而成,具备可比性且受外资关注度高,肯定水平上或可分别代表“A股核心资产”和“港股核心资产”。测算的效果表现,富时中国A50指数的“AI含量”约为26.1%,而富时中国50指数的“AI含量”高达46.9%。
相聚资本研究总监、基金经理余晓畅对第一财经表示,近期港股尤其科技股表现突出,重要是Deepseek引发了对于中国优质科技股的重估,当然随着股价的快速上涨,赔率也有所降低,当涨幅较大时,会思量做肯定的盈利兑现。
内外资金热捧
除概念催化外,资金面上看,近期内资、外资涌入港股的势头都较为强劲。
外资陆续涌入港股科技板块。据中信证券研报统计,1月24日至2月13日,外资回流港股市场近130亿港元,且重要配置相对估值折价较高的科技和消费行业。
国金证券数据表现,开年至今,根据国际中介机构、香港本地中介机构持股数据估算,外资净流入比例靠前的为计算机、基础化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医药,分别占比为18.72%、7.03%、6.98%、6.67%。
内资也在加速流入港股科技板块。2月19日,南向资金再度净流入港股市场103.25亿港元。近三日以来,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累计已超400亿港元。
据Choice数据统计,年初至今南向资金共流入港股市场1959.09亿港元。其中1月净流入1255.92亿港元,创下47个月新高。
南向资金近期则重仓了科技股。据国金证券测算,港股通为代表的内资开年以来净流入比例靠前的行业为传媒、计算机、汽车、医药,占比分别为14.82%、12.73%、9.80%、7.66%。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外资的投资逻辑正在变化,过去市场不太稳定、信心不足时,外资短期生意业务偏多,现在外资长期持有的信心比较富足,有向长期生意业务转变的趋势。此外,今年南向资金的流入也较为强劲。两类资金涌入共同助推港股科技板块持续走高。
哪些因素推动内资、外资持续涌入港股市场?张毅分析称,一方面,国内M1明显回升后的资金“外溢”推动南向大幅流入香港市场,叠加港股更强的“动量效应”本身,又形成了增量资金的正反馈;另一方面,“海外压力”亦阶段性缓和,推动了外资小幅回流。
还能追高吗?
以科技股为代表的港股近期涨势猛烈,未来还能追高吗?
机构观点现在仍存在肯定分歧。
有机构看好港股市场后续复苏趋势。天风证券全球科技首席分析师孔蓉以为,2024年港股全年收涨超17%,竣事四连跌,当前估值仍处历史低位。在全球活动性宽松预期升温、国内稳增长政策加码背景下,中国科技资产风险回报比突出,外资配置意愿回升。
张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港股市场依然具备肯定发展潜力。一方面,恒生科技指数重要身分不少来自于本地的科技企业。本地科技企业现在在人工智能、芯片等硬科技领域的表现良好,这将进一步增强后续的市场信心。另一方面,从估值修复角度看,一些长期被低估,但业绩整体大概是所处行业不错,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企业,还有肯定发展空间。
“港股在增量活动性与情绪透支的合力下或保持‘强势,但需留意3月经济、金融数据向差风险。”张毅以为。
也有机构持相对审慎态度。
“中期来看,我们觉得港股仍有空间,但这一过程大概率也不会一帆风顺,尤其是思量到当前的风险补偿已经不高,所以会思量择机做肯定兑现。”余晓畅指出。现在机会上更看好优质科技股,重要是其本身估值并不高,盈利层面有韧性、不少公司股东回报也不错,而AI长期来看会带来业务更大的发展空间。
不过他也夸大,虽然港股表现出了很好的投资价值,但在具体操纵中,依然会严酷按照一贯的风格进行投资,选择公司竞争力和现金流都比较强的标的,尤其是短期涨幅过大后注意风控。对于短期涨幅过大的个股,会通过高抛低吸尽可能地平抑组合净值波动。
张毅也指出,思量到近期港股科技板块涨幅较快,会有一部分投资者获利了结,还需要客观看待。此外也需要思量外部的风险,国际地缘局势的演变、美联储利率走势等都可能会影响市场后续波动。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19A09HWM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