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9|回复: 0

好消息!A股这一指标,创近4个月新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4:10|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经记者:赵云每经编辑:肖芮冬
2月20日,市场全天探底回升,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沪指跌0.02%,深成指涨0.2%,创业板指跌0.06%。
板块方面,AI眼镜、人形呆板人、橡胶制品、军工电子等板块涨幅居前,保险、猪肉、游戏、光伏等板块跌幅居前。
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76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56亿元。
本周A股已走过4个交易日,细心的股民可能发现了,大盘节奏与上周相仿。
简单来说就是:
周一涨,周二、周四回调,但相应地又在次日(周三、周五)修复。


今天(周四)盘中,三大指数整体偏绿,暗合了调整节奏,午后又一度翻红。
截至收盘,指数表现整体比上周四略强。
这似乎可理解为,预判本周五将上涨的部分资金,提前到了今天“打先手”。
还有一个指标,也在提示当下的乐观氛围:
本日全市场仅1只股票收盘跌停;早盘绝大部分时间,该指标甚至“挂零”。


Wind数据显示,上一个仅1家跌停的交易日,照旧快4个月前的10月28日。“924”行情以来,跌停家数≤0的交易日,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如此健康的行情下,今天领涨的照旧科技线,但又有三大分支:
(1)人形呆板人
消息方面,2月19日,上海AI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发布了一项新成果——BeamDojo强化学习框架,让人形呆板人在“难有立锥之地”的复杂地形上也能如履平地。论文对该框架的先容是——“用于实现人形呆板人在稀疏立足点上的敏捷运动”。
更神奇的是,市场对人形呆板人的细分炒作,似乎来到了更“小众”的方向。这一点在板块涨幅榜上也可见一斑。


有投资者发现,今天部分涨停的人形呆板人概念股,还沾上了“成人玩具”的标签。比如浙江众成生产的热塑性弹性体质料,被市场认为可用于人形呆板人皮肤。


但现实上,一个月前,就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浙江众成提问:您好,贵公司生产的热塑性弹性体能否应用于人形呆板人皮肤?
公司明确回答:据了解,公司子公司众立合成质料所生产的热塑性弹性体质料目前暂时不能应用到人形呆板人皮肤。公司及子公司将紧跟行业发展前沿趋势,持续探索弹性质料在各类新型应用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再如远翔新材,其涨停分析也指向了“硅胶”“充气娃娃”等用途。


这里也提醒大家:题材发酵到极致时,确实可能“越炒越细”,但其上涨逻辑是否靠谱,必要仔细辨别。一句话,别轻易上头。
(2)消费电子
消息面来看,北京时间周四凌晨,苹果公司最新推出了旗下iPhone 16系列最后一位成员——iPhone 16e。该产品将支持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国行版4499元起,享受国补后3999元,2月28日正式开售。
同时,AI眼镜也传来新催化。近日,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联合S–Dream Lab,从基本配置、音频、图像、防抖、交互、续航、安全隐私7个模块、超60个测试项,对RayBan-Meta Wayfarer智能眼镜的主要使用场景和功能进行全面、客观的功能、性能、可用性和可靠性测试,旨在为AI眼镜行业提供可参考评价指标,推动技术创新升级和产业标准化进程,促进行业生态良性可持续发展。
(3)AI医疗
据新华社报道,记者19日从北京协和医院了解到,由该院与中国科学院主动化研究所共同研发的全国首个罕见病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协和·太初”,已于近日面向患者开放测试初诊咨询和预约功能。
在对话框中输入“发现孩子从2岁起发育、语言和动作都明显落后,交流也无法完成”等症状,几秒钟后,大模型就会给出“需警惕罕见遗传性疾病(如雷特综合征、天使综合征等)或复杂神经发育停滞”的判断,并给出就诊科室、补充检查等医学建议。
机构表示,AI将重塑新药研发的生产模式、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让“难以研发的药”“无法治愈的病”从不可能变成有可能。“AI+医疗”此前被市场低估,2025年应器重相关投资机会。
三大分支都在涨,但在场内ETF方面,今天胜出的是医疗方向。
Wind数据显示,在医疗、医疗服务、医疗创新、生物医药、创新药等多个医药主题ETF之外,仅有高端装备ETF、国防ETF等少数产品站上涨幅榜。


中邮证券表示,“AI+医疗”有望应用于药物研发、癌症诊断、医学影像、手术呆板人等领域,行业或迎来巨变。“AI+医疗”行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2年的137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1,553亿美元,CAGR为35.5%,行业存在爆发式增长机会。
政策面上,国内宏观政策利好AI制药,医疗AI三类证审批加速。“AI+医疗”相对传统医药研发优势显著,在算法+数据+临床场景闭环构建护城河,“AI+医疗”细分板块享受估值溢价。
另外,医药板块还受益于医保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医疗反腐力度和缓、创新药政策红利等。恒久来看,医药板块还受益于生齿老龄化、消费升级的逻辑,在国内外复杂的宏观政治情况之下,医药作为内需+刚需的确定性恒久成长行业,综合比较优势明显。

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220A05ZX6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